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29|回复: 38

与zerowing争论:别叫大学上了你

   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8 11: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去缸活塞泵 于 2015-11-28 12:27 编辑
+ F$ r' {7 `" p. i5 T$ ~8 R4 {' |; B2 I2 m% c5 L! B7 a8 ?% R
       大家都知道zerowing大侠水平很高,尤其是在理论计算方面,在很多帖子里都有所领教。可以说是如滔滔江水润泽无数小白。只是我等老朽才疏学浅,看了你云里雾里的帖子,没看见计算结果。原帖是问如何使滑块在最远端推力最大,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远端的推理本来就是最大的。你在这里想说什么呢?难道你云里雾里计算了半天不是这个结论?想起我有个叫杠头的同学,凡事他都和别人意见不一样,你说重力加速度是9.8m/s,他偏说不是,需要考虑气压,体积,摩擦力。。。。,然后给你计算10页纸以证明它的正确。请问zerowing,重力加速度是9.8m/s吗?
% D4 q) O  F3 L5 w+ l2 q6 H6 c* ]        我想说的是,别叫大学上了你。中学物理就有力的计算,当然是静态的,大学又学了曲线运动,动量惯量向量,摩擦力、离心力、向心力,流体力学,天体力学,量子力学,薛定谔的猫。。。。。但是,这不等于说中学学的就是错误的。
" R+ {5 M, d; D + s+ r" D  U0 k, i
请问:在三角形支架的上顶点a垂直向下施加10kg的力,沿ab方向和ac方向的力分别是多少?为了不引发你浮想联翩,可以忽略风力引力变形等等其他所有因素,就是纯理论计算。ab=10kg÷2÷cos30°=5.75kg, ac=10kg÷2÷cos45=7.07kg。对不对?当这个夹角接近90°,比如说89°,受力计算就是10kg ÷ 2 ÷ cos89° =285.7kg,cos90°=0,理论上说当两条斜边越接近水平方向,则沿两条斜边方向的力越接近无限大。当然这是纯理论。
% \/ Y& s- N7 @0 _. K% b' I' n4 H( S+ r
先发了,再补充
6 y& B) ?7 e4 n( P9 S- M再以下图为例,连杆分别处于这两个位置,应该怎么就算?首先应该看到,受力的方向F和F1发生了改变。
5 g- Y0 y* E$ h7 V具体计算懒得算了,而且20几年不做这种计算,上面用的公式也未必正确,谁有功夫就在楼下算一算吧
- g( B/ k4 x: h2 s/ Z. R,别太复杂,看着酷炫,眼晕。/ J; X2 O& ~3 }8 T  ^& c
' J7 t; C: t3 a

; U6 S! e2 @# A- U" O+ N# Z5 o  |: t! u- J/ K. f" O6 d
3 \/ c: k5 S* ^9 i, p# A$ i
4 v0 z) O! K3 \' i

( E: G) d. I/ @$ _! }  ^' I4 T  ]9 T4 U
7 X# ]' |: @# p# Y8 l  Q

+ o, [3 k2 h% a9 Y4 {; x3 l- B) ]+ \3 o

+ {  O+ F( P+ G; m' U$ p/ H1 L3 D+ s- g! P

3 w7 h( {% M* h3 T  k& e( v0 @/ Q  [$ N2 i+ X. J: r9 u
" H7 Z* r& _, c! @
3 h  E9 d8 }9 O

% `* h1 `+ \/ h' c
* V3 e/ f. E. n! z0 y, V7 J3 a5 G" G4 |1 G, Q, H! i- ?4 I* Q

/ y, ^, h& x' b
! q! R% j5 e: m- J+ U0 X7 }" u; C$ D# A
7 t2 U" X: `2 q+ l. T

& p) h) k7 W2 Y8 {' e8 h
! U/ n- o) u6 b9 |    3 C3 `9 m& i$ |$ b) B* Q

6 P$ w  A0 ^0 l6 @
+ ?9 \- S. T, G( K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会员

×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00 收起 理由
老鹰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28 12:2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rowing 于 2015-11-28 12:53 编辑
1 f  ~5 a  ^2 \, Z9 ^9 V. H* H0 B: k3 ?! w0 R' T5 [
唉!如果sina =b/c.一定能写成c=b/sina? 俺说了,等式替换性,搞明白了再说话。小学的东西,都甭用扯大学。

点评

公众人物压力山大啊,每次都在风口浪尖啊,哈哈哈。  发表于 2015-11-30 10:26
ps: m/s是v,而a=m/s2  发表于 2015-11-29 15:05
好吧,你是计算大师,我们甘拜下风。我想说的不是计算这件事,而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和与人相处之道。学学998大侠吧,即说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又让大家心服口服,即便我们做不到那个水平,最起码说出来话的让别人看着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2:3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2:30:32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5-11-28 12:26 : n# ?. b; I0 p" U" b0 r+ u
唉!半吊子水平啊。如果sina =b/c.一定能写成c=b/sina? 俺说了,等式替换性,搞明白了再说话。小学的东西, ...

/ h  d% a1 U% J; P* r% \好吧,你是计算大师,我们甘拜下风。我想说的不是计算这件事,而是考虑问题的思路和与人相处之道。学学998大侠吧,即说明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又让大家心服口服,即便我们做不到那个水平,最起码说出来话的让别人看着不那么讨厌' _  Y! N+ y) R0 W- i

点评

好吧,俺修改一下,不评价你。不知大侠满意否  发表于 2015-11-28 12:54
发表于 2015-11-28 12:4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钱学森来的话,中国的卫星估计到现在还不一定能飞上天。

点评

钱学森把别人说的狗屁不是吗?做学问也要先学着做人。有问题要讨论,别人说的不对可以指出来,而不是通过贬低别人来卖弄自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3: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3: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vsunguojunv 发表于 2015-11-28 12:45
1 y8 p6 I6 j2 _  a8 v" S5 ~没有钱学森来的话,中国的卫星估计到现在还不一定能飞上天。
, B" `: p/ `% ]! k
钱学森把别人说的狗屁不是吗?做学问也要先学着做人。有问题要讨论,别人说的不对可以指出来,而不是通过贬低别人来卖弄自己" |; O- x8 a4 w- D1 `' g0 {$ [/ Q: X7 L
发表于 2015-11-28 14: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力加速度是9.8m/s”$ r# }3 e$ z3 T2 C0 ^0 Y7 Y
大侠笔误了吧。

点评

哦,是平方秒,s2。其实走出校门就再没有从事技术工作,上学学的也早就还给老师了。在这用这些公式只是凭印象,很可能根本就不对。。想要准确的还是找度娘吧,包括讨论的连杆机构受力问题都有权威答案的。我在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5:02
发表于 2015-11-28 14: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俺有个问题,您这个三角形支架的B, C两点都是固定的吗?是的话,它跟曲柄滑块就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不是的话,您上面的算式就没有意义了。

点评

今天的这些讨论需要结合原发帖人的问题来看,原贴的问题大概意思就是如何使连杆上的滑块在行程最远点推力最大,理论上来说越接近止动点的时候连杆的推力越大,但是这是理论值,考虑到止动点推力归0,在实际应用中应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5:12
受力的理论计算用的示意图,不要和结构混在一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4:5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4: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谅我今天 发表于 2015-11-28 14:15 + z# D/ c0 N& u0 R3 v2 n. x+ L& R& q
俺有个问题,您这个三角形支架的B, C两点都是固定的吗?是的话,它跟曲柄滑块就不能混为一谈。如果不是的话 ...

: f$ d  u3 f+ n' c0 C  d" x3 D1 l& R$ {受力的理论计算用的示意图,不要和结构混在一起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5: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Pascal 发表于 2015-11-28 14:08 1 U& a( g; t# h3 a" B! O
“重力加速度是9.8m/s”
* X( ]& e6 M. H0 a7 ?0 U" X* R7 L( S大侠笔误了吧。

8 _+ G5 _5 `8 J2 e哦,是平方秒,s2。其实走出校门就再没有从事技术工作,上学学的也早就还给老师了。在这用这些公式只是凭印象,很可能根本就不对。。想要准确的还是找度娘吧,包括讨论的连杆机构受力问题都有权威答案的。我在这只是酒后看不惯一些人的说话口气,吐槽一下而已。: P+ S0 Z* K- ^) c1 Z& ?
发表于 2015-11-28 15:0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去缸活塞泵 发表于 2015-11-28 14:57
) t" T' g" Z6 z1 ]3 s受力的理论计算用的示意图,不要和结构混在一起

- y8 w: |5 U" A- N) R- i" z( S如果结构不同,又有什么可比性呢?6 T% K1 w2 P* p/ A- ^9 Q

点评

实际应用中会比这个复杂的多,但是这样简化计算会产生一个近似值。如果认真讨论起来,原帖的图纸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认真计算,比如由于滑块的运行轨道和凸轮连杆存在夹角问题,那么连杆的长度就需要加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1-28 15:21
说了这是力学计算的时候计算力的传导和分布用的示意图  发表于 2015-11-28 15:15
说了这是力学计算的时候计算力的传导和分布用的示意图  发表于 2015-11-28 15: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9-19 09:39 , Processed in 0.104227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