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在公司做设备管理,繁杂忙碌,没有时间整理,闲来无事,理一理思路,就个人点滴事抛个小砖头,看能否引来玉块。
1 ~" k8 P; r1 @) P# B* k5 b 公司是做石油管材的,有一道检验关是不可逾越的,那就是水压力试验。说实话,十几年以前,国内还没有水压试验机,几个生产厂家引进了美国和日本的两种水压试验机,由于那时候石油管材的制造业蒸蒸日上,水压试验机需求量也就不断增加,于是,有单位看好商机,套制出水压试验机。当然,不止一个厂家。' I' B7 p( J0 z2 s+ L, }0 r+ }' J
日本的水压试验机优势是配件造价相对于低,易更换,但是更换频率高。美国的则是配件造价高,更换繁琐,但是更换周期较长。& X9 _' k/ _. J6 `" y: U) n
套制设备的几家企业几乎没有对原图纸进行任何改动,照搬生产。问题也就随之而出了。
2 L: D7 b) f, ^# m- \ 因为不专业,没有对一些原材料进行有效分析和实验,用户使用中就问题频出了,高达80Mpa的压力来测试钢管的性能。这个过程不能有压力泄露。机器泄露和钢管泄露在检测界面是无法分辨的。密封材料造价高昂不说,更换时间耽误不起。
- D; i# {7 k9 d& `4 N" d$ ~1 I 反复论证两款水压试验机的优点缺点,给老板写了一份长达十几页的分析报告。几乎把预算压缩到极限,把最坏结果好最好结局都分析完毕,老板终于统一改造。一干人等进入改造方案的定制之中。
" G$ g; _4 M0 r7 {) x 仿制日系的水压试验机工作起来不稳定,原因出自于前后机头采用链传动,前进或者后退动作易出现卡死现象,同时,虽然密封圈更换简单,但是每个班次一到两次的更换,实在是费时费力费钱。
0 w$ Y: m1 f; e" C 仿制美系水压试验机工作相对稳定一些,其采用一端机头固定,一端靠液压马达传动方式定位,但是固定端的密封套高达几万元,而且更换一次需要五个小时,而且工作起来对水质的要求极高。
7 L, D% K- v a$ u5 X 集合两款水压试验机的优点,把所有密封材料逐个测试,把两款的优点有效结合,光是跟设备厂家的论证就将近两个月。
: C, w' l/ x/ `# t8 C 说实话,改造时间一个多月,我就没有睡过囫囵觉,就怕出现事故,因为我知道,全公司有很多磨得锋利的箭齐齐对准我,一旦改造不成功,我会被射成刺猬。手下兄弟有时候也会义愤填膺的问我到底为什么?我告诉他们,出于一个老机械工人的良心,出于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出于我们自己。必须干,还要干好。
: M$ T& J4 d2 I9 k7 E1 R6 m' V 没有辜负我,设备改造后工作状态很稳定,易损件更换周期接近于预测时间,造价下降三分之二。尽管改造后也同样受到质疑,但是,内心无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