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lbert.tang 于 2016-10-19 08:34 编辑 8 C" q. p0 B7 H$ G' A
% Y+ J2 i0 ]; ?2 f! ? 国际数据公司(IDC)在最新的《中国工业机器人》报告中预测,到2018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采用率将增长150%,其应用有望在未来两年得到快速发展。
4 O. n3 [; w, v0 W2 N* n* C+ a. K" v# L: H& ]
" n% I; \( ?; X* u" U- L 作为全球机器人最大市场,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多部委正联动推进建立我国机器人产业标准、检测认证体系,首批机器人认证项目已经启动,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认证标志和首批获证企业情况。
! K3 P! B* i6 R% q
: N4 u5 L: H* T, g' U* P8 B( } 多重因素拉动机器人在中国兴起
# S& L6 {$ g F# d 国际数据公司研究总监张敬兵分析,一方面,不断上涨的人工成本、日益老龄化的人口和全球化竞争拉动了机器人在中国的兴起;另一方面,国家在机器人领域的政策、创新和投资也在推动机器人快速发展。 : b: K% s& }+ F8 Q4 _: ]0 a) [; d
报告还认为,一些由工程项目引导的企业目前是中国最大的机器人采用者,主要是由于这类企业使用的产品和制造流程非常复杂。未来随着更多厂商纷纷进入市场,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7 h- f' l8 o# W- m2 \ 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缺失问题 0 L% G; J6 V6 [/ P7 x" k
记者从日前在上海举行的“2016国际机器人检测认证高峰论坛”媒体通气会上了解到,中国正在推动建立机器人产业标准认证体系等。
, _( ^' E) q& O8 j0 R/ c 预计到2020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将达到10万台,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有望超过300亿元。但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关键零部件依赖进口,产品、集成和检测类标准滞后和缺失等问题。3 `% O0 ^" |* o, Y a' f
* f& H( J# F k8 W* z0 I" T8 \ 为推动国内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2015年以来,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成立,《国家机器人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16年版)》和《中国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制定出台,并组建了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 据国家认监委认证监管部处长徐秋媛介绍,对机器人产业实施检测认证制是国际通行做法,我国也将鼓励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开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的检测认证工作,完善认证监管体系。; A! ~! g# E/ _. c9 i: |
5 F6 w$ C" S: q! K4 q6 W; ~ 首批推安全与电磁兼容认证
5 T% t9 y( u7 A. s0 y) O3 E! ]/ I2 H; A4 y! C
早在2015年10月,国家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就成立了认证工作专家组,并审定通过《工业机器人的安全和EMC(电磁兼容性)认证实施规则》。机器人认证将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无人机等产品整机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安全认证、电磁兼容性认证、环境适应性认证等多个方面。目前启动的首批认证项目是安全认证和电磁兼容性认证。0 Q2 J, @$ d, V8 Y
5 q( m R |2 D2 F8 C' n 工业和服务机器人的首批认证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企业参加,截至目前已有50多家企业在联系产品认证相关事宜。
! ~- S2 R" c& i6 U) V0 {3 }, g, }) c. {
( P o5 o% B0 O/ q! c0 d* k
---------------我是美丽的分割线,来源: 深圳新闻网------------------' }; a. }0 F+ y6 z- W# N. ~
0 A& l3 I8 d. {/ ~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