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28:浦东机场的午饭
P- O7 e: Q( a) F8 q' b- a; m/ K2 Y3 z# G G+ Q0 E$ a
2016年12月16日星期五,我在浦东机场转机,遇到了一些小事情。9 A% }4 @ p& J4 \/ v
+ A" h. Z1 L9 M上午我和同事坐车到达上海浦东机场二号航站楼,同事坐飞机先回去,我送他到办手续的柜台然后道别。我的预定是将下午去一号航站楼搭乘另一个航班,我先把不用的工具寄存了一下,然后沿着两个航站楼的连接通路,走路去一号航站楼。走了一会儿,到了位于通路中段的餐饮区。那里有一些平价的快餐店,我到那里时刚刚十点,于是我找了一个角落的座位,打开电脑写出差报告。写了一个小时,到了饭点儿有些饿了。我到一家名叫东某某的店那里,点了一份精炖牛肉,米饭不够又交钱加了一碗。吃完饭,我擦擦嘴,站起身来拖着箱子出发,向着一号航站楼进发。
/ L6 A4 C& y# f: ~0 m& |$ {! o6 c- `1 k
刚走了几步,身边的行人里,突然有人向我搭话。我转头一看,是一个圆脸短头发的中年妇女,我停下来听她说话。她说她是来上海找工作的,没找到工作,身上没钱了,联系家人准备让家人来接她,但家人晚上才能到,问我可不可以买份饭给她。听到她的话,我首先想到,网上盛传2016年国内实体经济不景气,制造业的民间投资额同比大幅下滑,看来确实如此,务工人员找工作都不好找了。然后我想起了在网上读过的分辨骗子的一个方法|“不要钱,只要饭,这种一般是真正有困难的,不是骗子”。- L c/ G: b- c" c1 X
2 z. c! w7 R% `5 ]' {一顿饭钱我还是出得起的,于是我考虑了三秒钟,面无表情地对她说,到旁边的店点餐吧。我走到了旁边的快餐柜台,这时她身边突然冒出了另外三个女的。说她们是一起的,可不可以帮忙把饭钱一起都付了。我想算了吧,几十块钱,打算买单之后赶紧走人。她们每个人点了一份盖浇饭,然后我掏钱包交钱。掏钱包的时候,身边的那个女的一直盯着我钱包里面看,有点别扭。付账后,我拿了收据转身走人。
2 ~' |7 ]! z' F( ] D( V
1 U' i) ]! n* P6 e! o7 j) Z4 h刚走了两步,刚才那个圆脸女人A和另一个瘦脸女人B又走过来,说小兄弟,太谢谢你了,你留个电话吧,我们回老家后一定会把钱还给你。我说不用了,没这个必要。她说你是哪里人,我说东北的。她说她们现在就等家人来接她们回家,在火车站又不让进,没办法只好到机场来了。我心想,的确,上海火车站进站是要看票和身份证的,所以她们才进不去的,行走江湖这么多年,这些常识我还是有的。然后她又说,家里面穷,生活困难,家里人早上还在地里干活儿,我们晚上也没饭吃,你再给我们点钱让我们吃晚饭吧,然后她把身份证拿出来给我看。我看了看,上面写的是A省B市。我想了想,把钱包里的几十块钱,都给她了,然后转身拖着箱子继续走。
& M- y( I B& f3 C4 M* C" m+ X
) F+ N/ w/ k. a2 T: I2 r我走了几步,这时她们俩又过来了,说小兄弟,太谢谢你了,还有件事想和你商量一下,你看你刚才给的这几十块钱,可以买两张火车票让我们回家了,然后她拿出来一张淡蓝色的火车票给我看,车票是从上海到达B市的,票上的金额乘以二确实是我刚才给她的钱数。然后瘦脸女人B很诚恳地对我说,小兄弟有件事情拜托你,如果不行的话也请你原谅,你看你能不能再给我们点钱,我们四个人就都可以回家,不用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这时候我觉得有点别扭了,说不给了。她说求求你了。我还是不给。她说,那就算了吧,你别在意哦,我们还是会感谢你的。然后我就拖着箱子继续出发了。一路上我还在想,她们会不会是骗子呢。但是即使考虑也没有结果,我就不去考虑了。" s5 B$ Q \( u0 E
8 [! M/ W- ]" d) I6 ?& f5 D周六我到客户那里干活,工作还算顺利,工作之外有一些小事。打车去客户工厂,到达工厂的时候打表显示17块,以前来也是这个价钱,我给司机17,他非说只要15,把两块钱和小票一起找给我,我坚持没要,我说你把我送到这么偏僻的地方,你回城是空车的,两块钱你还是留着吧,他说你人太好了,我受宠若惊。然后晚上去夜市买水果,一个猕猴桃一块五,我出差在外没法削皮,就让小摊主人帮我把猕猴桃削皮,然后我顺了两个小桔子,对她说加上桔子一共给你五块可以吧。她说太多了,不要那么多钱的,我说那就再拿一个桔子吧。最后周日那天我打车去机场,那个我经常用车的司机送我去的,到机场时我给司机一百二,他只收一百,说什么也不要那二十,我只好把二十收回来了。这几件事给我的感觉是这里的民风太淳朴了。
* D- z9 q- H0 {6 H! L
$ i3 n/ q# x/ Z \! U1 T& v* y然后周日这天中午,我坐飞机回到了浦东机场。下飞机已经是下午两点半,非常饿,我还是到东某某那家店去吃午饭。还是点的精炖牛肉饭,闷头在那里扒饭,刚吃了两口,来了一个女的E,到我旁边对我说,她没钱吃饭了,可不可以请她吃顿饭。我说我前天刚请四个女的吃过了,今天就算了吧。然后她就起身走了,刚走出去两步,又回来问我,你都请她们吃饭了,也请我吃一顿吧。我说不行。然后她就走了。
* q6 X, |3 {4 o% A1 i9 B9 D: d! q3 b0 {' v
我继续低头吃饭,过了五分钟,又有个人过来,我感觉到这个人坐到我旁边,离我半米远,然后突然向我搭话,请问一下。。。 我就把头转向左边,看到的是一张消瘦的脸,没错,就是前天的女人B。我用0.5秒认出了她,然后用0.8秒考虑了一下,得到的结论是跟她废话也没有用了,然后我马上把头转回来继续低头吃饭。她用了3秒钟才回忆出见过我,然后她用5秒钟考虑有没有合适的借口来解释这个事情,然后她用8秒钟考虑怎么说才能再次要到钱,最后她判断出没有可能性,又花费3秒钟平复了情绪,然后她起身走开了。这时我才真正确认到,前天我是被骗了,没有任何幻想的余地了。刚才先来的那个女人E,没准也是那四个人里面的一个。! ^& y1 o6 }6 k! s5 R7 C$ G8 p0 `! i
* h9 ^5 G/ y: l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只是讲到这里就结束了,那就只是一个讲诉自己的糗事而已。对自己是一个降低,对读者也没有任何的价值。这之后的一些事情,让我有了一些其他的感受。
" S- V3 a. [8 f+ u; L0 a5 S0 y$ ^" e
之后有一次吃饭时,我向日本人同事讲述了这个事情。刚说了开头,她就说好像不太对劲儿,听到最后,她说我太“雅沙细”了,说我估计是在日本呆久了,所以戒备心也变少了。后来我又讲给另一个同事,就是第六话里的T桑,这家伙平时喜欢开玩笑,连吃块糖都要和我扯一会儿。在我讲完之后,他平静地对我说,看起来你的“善意”被人利用了,是有点可怜的;在年底快要过年的时候遇到这样的事情,心里也会是辛苦的吧。而另一方面,我和中国人朋友讲了这个事情,大多数都说我太傻了。
7 o7 _7 e0 {8 O: I; v, I" y1 |
& [4 N) D, O# i2 r从这个对比中,可以看到两种回话方式是不同的,相比之下,日本人的Communication给人的感觉会稍微好一些,可以“讲谈话愉快地进行下去”,可以继续更多的谈话。也就是说,讲述者发出一个话题之后,听取者如果能够把讲述者的动机之处提取出来,或者是用“顺流承接”的方式去回应,那么谈话将会是一个好的氛围,今后可以继续更多的谈话,交换更多的信息,从而带出相互有用的信息。如果说他们的谈话方式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那么这点或许就是其中之一吧。在他们的职场环境里,做事时的一个原则是“不给别人添麻烦”。谈话的时候也会注意“不要使对方感受不好”,这样的一个氛围,应该就是所谓的“企业文化”。在这样的一个氛围里,可以更容易进行交流,减少谈话中的冲突感觉以及为此付出的情绪成本,从而节约心情,提高效率。谈话做的好一点点,或许也是他们做好团队合作的一个原因吧。$ ^; V6 ^ b& }1 ]7 _
. Q( F6 \: I2 ~3 b
以上。感谢阅读。0 B; f4 K; _" Y" d. q" }
3 v* G5 g g/ G7 s- X" [2 [9 L
by 子子
# _- Y* |5 k2 q- i L6 Q+ Y* Q4 n
5 N$ r2 `: T3 ?$ M% Z2017.3.17
# \" S% l0 b( t7 E1 s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