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贝贝版主的要求,我把我这次的经历给说一下。
* C; d t: j* E+ f$ ?
! ]& b& b- | |% F# y9 G 说来忏愧,作为一个液压装配员工,咱没有太多的大理论,计算过程,有的只是自己的经验和自己在装配过程中的一些实操摸索出来的东西。
6 n* z( j% T' e) n$ K# t( @+ D5 N2 H. X6 R2 v( ~) P
对于这个问题,我平时很留心的。发现在测试小排量的时候也会有这样的问题。我很纳闷,小排量的一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拆开一看,原来是衬套内孔有刮伤,我不知道这个损伤是哪里来的,有可能是衬套加工不好(上面有刀痕),也有可能是衬套的材质有问题,受不了那么大的径向力。
! b T: G# q* W3 e; P$ _+ }0 c" M0 V+ l9 X: U- j$ Q
我又重新把注意力回到6.0排量的。因为在排量大于4.3是衬套是要加铜套和隔热层的即便有磨损肉眼也是看不清楚的。我又做了一批4.8排量的齿轮泵,发现并没有这样的问题。这个时候我可以确定是衬套的问题了,因为4.8和6.0的测试程序是一样的,如果程序有问题是不会这样的,这两个唯一的差别就在于齿轮的高度不同,那么作用面积也是6.0 比4.8 大所以我认为是衬套用在6.0时承受不了这个径向力导致衬套发生形变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变大内泄变大。
( K0 ], \# D) o7 n7 p
4 `( R$ n) K6 I! P# J; _# P 到这个时候,我要求采购部重新买一些专用衬套回来,这次很快。合肥柏林的衬套,我一拿到手,我感觉问题差不多了。我拿了40个衬套,把那些有测试有问题的齿轮泵打开换上新的,重新测试。全部是好的,而且容积效率没有低于95的,且温度在40度。
* |5 @, n. m' v: b: i: o6 d; O& R1 H, o: t
这个时候,我就纳闷了,GGB的衬套怎么做的这么差呢?直到GGB的人再次来到我们公司说,想要和我们再次合作。我在看看那些放衬套的盘子。我才发现,原来我们是被我们自己给坑了,意大利老外用一个小供应商做的衬套冒充GGB的卖给我们,还质量免检。完了,价格还和GGB一样,我们自己开发的柏林是不允许我们使用?怪不得衬套国产降成本的事和老板反映,老板也是一直在请示没有结果呢!原来是有这一层猫腻在里面。这也告诉我们,不要以为老外就有多牛逼,老外就不搞内耗了。也不要看不起那些做的很好的国产液压部件的公司。他们虽然比不了那些巨头,但是他们也已经很好了,要学会正确的区分这些。
8 w- C! [1 d5 H; S8 P1 ` |& S) D8 r- Q' E: Z6 s
综上,小弟我组要用的都是比较法在排查问题,小弟的理论水平不咋的,只能自己动手分析,对比。总算是把这个问题的根源找到了,相比,那些质量检验的,他们测量了很多次都没有一个所以然来。就说零部件是好的。虽然咱也没有特别高明的手段或者技巧,但是总算解决问题了。至于换不换这些衬套那是老板要和意大利总部考虑的事情了。7 ?/ q0 S; S6 k& p2 X1 |
* e' c# q$ ^' [# H 咱不是鹰大,也不是998,所以有些感慨咱就不发了,免得遭人嫌弃。虽然,我解决了这些问题,然并软,我很幸苦的去钻研,去实践,但是老板并不待见我,工资不涨反降,职位不升反找一个新人后面跟我学,不教就是各种刁难要我走人,so,我已经从哪里离职了。希望过了年从找一份工作,不希望有多高,但是能混生活,能开心一点,你出彩的时候老板能看到,而不是因为有些看不惯我的人说了一些话就把我一巴掌拍死。
0 f- G! Q* t# u- S# Z+ m6 F# c1 v$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