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数控加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些故障,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种,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经验直接找到问题点的话,还是应该使用“排除法”比较可靠。
- T2 I% {7 ~9 _0 ^$ T+ O# Z: I, i这些故障和检测方法是经过测试的,比较靠谱,大家在工作时遇到问题也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2 h, k& R0 g) O: C2 j, v' \3 E5 ^( H, v; ?' V |
- r. V9 d( A5 A* y- c+ y1、工件尺寸准确,表面光洁度差9 D- w$ s" k# o$ {
6 d0 r: z1 p4 z9 }6 X0 ^6 [/ L
故障原因:刀具刀尖受损,不锋利;机床产生共振,放置不平稳;机床有爬行现象;加工工艺不好。
r5 U D8 m# H3 O& Y& p) J9 L' F1 G K; r; u
解决方案:刀具磨损或受损后不锋利,则重新磨刀或选择更好的刀具重新对刀;机床产生共振或放置不平稳,调整水平,打下基础,固定平稳;机械产生爬行的原因为拖板导轨磨损厉害,丝杠滚珠磨损或松动,机床应注意保养,上下班之后应清扫铁丝,并及时加润滑油,以减少摩擦;选择适合工件加工的冷却液,在能达到其他工序加工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较高的主轴转速。* z( I5 c/ e6 e0 \( O
2 f$ Z m) t9 C. d
2、工件产生锥度大小头现象( ^1 Z% U4 r0 h6 o6 ?, e, Y
; s! Q$ }* C# y& _: a
故障原因:机床放置的水平没调整好,一高一低,产生放置不平稳;车削长轴时,贡献材料比较硬,刀具吃刀比较深,造成让刀现象;尾座顶针与主轴不同心。 z. z. L+ {0 n3 ?5 x8 a, w
0 V4 q) {! I3 ~4 C: X5 a5 S
解决方案:使用水平仪调整机床的水平度,打下扎实的地基,把机床固定好提高其韧性;选择合理的工艺和适当的切削进给量避免刀具受力让刀;调整尾座。
1 Q4 m& \7 ^5 N; r1 Z: K% [& M! K3 I6 W! @! \
3、驱动器相位灯正常,而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时大时小$ ^5 N! L/ |+ g% b. H" J' g t
$ h$ d% r; k! T/ g: ` 故障原因:机床拖板长期高速运行,导致丝杆和轴承磨损;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在长期使用中产生偏差;拖板每次都能准确回到加工起点,但加工工件尺寸仍然变化。此种现象一般由主轴引起,主轴的高速转动使轴承磨损严重,导致加工尺寸变化。 u" Q3 n" y! J, K
5 I9 c, q6 ^9 N* f/ @- ^( [. L& C
解决方案:用百分表靠在刀架底部,同时通过系统编辑一个固定循环程序,检查拖板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丝杆间隙,更换轴承;用百分表检查刀架的重复定位精度,调整机械或更换刀架;用百分表检测加工工件后是否准确回到程序起点,若可以,则检修主轴,更换轴承。
$ O( l9 ?" o0 [6 b+ w6 C( L3 X3 Z( T P, t2 B* \# h0 E4 E/ {( Z3 A
4、工件尺寸与实际尺寸相差几毫米,或某一轴向有很大变化) J3 H. E* Y9 n) F0 g1 ]
: b/ h; V; e* F2 f 故障原因:快速定位的速度太快,驱动和电机反应不过来;在长期摩擦损耗后机械的拖板丝杆和轴承过紧卡死;刀架换刀后太松,锁不紧;编辑的程序错误,头、尾没有呼应或没取消刀补就结束了;系统的电子齿轮比或步距角设置错误。
1 O U% }$ R6 [$ \: w) T% ?* I# b! e5 f# V) Q8 v
解决方案:快速定位速度太快,则适当调整GO的速度,切削加减速度和时间使驱动器和电机在额定的运行频率下正常工作;在出现机床磨损后产生拖板、丝杆鹤轴承过紧卡死,则必须重新调整修复;刀架换刀后太松则检查刀架反转时间是否满足,检查刀架内部的涡轮蜗杆是否磨损,间隙是否太大,安装是否过松等;如果是程序原因造成的,则必须修改程序,按照工件图纸要求改进,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按照说明书的指令要求编写正确的程序;若发现尺寸偏差太大则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特别是电子齿轮和步距角等参数是否被破坏,出现此现象可通过打百分表来测量。
9 Y4 {3 r9 t; U) y8 H. A! {+ m% F7 j Z$ o" ]
5、加工圆弧效果不理想,尺寸不到位# u7 S" y$ V3 U# k1 d' U0 U
" N, f+ V3 D' t8 q7 U
故障原因:振动频率的重叠导致共振;加工工艺;参数设置不合理,进给速度过大,使圆弧加工失步;丝杆间隙大引起的松动或丝杆过紧引起的失步;同步带磨损。
8 Z/ Q, @" c+ v- P3 i: M& v; v( `- `! l
解决方案:找出产生共振的部件,改变其频率,避免共振;考虑工件材料的加工工艺,合理编制程序;对于步进电机,加工速率F不可设置过大;机床是否安装牢固,放置平稳,拖板是否磨损后过紧,间隙增大或刀架松动等;更换同步带。$ b: \' v) t) V0 E! d! l: E
3 s2 _! Z. R: k; E/ g" s& \: J 6、批量生产中,偶尔出现工件超差
) O, z+ W0 X/ s4 e1 o8 ^& @: |- D0 W4 ]- X4 }3 f: h- W8 e
故障原因:必须认真检查工装夹具,且考虑到操作者的操作方法,及装夹的可靠性,由于装夹引起的尺寸变化,必须改善工装使工人尽量避免人为疏忽作出误判现象;数控系统可能受到外界电源的波动或受到干扰后自动产生干扰脉冲,传给驱动致使驱动接受多余的脉冲驱动电机夺走或少走现象,
& `3 Q( T6 W6 J. ?, d. |+ M' ?( k, o& T
解决方案:了解掌握其规律,尽量采用一些抗干扰的措施,如:强电场干扰的强电电缆与弱电信号的信号线隔离,加入抗干扰的吸收电容和采用屏蔽线隔离,另外,检查地线是否连接牢固,接地触点最近,采取一切抗干扰措施避免系统受干扰。
2 V* C7 |5 A1 |. \; K& e5 S# L3 r) k$ K3 D
7、工件某一道工序加工有变化,其它各道工序尺寸准确
% G( v# Q5 m! B- h/ @/ ^' I6 E z4 I2 s( W
故障原因:该程序段程序的参数是否合理,是否在预定的轨迹内,编程格式是否符合说明书要求 _ W, ?3 H8 ]# T
2 J. s$ | k# r- X6 e 解决方案:螺纹程序段时出现乱牙,螺距不对,则马上联想到加工螺纹的外围配置(编码器)和该功能的客观因素。% Y D% T6 a0 ^) y" @) G
7 b0 M8 p% E! P! @ 8、工件的每道工序都有递增或递减的现象
w1 }, R) ]5 |8 r1 s# ^
) A! {$ v$ t' I& W6 o% G% {) N 故障原因:程序编写错误;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配置设置不当;机械传动部件有规律周期性的变化故障
# C+ E' C) F* o% z A: j
" _& H$ j% K3 O3 E2 ], T 解决方案:检查程序使用的指令是否按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轨迹执行,可以通过打百分表来判断,把百分表定位在程序的起点让程序结束后拖板是否回到起点位置,再重复执行即便观察其结果,掌握其规律;检查系统参数是否设置合理或被认为改动;有关的机床配置在连接计算耦合参数上单计算是否符合要求,脉冲当量是否准确;检查机床传动部分有没有损坏,齿轮耦合是否均匀,检查是否存在周期性,规律性故障现象,若有则检查其关键部分并给予排除。( L; X8 m9 e) I1 x3 G; I. ^ E
4 o& S0 ?0 I( Q9 j3 i$ [ 9、故障原因:系统参数设置不合理;工作电压不稳定;系统受外部干扰,导致系统失步;已加电容,但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阻抗不匹配,导致有用信号丢失;系统与驱动器之间信号传输不正常;系统损坏或内部故障。; {! @- T$ H t5 |
/ ?$ X3 G, L, i
解决方案:速度,加速时间是否过大,主轴转速,切削速度是否合理,是否操作者的参数修改导致系统性能改变;加装稳压设备;接地线并确定已可靠连接,在驱动器脉冲输出触点处加抗干扰吸收电容;选择适当的电容型号;检查系统与驱动器之间的信号连接线是否带屏蔽,连接是否可靠,检查系统脉冲发生信号是否丢失或增加;送厂维修或更换主板。8 l1 L/ ~: _/ q& w0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