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7 c3 V& n( r# z" U- u' @5 V
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6 H W+ o- z( n3 D( H* w: u+ l作者:古典3 C5 x9 N* w/ a. o+ 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75702/answer/48595992
( {: ]1 ~: i8 z: _$ W0 w来源:知乎
5 u, ]: M D) M/ d( y5 q8 [$ w; A5 D5 f( R
你无法逃离北上广古典/ 新精英创始人、生涯规划师每天早上,我的手机都会给我准时的推动一个信息,“今天北京的空气质量指数为187, - p6 G9 P) X3 S
属于不健康,请减少户外活动,关闭门窗。”我把提示按掉,下意识深吸一口气,又马上呼出来。十五分钟后我们打开门,做了一个类似跳入游泳池前的决绝表情,4 m+ S& q4 X9 z0 h, M) x% l3 o
一头扎入这个漫天雾霾的城市中去。和我同样感受的人不止我一个,已经有好多人说要,准备或者已经离开了北京。% `% R( j8 u& j$ h; s5 w4 k
" P" [& s2 S6 _' g) D, {0 ^( s) e8 W
; L9 u2 Y4 e8 w4 i) \逃离北上广已成为公众流行词多年——有那么几年,人们先是嚷着要离开;然后是然后越来越多人们在郊: i) e& [3 m3 X" ]4 c8 l! e
区买房买地,接着是先驱者开始晒自己在丽江大理威海的定居照片;这段时间,又有先烈们受不了小城市的平淡,默默的回来。美国用了40年时间从城市化-城市$ a4 j3 n8 q X& L! Q9 B% h
郊区化-逆城市化-城市化的过程,神奇国度上的人用10年就走了一圈——但我们到底该逃离何处?有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叫“别去想那只粉红色的大象”。参与者被要求不要去想象房间里面有一头“粉红
{0 [1 B2 I; i+ L R4 O, {色的大象”,但是没有人成功过——正如你脑袋里会无可抑止的出现粉红色奇怪的大象一样,这个实验证明了你永远无法“不要想起”些什么。同样,你永远无法
& t: M; B1 Q$ e3 g6 x& e“逃离”些什么,直到你开始追寻些什么。只有你有一天你突然把谁想起来,你才知道你已经把他忘记。所以,你无法逃离北上广,除非有一天,你愿意走出去或走回来,为了寻找自己更好的生活。离开城市我们有很多去处——二线城市、老家、有钱的去国外……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你在寻找什么,世界之大,你又怎可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最需要要知道的是不同的城市,各自有什么好处。第一是职业与生活的多元可能的不同当BEATLES的主唱列侬被采访,问到为什么你们是一个英国乐队,却要来美国发展的时候后,列侬说,“在罗马帝国时期,当时的哲学家和诗人都要去罗马,因为那里是世界的中心,我们今天要来纽约,因为这里是世界的中心。”大城市最大的好处,在于作为世界的中心,这里有无限可能。越大的城市,有着越多的职业和文化的可
/ R: t1 r' k8 S& e能。大城市有各种有趣的职业任务、项目、职位、公司和企业的形式。芳香治疗师、游戏设计、几个亿的项目、在网上可以订送的烧饼、专门给人买衣服的买手。城* C) ~3 } M4 t( W4 @0 t9 w' M. A
市有歌剧、音乐、极客、电影,有专门为了讨论有没有外星人而存在的咖啡厅……城市的最大魅力就是林子大了,你能见到各种鸟。小城市的可能性锐减,职业种类和文化都单一起来,但是其纯度却大大提高。小城市自有小城的风范——$ b I9 N$ Y: E; l% @( |$ ?
所以在你选择一个小城之前,一定要找到小城市的文化核心所在,并确认你真的喜欢他。青岛珠海的海滨和宁静,长沙武汉的生活气氛,成都的安逸、西安的厚重、' A3 G& o. A1 X
昆明的宜人。正如逛商店,一开始你喜欢到处看看,寻找可能性。几年下来,你会知道自己的风格,直接走入某个品牌店,那里有最多属于你的东西。所以如果你还是一个希望生活有更多可能的人,把可能当成生命中很重要的东西的人,城市对于你的魅力是致命的。如果你已经找到自己内心所需,径直走向一个你喜欢的城市,则是最好。第二是生活的压力不同。一线城市的房价贵,消费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当你看到房价高得让人绝望却还在涨,35元只有一个鸡
4 `3 N8 p/ b5 v3 V! k$ P! \" ^腿的盒饭却还是卖到排队,你就该明白,大城市也为相当一部分人提供了与之相匹配的收入水平,或者至少是可能性。这有点残酷——你觉得高,只是因为你不是获
/ i y' n. P$ `3 q: K, I1 g5 y利的人。大城市是个大的PK赛场,赛场附近堵车、人挤、高压力又乌烟瘴气——却也有巨额赏金——你是决定再试一把,还是换个游戏玩?这个纯粹是你的个人心/ k% a7 X6 u' }2 W
气问题。同样道理,小城市没有高压力的淘金游戏,有合理的物价,相对轻松的房价,和相对从容的工作,同时也
. m/ K8 b$ o, F9 |4 D$ U) z有稳定平静的工作。小城市面临的不是消费压力,而是收入的压力。你拿着只有以前一半的工资,以一半的效率工作者。虽然够用,总觉得亏。这样的低节奏也带来0 l' U0 h% B6 y/ v, H
了高速运转的大城市人的恐慌,这样再过几年,你也许永远回不去了。最后是特殊资源——不同的地方拥有不同的资源。大城市几乎集中了中国最好的教育、艺术、和医疗资源; 还有政治和交融资源(如果你玩这个的话)。而小城市也有特殊的资源:和父母亲生活在一起,在家乡生活的归属感,以及老家来自家庭的各种人脉关系。只有你明白了各自的好处,你才能在不同地方真正过得好,在我看来,活得最坎坷的,是那些忍受着城市# Y9 i& t7 h( K+ x$ t
最让人痛苦的一面——做着拥挤的地铁在雾霾中穿行,然后进入一个不喜欢也无可能的工作,晚上再坐2小时的车才能回家的人,却从来不参与任何一个冒险、聚; @* b m) k5 {9 ?) l: \' m
会、沙龙、展览的人。他们在承受城市最操蛋的一面,却完全享受不到城市的美好——机会、可能、新鲜、多元。你永远无法停止逃离,除非你找到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要做清楚这个选择,每个人都需要认真思考:你这个阶段到底想要些什么?职业、自我、家庭,你的重心在何处?精彩、多元、归属、从容、可能、宜居……哪些是你不可或缺的生命资源?从生涯来看,人生是一个打开再合拢的过程——你需要在年轻的时候看到足够多的可能,才有可能在而立& E7 t: p( n1 [ D: x& f; v* {
之年从容的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好的生涯轨迹一般是20-35岁前以职业发展为核心,在大城市尝试各种可能,有机会就再往上。到了35岁前后,形成稳定的. P! N7 T/ s# B9 ^
对生活的定见,然后过职业-家庭-自我的平衡选择。你只有一日看尽长安花,才敢在某一天平平淡淡才是真。对于自己内心没有方向的人,去哪里都是逃离,而对于生命有方向的人,走向哪里都是追寻。所以苏轼被发配到那时的四线城市惠州,才会写下“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