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人大太犬 于 2016-7-1 10:57 编辑
" a6 b3 A9 t, J( Z; }0 O
9 f9 S9 n6 P/ s- D( E' Z1 S站楼,我回家念那个速度控制的量,那个厚度调节时要补偿流量。在那个在线模型计算里面有那个形变抗力的补偿。这个是实测的抗力和那个预订计算有误差,需要重新对轧制力进行调节才可以。这个调节和以前的流量补偿截然不同,这个是根据前三架的机架的轧制偏差去调后面机架轧制力,因为后面机架的的预订压下量产生变化了,顺带的轧制速度设定值也需要变化的。两种调节的对象一个是调节后面的机架,一个是去调节前面的机架。
. y# w5 w$ @3 Y$ \ @# U7 P" n D其实秒流量对于一个钢带的设定值应该是一个固定值,如果不进行压下,变化率是零。但实际情况轧制,钢带可能发生打滑,可能发生其他意外,此时要看活套监测进行反馈。轧制时形变抗力可能有误差,需要调节辊缝进行在线调节,顺带需要重新计算速度。,轧机的压下作用,轧制力的变化和辊缝的调节都会对秒流量产生影响,需要根据轧机速度,前滑,入口厚度出口厚度进行补。
% e' O, U. n$ _/ H" d# e+ e9 f; D记得在厚度制那里有这么一段话,粗轧的中间胚厚度存在一二毫米的公差不会影响成品的精度,因此自动厚度控制主要用在精轧部分。对照了后面的模型论述,我注
& j$ u. W; ~, e7 x8 W我记得前几天大侠说了等待是为了安全穿带。我去翻了翻那个前面传动的部分,看到了扭震的影响,一下就懂了为啥咬钢和穿带还有抛钢都得控制速度了。因为负载突然变化会造成扭震,轴的损害会很大。轻了影响寿命,重了就直接大轴损坏。
- g, e S2 l a, X2 y, \6 m( l: M
, R, L: A0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