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1-10-19 17:39:44( c; @) f/ M! [$ x* z
哈哈,尚早啊,阿拉研究过李叔同,是在享受完世间的美景、美食以后,在西湖边上与日妾告别的,嘱咐她回倭国好好生活,就此拜别的, ?( R$ z* G+ l) v. m, e& j( \9 R
91年,也是这个季节,阿拉记得已经是有点冷的时候了,在匹兹堡的一个教堂听过一次特震撼的讲课,一辈子什么时候想起都觉得震撼,台湾一个有名的化学家,李先生,米西北的,高材生,事业卓有成就,91年,那年他42岁,拜别太太与家人,放弃一切东西,到‘三一’读神学硕士,余生交给主了,阿拉那时20多岁,当打之年,信心爆棚的岁月,几乎这个世界就没有什么可以给阿拉震撼的东西,这是一件,现在回想,历历在目。& i, P' `9 Q& k: |4 |0 G
宗教的力量之大,阿拉不能理解,也是在那前后的一段时期,米国一个修女从非洲返回米国,受到欢迎,富家女,16岁远赴非洲,一生交给上帝了,到80多岁才返回米国,义无反顾,神的力量之大,阿拉不能理解,! _+ Z; G" b6 Y4 A5 `/ X E
阿拉感叹什么呢?国家积弱,阿拉这一代为其奋斗过,不计较任何东西,无论在世界哪里,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国家依旧,什么都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自己,这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6 l1 u+ L& e \4 r
! Q% c0 v: t/ j; p' y0 }, E
惊得得我一身冷汗。如果8爷2011年就进庙了。我现在估计还在苦逼的深渊不能自拔。
- W, F4 s! D# }被高人指点。一生有一次。都是大幸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