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 x l: j! T- ^' b& f+ q0 f. y" B轮的挡板是与轴有螺栓连接的。
% y' ]! \2 C; C9 K; d以前跟一个高手吃饭,酒足饭饱告诉我轴承最考验技术在轴承的预紧。连球轴承组都设计不好的我根本听不懂,就记住了这句话。) v' g' u( F {9 q) m) R3 q8 y
+ N9 R! Q& Z' K/ C7 |, r& X( J上次我是这样搞得
% f3 K" W c o# c3 R6 I1 ?左右是一样的,我也搞不清这算不算两端固定,箱体位置在孔用挡圈上部那里。我一直认为调整量就在挡圈槽那里。更担心公差积累。3 |5 \2 B# H& i# O
; d5 J5 q( H% d' M/ q+ Z& F
1 x. h; C2 o, ]/ a" m/ n8 w
( ?* ^$ B" H0 c* i4 d: n
我这次改动,今天又感觉看起来像是改进了,可是轴承盖放在内部,轴承盖与箱体内部连接。箱体是焊接的,内部不再加工。可能轴承盖会失去想要的效果。. W1 g8 p' A# P
看你的图,还有看书上,都是轴承座定位内侧的轴承外圈,然后外侧再加上轴承盖。
! k" t+ Y N$ F7 w8 U8 `5 }& _( R把轴承盖掉过来装,效果应该好很多。只是,轴承座需要进入箱体很大一部分。担心安装问题。我感觉可以把轴承盖长出箱体那里外径车小一点。3 E9 B+ k2 c- v9 H7 V
/ s2 _# g; i9 t( Y1 l
考虑好几天,头都大了。。。。3 S* X1 G8 o+ |* R( k
然后突然想到,实在不行,把轴断开得了,两节各自固定,然后梅花联轴器得了。。。9 |' m; Y3 P" ]7 ]) e$ Q7 C& e
% X& q4 u, q+ @/ s$ s/ K2 F) ^$ j) V. _) h, h4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