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看到一个“燃油发动机”的视频,装置高速运转,噪音却很小,硬币放到发动机上却没有因为振动掉下来。这绝对是一件历经近百年精益求精、持续研磨的工匠精品。显然,拥有此项超级技术的德、日汽车因此获得了竞争上的优势。但正在发生的颠覆性技术创新,也许会对德、日汽车形成威胁。
$ }1 ~/ p$ t g; u% w4 \# i) \; A
1 F+ z: b+ F1 R但凡有工匠精神者,一般不善或不愿进行颠覆性创新。) G% M$ J" B5 f; h$ T
8 h( A" w7 J9 T |* @/ _0 w经过百年修炼的德、日汽车,如今面临中、美两国颠覆性技术创新的挑战。# Q5 _1 k- T C# X) l
' j; u- ^( K( T4 x
一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出,整个动力机构可能被颠覆,卓越的燃油发动机技术有可能成为历史。特斯拉、比亚迪之所以全力以赴于电动汽车,就是要跨越“没有燃油发动机技术”的障碍,实现国家提出的弯道超车。
1 |0 v! p& d7 Z( M7 [0 @1 {, ~% ~8 |: |5 v; V/ f
二是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让汽车无人驾驶等数码化控制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如此这般,汽车上那些历经百年打磨的复杂精密的变速、传动和操控机构也将逐步变得无足轻重。同样,互联网企业造车,是希望在汽车制造领域获得超越的机会。 w& M( ?, _! d; o. J% C$ i
& {, {" e3 |& L- M
在此情况下,传统汽车霸主们如果固步自封于过去百年积累的优势,就有可能被颠覆性创新所颠覆。近几年来,优秀企业被颠覆性创新颠覆的例子不少,原因是所有数码化的新技术元素都有一个明确指向,让工艺技术变简单,无需长年的改进积累;让产品创新变简单,不再依赖无人能敌的能工巧匠。- _2 r- c9 @! w- g; z; h
3 ~# c$ s- v( Z) [- L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种产品,而且精益求精,是优秀工匠,可以成为国宝级人物,值得赞赏。但是,如果一家企业特别是大企业死抱自己过去的辉煌,只执着于自己擅长的领域或产品,不去革自己的命,那么早晚会被颠覆性创新所颠覆。& j; F7 N& ^+ T$ U* Z9 V
所以,工匠精神的执着是否应该根据时代的潮流做相应的调整,达到不被其它颠覆性技术所取代?目前的燃油发动机就是很好的例子,新能源必将取代现在的燃油技术,如果几个大型的汽车企业不做适当的调整,是否也会步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后尘呢??2 S, a- ~9 Y$ ~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