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108|回复: 3

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是多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9 14: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未来第一站 于 2016-11-9 08:26 编辑

    额定转速不用管它,伺服电机有堵转扭矩这一说法,实际就是在1rpm的情况下测定出来的。只有你的电机质量没问题,且使用的时候过载不严重,在承受范围以内,基本不会有什么影响。
  
  电机的寿命主要取决于轴承,轴承算是电机里寿命最短的玩意儿了。你安装精度高点,同心度好点,放心用吧。真烧了那也是驱动器的责任,谁让它不接温控保护了。
QQ截图20161108224155.png   
  伺服电机的使用寿命您知道不
  
  交流伺服电机的转子通常做成鼠笼式,但为了使伺服电机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线性的机械特性,无“自转”现象和快速响应的性能,它与普通电动机相比,应具有转子电阻大和转动惯量小这两个特点。
  
  目前应用较多的转子结构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采用高电阻率的导电材料做成的高电阻率导条的鼠笼转子,为了减小转子的转动惯量,转子做得细长;另一种是采用铝合金制成的空心杯形转子,杯壁很薄,仅0.2-0.3mm,为了减小磁路的磁阻,要在空心杯形转子内放置固定的内定子.空心杯形转子的转动惯量很小,反应迅速,而且运转平稳,因此被广泛采用。
  


  1、接线
  
  将控制卡断电,连接控制卡与伺服之间的信号线。以下的线是必须要接的:控制卡的模拟量输出线、使能信号线、伺服输出的编码器信号线。复查接线没有错误后,电机和控制卡(以及PC)上电。此时电机应该不动,而且可以用外力轻松转动,如果不是这样,检查使能信号的设置与接线。用外力转动电机,检查控制卡是否可以正确检测到电机位置的变化,否则检查编码器信号的接线和设置。
  
  2、试方向
  
  对于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如果反馈信号的方向不正确,后果肯定是灾难性的。通过控制卡打开伺服的使能信号。这是伺服应该以一个较低的速度转动,这就是传说中的“零漂”。一般控制卡上都会有抑制零漂的指令或参数。使用这个指令或参数,看电机的转速和方向是否可以通过这个指令(参数)控制。如果不能控制,检查模拟量接线及控制方式的参数设置。确认给出正数,电机正转,编码器计数增加;给出负数,电机反转转,编码器计数减小。如果电机带有负载,行程有限,不要采用这种方式。测试不要给过大的电压,建议在1V以下。如果方向不一致,可以修改控制卡或电机上的参数,使其一致。
  
  3、抑制零漂
  
  在闭环控制过程中,零漂的存在会对控制效果有一定的影响,最好将其抑制住。使用控制卡或伺服上抑制零飘的参数,仔细调整,使电机的转速趋近于零。由于零漂本身也有一定的随机性,所以,不必要求电机转速绝对为零。
  
  伺服电机本身具备发出脉冲的功能,所以伺服电机每旋转一个角度,都会发出对应数量的脉冲,这样,和伺服电机接受的脉冲形成了呼应,或者叫闭环,如此一来,系统就会知道发了多少脉冲给伺服电机,同时又收了多少脉冲回来,这样,就能够很精确的控制电机的转动,从而实现精确的定位,可以达到0.001mm。
  
  直流伺服电机分为有刷和无刷电机。有刷电机成本低,结构简单,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4:3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头就说错了,堵转是有时间的,稍一长电机就烧。最后也在胡说,伺服电机不能发脉冲,发脉冲的是编码器,也不是所有伺服电机都装编码器,也有装旋变的,系统也不是发脉冲给伺服电机,而是给驱动器,然后再驱动伺服电机,接受脉冲控制的是步进电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1-9 16:39:59 | 显示全部楼层
伺服电机的设计正常使用寿命一般为十年,所以许多数控机床的伺服电机能用到十几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14:46: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看使用情况。
主要怕高温,高温对磁铁影响很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8 18:40 , Processed in 0.05593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