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1-13 13: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1:并不是。仅针对磨损来举例:比如Ra0.2和Ra3.2两个表面配合,与Ra1.6和Ra1.6两个表面配合,两种配合方式哪种磨损量较小?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试验结论,可能两者一样,可能第二种效果好,也可能第一种效果好,因为不一定有人做这种试验。所以一般人们会直接选择两个粗糙度相同的表面配合,因为大部分人第一想到的都是这个,可能最初的试验条件也是这个。
+ S9 b/ V- z- [ }5 _% n那Ra1.6和Ra1.6两个表面配合,与Ra1.6和Ra0.8两个表面配合,哪种磨损量小呢?同硬度和同强度前提下,应该是第二种表面配合更好。都知道,孔比外圆难加工,价格相对高一些。一般轴孔配合,轴要比孔的尺寸精度要高一个等级,这也是基于工艺成本等价来的。! g2 h5 w9 f3 t) Q) K* ^5 J$ e- T
那这Ra1.6和Ra1.6两个相同粗糙度表面,这个1.6怎么得来的呢?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需要,可以选型得出。当然也可以计算,但怎么计算普通书籍里面基本没有,可以通过相关论文得出,做表面形貌对摩擦磨损的影响研究的大神们还是很多的,相关论文应该也不少。) ^/ @7 {5 i5 Z7 r' Z+ u
从加工来说,一定的尺寸精度对应一定的粗糙度,因为要求高的尺寸精度,从粗加工到精加工,粗糙度随着手段的变化而提高,这是必然的。但是一定的粗糙度不是对应着一定的尺寸精度,比如车外圆提高粗糙度,从提高转速、锋利刀刃、磨修光刃、慢进给可以达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尺寸车到位了(并没考虑公差带的问题),只是粗糙度高了而已。! M ^; X8 N+ j
以上只针对磨损来说,粗糙度对耐磨性、配合稳定性、腐蚀、疲劳强度等很多方面都有影响。
) m) {/ J, k5 u+ d) B问题2:轴承也是加工出来的,所以内外圈也有公差,可以仔细看看轴承的公差带,看看属于几级公差。对理解轴承和轴、孔的配合关系有一些帮助。
* W: s" q, r& L/ n楼主,手册必须有,经验方便设计。但得理解。就拿粗糙度来说,最初的设计,并没有经验,设计者或许考虑到了并且做了计算得出粗糙度的值;或许考虑到了,但不会或者没法计算,只能凭想象选一个;或许根本没考虑到。我们做设计,不知道别人怎么设计的,有人家的经验,也可以做出来。虽然没有去过德国或美国,但我坚信老外很多细节都做了计算和分析。 i6 H+ e1 M& h( V
我是刚刚工作不久的苦力,我的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当然,可能我的理解不对。 r7 b+ j0 {) Y1 V/ ~* M( x- d
' ]+ v8 P( R* P3 i7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