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LZ前前后后讲了几大段,估计很多朋友都被吓到了,感觉太高深复杂而参加不了讨论。" \' V1 f& B8 j) f' W& u# y" U
下面我用几句简单的大白话翻译一下,希望能准确表达LZ的i意思,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m- i( |2 q# u* c
——————————————————————————————————————————
4 w& `, S: _/ Q& q$ l7 O, z大多数的啮合传动,其啮合线是一条平面曲线。
5 Z H. n' V, I% `" zLZ就是想发明一种啮合线是空间曲线的传动。
5 f- G! r2 n" a; u4 O( k+ v; k9 a—————————————————————————————————————————— w2 D+ Y- p2 W
我们平时所见的传动多属于“线接触”,比如渐开线齿轮传动,即在某一时刻两个齿轮实体之间存在一条“接触线”,随着齿轮的转动,这条接触线在与大地固连的空间中略过形成“啮合面”;为简便,我们经常是在一个截面上去研究,那么“接触线”就变成“啮合点”,“啮合面”也就成了这个帖子里所说的“啮合线”。很明显,对于渐开线直齿传动来讲,“啮合线”就是轴截面内的一条直线段。
8 h& Q, D# {7 P W' v还有一种传动属于“点接触”,比如圆弧齿轮传动,在某一时刻两个齿轮之间只有一个“接触点”,随着齿轮转动,这个接触点在与大地固连的空间内形成“啮合线”。圆弧齿轮传动的啮合线并不在轴截面内,但也是一条直线,也属于平面曲线。
4 _/ F3 q" ?$ U. Q0 f在“点接触”中有一类传动,经过设计,“啮合线”可以为空间曲线,这种传动啮合性能有一些优点。这也是LZ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传动形式虽然相对偏门,但并不是个新东西,华南理工的陈杨枝、武汉理工的厉海祥都做了长时间大量的研究,其中厉教授写有专著,并且已经产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