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好奇D旁观者 于 2016-10-17 15:27 编辑 5 D1 ~- J" [1 J9 D- G; {% x
9 v) `6 u) D$ B公司每年都会举行若干场校园招聘会,今年有幸参与到校招工作中,负责本部门机械工程师一职的招聘工作。 $ K9 w2 P# [, J4 a. t
9 s3 U4 T1 E3 F0 k9 D9 ^
先介绍大概情况。总共八场校园招聘,我所在的组分到远在大东北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于没去过哈尔滨,对哈工大也满怀敬仰,故欣然接受。其它还有清华、北理、华中科大、吉大等专场,从9月底到10月底这一个月内陆续启动,听说11月以后就招不到人了,优秀的人才必须先下手为强。我们部门的机械工程师职位计划只有2个应届生名额,囿于名额的限制注定了相当高的淘汰率。 - Y' l6 J! _! N! Y1 J6 e7 g' l3 _% u9 U
一行十多人飞到哈尔滨后马不停蹄入住了学校旁边的酒店,扒拉几口饭匆匆赶去当天晚上的宣讲会。路上带队副总开玩笑,参会的学生千万别比我们去的人还少哈!到会场一看还不错,大概到了一百多人。宣讲会没什么好说的,无非就是吹嘘公司多么多么好,优秀的学生可千万别错过了。完了当场就开始按职位收简历,机械工程师收到的最多,30多份。 $ ^, m+ o$ G, y1 z4 U5 [7 ?7 Y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校招安排在哈工大,但其它高校的学生也允许投递简历,现场情况也是如此,其它高校来的还不少,哈工程、哈理工、东北林业等等。简历收完短暂回答了一些现场提问,就开始初步筛选简历,我一个人看30多份,工作量也是大。看着简历都比我当年优秀,真心不忍当刽子手。本来HR给我10个名额进入下一轮,我沟通了一番才勉强增加到15个名额,大部分研究生,少数优秀的本科生,相当于筛了一半多点。 % F3 M. M- F3 X1 @4 R4 F1 M
第二天专业课笔试,两个小时,HR负责监考,我们负责阅卷。机械工程师的卷子也不知道哪个变态同事出的,挺难,后来才知道是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试题。研究生平均能考个50分左右,本科生简直不能看了,平均20分。15个人最后筛选剩下6个,全是研究生了。有两个学生特别刮目相看,一个哈工大的老乡考了86,另一个东北林业的76,非常棒。 - r/ E) H/ @& D" W
( m) X6 L! T4 L7 u; @& ?/ I3 e第三天面试。前夜酒喝多了闹心没睡好,一脸浮肿的去了,影响了公司的形象。面试过程一般每人给15分钟左右,3~5分钟自我介绍,5~7分钟我提问,剩余时间学生可以问些关于公司和职位的问题。过程挺繁琐漫长,不再赘述,最后我还是把机会留给了那两个刮目相看的学生,面试也很优秀。
9 O* j: y* H; T$ A7 ~# i谈谈几点感受: 1. 现在学生普遍腼腆,主动性不够强。宣讲会过程中很多互动的机会,现场还会发送小礼物,露脸也对后续的应聘加分,可惜勇敢站起来的非常少,经常性冷场。 2. 电脑普及的坏处之一就是汉字写的奇丑,不管是成绩好的还是一般的,就没发现一个字写的好看的。 3. 大东北真的不行了,不管本地的外地的学生都有非常强烈的意愿走出去。跟当地人的闲谈中或者城市面貌来看,无不印证这一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口号喊了又喊,病入骨髓,没有质的变革基本没戏。
5 x. a# ]7 w2 B/ T7 l' ?& p8 H6 g* s, J9 q7 _5 e- Z; W6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