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323|回复: 21

关于仅受预紧力的螺栓强度校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7 11: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xxjjqq414 于 2017-3-27 12:25 编辑 & P5 G& x$ g( j4 v9 l, i* @

: {% j3 {1 q& W/ N: O  s首先给出成大先版机械设计手册,具体如下:  节选P 5-66    表5-1-63   表5-1-64 (前三个图片)' g6 [% J3 O' @0 e6 @" i8 L. t$ ]
) {# A0 Z, g2 R+ L# V# h
然后再看一下秦大同版 现在机械设计手册(后两个图片)
9 x, Y4 f7 P  M$ ^; z  上面就是现在两种机械手册的计算简单分析一下两者
; U2 _( Q7 c2 `* x/ j* ~1. 相同点:两个版本的计算方法或原理本质是一样,从公式可以看出。
7 W4 U% \( R$ ^+ Q. L2 Q2.不同点:
2 N% F3 b. m5 f- A    2.1连个表格中许用拉应力的安全系数的表格是不一样的,真想弄明白这些数值是怎么出来的?希望各位讨论一下!/ |' Y5 x) L7 Q  ]$ z2 Y% L
    2.2在成版中只讲了安全系数按图2表中(姑且不论数值是否准确),如果设计者只按表格选取估计也没问题,关键问题是在接下来的表2中却又给出了预紧力的公式,只要对比一下,会发现两个表格存在矛盾,进一步说就是如果螺栓预紧力按表3公式预紧,安全系数是?
1 k* x  d) V! K7 T" Z+ O+ U8 h! N    2.3在秦版中,增加了是否控制预紧力的说明,个人觉的比较合理,当然表5的安全系数来源问题?
' X6 j# A' F- v# O6 W3.因为手头纸质只有成版机械设计手册,查询的也比较多,但发现的问题也多,举几个例子(不是在这里挑刺,实话实说!如果冒犯哪路大神,请原谅)
9 O4 T- Q$ C- r! s& M    3.1就在上面表1中引用表2时,写错了“表5-1-64”,写成表“6-1-64”,有人可能说是笔误,各位说说!
4 n) }; E) y$ ]8 K" b  i    3.2记得在第二版还是第三版的时候,书中居然把“齿厚公差”和“公法线公差”写成一样,“弦齿厚”和“弧齿厚”写成一样,现在的第五版已经更正了,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9 u& o( d! v1 h# S
    3.3本人踩的一个坑,本来设计选取一款深沟球轴承(带密封的,具体型号忘记了),当时也是自己偷懒没有直接查询GB标准,就直接拿起手边手册翻了一下,最后确定了一个型号,装配图中也是表明了,结果所有没几天采购找我,说我写的轴承型号没有,最后找到了原因:手册摘录时出现错误,而国家GB标准中的确没有,难怪人家采购买不到,最后没办法只能换了某款进口轴承,价格却翻了10倍。
$ K  n! [$ P. F, G. }& V7 c( Q# v
( n7 K: s/ J. p3 Q' h! A4 P" d" w: @6 Y$ I% [3 h) j

3 i& L4 f. E4 J2 w/ h. q8 x$ e7 c* [7 i5 @5 s+ u8 h* ]

1 a7 ~8 @% Z  @' f" M' n2 c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7 14:3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pengjc2001 于 2017-3-27 14:45 编辑
* n. p1 a* I$ m' l/ n2 |1 h- x6 R. W# w* _2 A
图一到 图二  讲述的是  设计思路是:   你要有足够的预紧力,然后选择螺丝d过程。你的设计是从满足要求出发。 你选了某款螺丝,但是它的一个利用率(姑且这么叫吧)不一定经济。  M8  可以  M10 也可以。) {, R9 C3 z( o; Z6 l5 l1 h  {+ n

' Q7 q! d, x4 u; w/ I$ O( y% i$ `* k# M  I: q8 p; c
图三 讲述的是,  你用哪种等级的螺丝, 然后保证不超过 螺丝许用条件下(经济条件下,如你用到材料的0.7X屈服强度了)。你的设计从材料经济性角度出发。  它能保证的预紧力多大      设计时首先要保证预紧力,又不应该使连接结构过大
: i4 ]( \( ^9 |% U2 `, ^, \6 _( p
5 }/ B. C( }5 J1 |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4: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jjqq414 于 2017-3-27 14:51 编辑
$ R  E. ~+ G4 x$ o! C: R, S% D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3-27 14:30( C- R$ Y" f2 b. w$ a
图一到 图二  讲述的是  设计思路是:   你要有足够的预紧力,然后选择螺丝d过程。你的设计是从满足要求出 ...

) s, u" p8 C7 d你讲的是设计思路或校核原理,我没有否认!但问题是按图1设计公式计算时,许用拉应力怎么选择?按表2安全系数计算?还是我们常规取0.7,0.8……倍的屈服强度?至少在“成版”中没有提到,难道这不会引起误解?& `( o# _& h' A% \# V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提到足够预紧力”怎么才能保证?是以刚刚能满足一定横向载荷即可还是按照常规螺栓选择预紧力?如果按照常规不就是可以按照表3吗?这样还能满足表2的安全系数吗?反过来以刚刚满足一定的横向载荷作为预紧力,螺栓能拧紧吗?
: f0 V1 ^0 W/ e3 O
发表于 2017-3-27 14: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xxjjqq414 发表于 2017-3-27 14:45
9 ], b5 J8 X: r+ m2 Q6 i# H- {你讲的是设计思路或校核原理,我没有否认!但问题是按图1设计公式计算时,许用拉应力怎么选择?按表2安全 ...

  J0 A* {' l" \看你的设备设计是经济性优先,还是安全性优先了吧。
( ?# x$ a7 I# {+ H7 ~% ]$ F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4: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3-27 14:48
- y9 T- Y9 O7 d9 g% g9 s6 c看你的设备设计是经济性优先,还是安全性优先了吧。

- A# }# t( W. G这两者相差大了
7 n& F% d% a+ C1 o
发表于 2017-3-27 14: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你们用不用这种数据5 u: t$ E# l2 z+ k" G7 N2 K
这个表的来源就是 图3方式5 T2 w6 x, r" m$ s" F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4:5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xjjqq414 于 2017-3-27 14:58 编辑
4 \/ D5 E: D9 @% M) {  b  R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3-27 14:54
. W' ]1 S' `# u) _  T不知你们用不用这种数据
4 {- i/ J* x$ X  z( z9 U$ g9 }这个表的来源就是 图3方式
; q* }' m4 u# n4 V% l
这个估计全世界都差不多!尤其在8.8以下,几乎一样,再高等级稍微有点区别
( N" D* V# N0 E4 a* |
发表于 2017-3-27 14: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xxjjqq414 发表于 2017-3-27 14:57+ v/ Z1 s5 R& A/ O, J1 ?$ z, {
这个估计全世界都差不多!
( r8 O! M1 ]' l* o4 O3 @
既然都用这个表了, 那你肯定在用 第二种方法了。
7 ?2 Y3 X* k) f( ]- o' l
5 Z  Y& o1 m8 Y& {( P; ?/ ?你算出了合适的螺栓大小,   然后载荷通过这种标准扭矩加上后,  螺栓内部应力就自然上到这个水平了。# }6 i0 x3 V: W/ q) \  h
 楼主| 发表于 2017-3-27 15: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pengjc2001 发表于 2017-3-27 14:59' G8 N5 y( h& Z- _0 t
既然都用这个表了, 那你肯定在用 第二种方法了。
# H4 L: b+ l# [4 |: j  s0 V! K
4 n1 y& @4 s, }4 q8 {) b你算出了合适的螺栓大小,   然后载荷通过这种 ...
; U3 H+ l* O/ ^. U1 K
最近有点时间,也吐吐槽,只是这么通用的手册会有这样的问题,很值得去思考思考!
: f! A4 q8 B3 x+ E% C6 V
发表于 2017-3-27 15:22:55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我们计算螺栓预紧力都是按如下公式来的:( g8 Y2 `2 A1 S3 @
预紧力矩Mt=K×P0×d×0.001 N.m3 Y, u( |& Y* B( |/ c
  K:拧紧力系数 d:螺纹公称直径
$ h: s0 C) W6 E8 P  P0:预紧力# V; V, T* h  M0 a! {4 X/ g5 S$ `2 |
  P0=σ0×As As也可由下面表查出
" c  r! t" u0 [# n  As=π×ds×ds/4 ds:螺纹部分危险剖面的计算直径
+ \- G' J0 X  [: R" B  b  ds=(d2+d3)/2& s+ V. [5 c+ x; \1 a9 m
  d3= d1-H/6 H:螺纹牙的公称工作高度
3 i0 q; N' h; Z* a% z  σ0 =(0.5~0.7)σs. }  s  S0 u: `' N4 W( ^$ K
  σs――――螺栓材料的屈服极限N/mm2 (与强度等级相关,材质决定); N4 r: e2 ^) c, `3 S: {
  K值查表:(K值计算公式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0-16 06:16 , Processed in 0.08506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