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C919挑战波音和空客
“对于一个在40年前还是世界上最贫穷之一的国家来说,C919的首次飞行象征着新兴超级大国的工业实力,同时也体现了其主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这是今天《纽约时报》对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的评论。
在很多外国媒体眼里,今天下午C919在上海浦东机场腾飞时,他们看到的其实是三架飞机,除了中国产的C919之外,还有波音和空客。
《纽约时报》:中国用C919来回答波音和空客的霸主地位
《彭博社》:中国放出C919,目标直指空客和波音。
CNN称,中国造的C919意在挑战波音、空客两大巨头。
路透社认为,C919起飞,中国不掩饰其在航天上的雄心。
在中国整体国力“超英赶美”的时代大势下,C919的横空出世,是否意味着波音和空客的两强格局开始悄然瓦解,人类航空史或许正迎来一个“ABC”(A指“Air bus”, B指“boeing”,C指“China”)时代?
02 新一波“反垄断”
某种程度上,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反垄断史”。Made in China始于模仿,以市场换技术,最终推出自主研发产品,先在国内把欧美老牌巨头挑落马下,再冲出世界。
家电领域有海尔长虹格力、手机领域有OPPO、VIVO、华为,进入21世纪,中国制造不仅在普通消费品上成功反垄断,即使在核电站、高铁等高精尖领域,亦屡有建树,核技术强国美国、法国感到来自中国的威胁,日本新干线在东南亚、南美与中国高铁角力时也绝无胜券在握。
大飞机领域,是中国一直未能发起冲锋的少数几个战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飞机市场几十年来一直由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垄断。
很多人还记得一句说法,“中国需要出口8亿件衬衫的利润才能买一架A380空客飞机”,听起来有些苦涩,但现实就是如此。中国造不出自己的大飞机,就只能把完全把话语权和利润拱手让人。
2014年,空客机型占中国内地客运市场47%,波音占43%,两者加起来高达90%。可见,要在空客和波音两豪强中间插一脚,绝非易事。
飞机制造业,好比制造业中的珠穆朗玛峰。造一辆汽车需要2.5-3万个零部件,而造一辆飞机需要350-400万个零部件,零部件数量在百倍以上,而整个运行系统的复杂度,要高上万倍。
所以,自造大飞机,是一道很难跨越的坎,又是无法回避的坎。
所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才会说:“中国如果研制成功大飞机,对振奋民族精神的意义,不亚于‘两弹一星’,不亚于载人航天飞机。”
今天C919的轰鸣声,原来是1964年首颗原子弹爆炸的回声。一个国家的崛起,军事上需要原子弹来证明,经济上则需要用自造飞机的能力来证明。
03 挑战的不是波音和空客,而是美国和欧洲
每一家飞机制造商的崛起,背后都有一个大国当靠山。波音背后有特朗普们撑腰,空客的推销员包括默克尔和奥朗德。
在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4年最后,1917年,波音公司成立。当时正逢第一次世界大战,航空运输需求井喷,波音可以说是靠发“战争财”快速崛起的。
无论是在二战还是冷战期间,波音都跟美国军方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资金和技术研发上获得白宫的鼎力支持。
尤其是波音747在1970年推出市场后,上至美国总统的“空军一号”,下至平民的跨洋运输工作,都选用波音的客机,一时风头无俩。波音飞机,甚至被视为美国世界霸主权力的图腾。
而空客在诞生之初,几乎就注定它要成为波音的对手。上世纪70年代,为了打破美国飞机的垄断,英法德牵头组建了空客,虽然刚开始并不被看好,但凭借欧洲诸国过硬工业基础和灵敏的市场嗅觉,空客很快异军突起,蚕食波音的市场份额。
从80年代开始,波音和空客正式成死对头,为了扶持自家的飞机制造企业,美国和欧洲数十年来打了无数场官司。美国频频指责欧洲国家私下给予空客巨额补贴,构成不正当竞争,而英法德则反驳,白宫暗地里给波音的好处也不少。
这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欧美之争寸土不让。2005年,空客推出其代表作A380,它被视为对付波音747的杀手锏,英法德西四国首脑都前去捧场,欧盟委员会发表声明称,A380是一个“欧洲的成功故事”。
可以说,波音和空客的博弈史,也是欧洲航空工业与美国航空工业的竞争史。两大飞机制造商源自美国和欧盟不是偶然,目前美国和欧盟仍占据全球GDP前两名,造飞机的实力,需要综合国力的支撑。
如今,中国的GDP正在拉近与美欧的距离,GDP总量世界第一也只是时间问题。2017年的5月5日,C919从上海起飞,这注定是一趟漫长而又充满希望的征途。
04 还要迈过两道坎
大型飞机是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C919是中国大型飞机的先锋。它的命运,直接决定中国大型飞机能否踏上坦途,走向世界。虽然C919已经拿到570多架订单,看起来有个不错的开头,但是接下来有两道坎至关重要:
1.能否取得适航证
大飞机要进入国际市场,适航证是入场券,也就是是飞越别国领空的行驶证,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是美国的FAA和欧洲的EASA。如果C919拿到了FAA或EASA适航证,也就意味着美、欧国家为C919的安全性做了背书,打入国际市场会顺利得多。相反,要是迟迟无法取得FAA或EASA适航证,在国际市场上将注定寸步难行。
但是,目前C919能否取得FAA或EASA适航证,仍然有悬念。
2.能否自己开发核心技术
C919名义上是中国制造,但有点让人尴尬的是,从机头都机尾,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并不多,美国和法国企业起主要作用。
如CNN制造的这张图所示:
要让C919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造,中国商飞需要拿出更多的硬技术。如果超过一半的核心零部件得依赖他国,那么中国的大飞机生产就仍没有摆脱“富士康时代”的阴影。可以说,这是诞生中国自己的“波音”或“空客”的最大挑战。
05 光荣与梦想
无论如何,在“运十”项目上马的47年后、在朱镕基听取民用飞机发展汇报的17年后,在温家宝发表《让中国的大飞机翱翔蓝天》的9年后,中国自己制造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终于完成首飞。
它的目的地,不仅是一个万亿级的庞大市场,还有一个崛起大国“主导新技术时代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