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一毛 于 2015-12-29 11:04 编辑
3 r, b _+ ~- C7 ?5 H% Z% E, Z+ S: o1 h! M/ `/ d
琢磨了老半天,标题不知道该怎么拟,暂且放一边,说正事吧。' g9 D% `9 X; r c; W
9 a" M- |, R! f) r- ^" V V
几个月前,受人所托,帮忙整点图纸。事情很简单,不过,遇到的一个人,却让人十分敬佩。
) K. ?# t1 E ~+ R需要帮忙的是一位老工程师,66岁,但是投在产品上的精力,让我这个刚过而立的晚辈汗颜。老人姓顾,一个人开了个公司,暂且称呼为顾总吧,但是别把他跟所谓的皮包公司混为一谈,根本不是一回事。顾总在2012年的时候申请了两项专利,跟汽车检测有关,这里暂时就不详细介绍了。原本当时就想生产的,后来由于身体原因,拖到了今年,也才有了我帮忙的机会。说是帮忙,其实也就整理了一下图纸,顺带帮忙联系生产厂家。公司正式员工就顾总一个,研发,生产,采购,市场,组装调试等等一应大小,都是一个人在抓。旁人比如哦,也就临时帮帮忙,而且都是很简单的事情。就这样,忙乎了半年,样机也做了出来,客户也过来看了,反响都不错。
) j/ s. _8 s: u- h; D
+ s N; c5 k6 { 单从事件来看,不算什么,放其它单位里,有个项目经理负责,各部门协调一下,做个产品出来没什么说的。但这事发生在以个66岁的老工程师身上,就相当令人敬佩了,而且没有各部门协调,都是一个人在跑,虽然我也义务客串了几回车夫,但里程数基本忽略不计了。
" }) m- J( y. E M1 E
2 v- ?5 T0 g+ Z% E 几回闲谈下来,也略微了解了一下,顾总以前单位就是做这类设备的,当时也属于比较钻的,做出了点成就,电视台也采访过。后来退休了,就一直想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于是从专利开始,一直就这么在奔波。而在整个过程中,居然没看出任何疲态,每次谈论产品的时候,都是意气风发,充满激情,根本停不下来。有时候,真觉得,他才是30出头,而我就是66岁的老头。
& N, M- Z3 ^& a' N( p2 k; c
+ w6 c: m( B: }7 o4 ^ 现在,产品出来了,不过要当样机,所以摆着没舍得卖出去,顾总每次都自豪的说已经赶上德国水准了,比南京汽车研究所的那套老掉牙的先进了起码30年。也许是过度自信,但不可否认的,确实是努力获得回报的成就感了,虽然我个人没出多少力,但多少也受到了一些感染。
: m1 P {' m. S( @
7 u" Y! c5 ]3 n/ Z6 i 不过,老师傅的脚步永远是停不下来的,现在就在着手准备组建团队,要真真正正的当回“总”了,而不是光杆司令。最近一段就一直在研究申报政府项目资金。虽然长期从事技术,对政策不熟,但我想这也阻止不了老人家的脚步啊,退一万步讲,哪怕最后申请不到,也对得起这一番热血了。( h: j% o6 k, ^$ {* Z) W2 o
* n# K9 N) t( A! X 最后,顺带请教一下各位社友,有没有合适的投资人介绍一下,按照评估公司给的参考,是有两千多万的价值的。不知道这个数值的参考意义是什么样的,我对这也不是很了解,只是出于敬佩,帮忙问问,有兴趣的可以联系我,QQ:506133913,样机就在办公室,约个时间可以一起看下。谢谢!
' s7 @2 \5 O; j' G2 R6 c
; G' L0 M; y; ?5 Z2 T p* A6 b. S+ Y/ K
$ p6 L' m5 B$ g- C# v9 B# ^9 M4 B5 l& I
& A0 x( ]: J5 a$ z3 L
, e9 \! ~, I5 a3 r+ H
5 y+ J) p7 l* X+ `) m/ H# _
9 D9 w& d: N" s5 {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