|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5-17 09:18 编辑 9 T6 U d& R8 ^! n! X+ S. I
4 K n I0 S4 n# {" a0 ?/ l
台州行之五:以品质赢取市场的张总: j+ G" Z5 ^: p2 L a
台州行之四:掌握数控制造技术的罗总
) U! s9 _$ d, O台州行之三:卫校毕业的机械公司总工: Z0 B6 K |, m6 {0 G
台州行之二:走进世界模具制造业中心--黄岩& n: z& g6 L# H+ M; f
台州行之一:机械改革开放的(民间)国门--路桥1 L3 i' U+ `( s8 ~/ j( a
, N/ ?$ O, Z/ z( x& S6 q 台州行之六:心得体会
" c7 W' D2 d- o2 }
. L- w$ y* g% K: D+ j 尤如走马灯似地,虽然到了几处,但无法做到对台州整个机械行业的了解。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在此只能以条条的形式谈点体会,希通过大家各自的思考,从中悟出更多的东西来。" X x( w: X% Q( |: j
, H1 k1 M& R+ E% P 一,人的主观努力,必然改变客观环境。最大的体会是,一个行业和区域甚至企业,要想富有生机,必然是人这最活跃元素在起积极作用。在机会面前,如果人始终保持那种向上的态势,那么他的工作、他的公司也不会差到哪儿。也就是说,只有这种人,才能在市场洪流中把握机遇,踏浪向前。
5 ~5 r8 K! W+ |' D" q- `' j( i& o* ?, V- H- l6 a7 _5 l" C2 f# C
二,因势利导。从我的所见所闻,再联系到整个长三角的机械发展概况。台州的机械产业的兴起,几乎是如同温州模式、义乌小商品发展走了同一条路子,那就是,在有市场需求的前提下,不必刻意去胡思乱想,只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就会走向成功。3 M5 i+ V6 z* b7 V! A) k. ~
4 Y( h. ]3 u, t3 G% S8 d7 v
三,拾遗补缺,更显得游刃有余。在浩瀚的机械大市场环境中,随处都有发展机会存在于某个链条上、节点中甚至于角落内,正等着有心的你我去发掘它。* V, c) C; p% s" f; v2 B0 L( O
, a0 V3 U* O! U 四,技术不分高低,只有行与不行。所到之处,没有讲人的档次之类,从老总到员工,大家都是一个“干”字。使机械人的活动,变得更加地直白、真实、高效。
2 Z. G! o$ s7 i! E& P; R2 O" ^; V
- J" {* w' q3 `$ D. F 五,合作精神。在人际交换中,只有内心对工作的目标、意向不同,而没有把这些带到生活,甚至事业中来。散伙还能打成一片,这真需要是大海一样的胸怀。
) o% {& J Z, M- j8 K" q4 f9 o8 Z. S7 `5 B! c
六,农民本色,说话算话。讲到这事,在出发前本想安排去的又一家公司。可是,在出发前那天,公司蒋总特地回电说,要提供的产品,因为有新的产品开发替代,原来这批现在不生产了,为此,不建议我们去他公司。并且说一定会在这几天联系曾经买过去的单位,把现场视频拍拍发我们。可等到我们在台州那些天,又电话给我,不好意思,人家不给助这个忙(拍视频)。从这点再想想平时联系中的大多数人,对于一个网络飘来陌生对象,那是根本不可能做得这么推心置腹。
. b- K! D$ ]$ {) b
; m2 A7 `5 [: m7 M; ~+ i# y" H+ `% l* I 七、勤能补拙,俭能养德。虽然机械技术的应用要求掌握比较全面的知识。要运用自如那更加。但这里人基本少有机械科班学历,只靠一个干字带头,从工作中学习进步,通过辛勤劳作和意志的磨炼把机械活做得得心应手。
& ?/ a2 s$ d9 r& G; D: x# [3 y- G* H/ P# S. M7 A! p3 a3 F
八、时代在演变,经济在发展,而这边的人文环境几乎没有被脱化变质。多么希望有更多的地区形成台州这样的机械氛围。有了这样的氛围,再加上自身的努力,这种工匠精神真值得发扬光大。8 L u0 K4 H& u% ~3 Z& a1 ~$ `
4 K/ S( n# i: m3 E3 B& P
最后,希望中国机械走得更好,台州机械走得更好。同时祝社区同学们,在新经济的浪潮中勇往直前,事业有成。(完)7 h7 j0 Q6 }9 ^
& [; _2 V! P5 c8 _' ~& N: \* w
4 ]4 z$ ]. P9 `) H8 i g( w! q$ M/ g. C/ @) i
w- N: ^: W/ Y0 f
! R! |( o6 S4 E% R
[4 g6 m# ]; D! S8 G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