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进士周怡在其《勉谕儿辈》写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可是享誉世界的两位科学家杨振宁、姚期智却做到了,他们放弃了趋之若鹜、令人羡慕的美国国籍终于成了中科院的院士了;中国古代有成语“朝闻夕死”,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杨振宁、姚期智两位科学家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终于在暮年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真是让人感佩。
; [" K' Q+ J2 B3 b
$ m) x7 h7 V7 M6 Q. M最近,杨振宁在谈重新成为中国国民的感受时感慨地说:“我是1964年3月23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过,我父亲到临终都没有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看来,他是有难处的,而且那种难处不是我们平常人能理解的。因为当时中国还很贫穷,还没有那样好的平台来发挥他的聪明才智,还没有那样好的平台来让他做出伟大的成就——创立“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和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更没办法让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从而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加入美国国籍也是不得已的事。
% C$ d% k1 ~' D& n- j: ^- o2 T+ } ^
但他一直放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放弃美国国籍是在2015年4月1日,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可是杨振宁做到了,他的身体里还流着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血液。当然,放弃美国国籍前,他已经为中美关系做贡献了。他说:“我今年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因此,我认为,不管他是哪一国的国籍,只要他仍有一颗中国心、仍然想着祖国、仍然想着为祖国做贡献就足够了。因为身为美国籍,说不定做中美之间桥梁更方便呢。
: O$ C$ ?$ I- Q7 o
% r( K+ ?" h0 X再说,姚期智院士。他是在杨振宁的介绍下回国的。可见,杨振宁的中国心。今年70岁的姚期智是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2000年图灵奖获得者。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多所名校任教,回国前是普林斯顿终身教授。2004年起他在清华大学任全职教授,并于次年获得北京永久居留权,目前他是清华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教授,在清华先后创办了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理论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致力于培养国际水平的一流计算机人才。他是2004年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归祖国的,对于在清华大学的岗位上参与科技强国的工作,他形容为“是一个划时代的壮举”。可见,姚期智院士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棵跳动的中国心实在让人感动。# c1 g6 S' T& a7 [1 _( b; b2 }" B
% C' e. k+ C/ H2 E6 k! U$ s) f M9 Y
正因为以上两位科学家的爱国壮举,我国中科院学部主席团经过审慎研究,专门制定了《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暂行办法》,为他们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开了绿灯。所以姚期智院士激动地说:“这么多年来,培养我们的青年才俊,促进高端科研的开展,这是我一生中感到最有意义的工作。感谢中科院特别立法,让我由外籍院士转为本国院士。能做回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觉得万分的快慰与骄傲。”
7 M5 L* U. ?0 d. t1 Y/ W( }! B
7 A% j0 a2 H3 w& u( f是啊,有什么能比给祖国做贡献更光荣、更自豪、更心慰、更踏实的呢!我们盼望着有更多的外国籍科学家们能够回到祖国的怀抱来,祖国永远不嫌晚,人民永远欢迎您。( i3 k/ b. l( \. ]4 _8 I. x! e7 K
. X; X" W5 O2 z; u% a" s
弘扬正能量--转发自新华网- _$ j8 x" j: F; F
5 `0 h( u0 Z) ^9 L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