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机加工内应力问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4:3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01度 发表于 2015-9-9 13:23 $ q. `/ \  ^- ]; y8 x
我觉得可以把两种方法综合一下,粗车吃刀比较大,形成的内应力大,可以去做退火,精车不会产生多少内应力, ...

  ?+ E' M/ W% B% d3 @! q我之前没表达我的想法,还请看看下下层楼我的描述,给解释解释。
. a8 X. }, A$ e7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5: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的太多xx 发表于 2015-9-9 14:31
' c( G* x7 t- h2 b2 K可能我没说清楚,老师傅说的方法中间放半小时,他是为了让粗车之后的零件冷却,防止因为热涨引起的加工误 ...

& U" \$ y$ }* g5 f6 u9 V3 k1 t不会只存在于表层。其内部肯定也可能存在的。1 u$ F; u. _% k# a7 E0 w2 H9 I' _

3 b% @" w$ e7 k- X  E6 k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 ]0 O/ d) ]& d* M& D: h/ J也许切削一点都没有产生应力(可能性小,但是也可能存在的);1 N/ E' n, G) T
也许应力全在表层;
9 D3 q! ^8 E; C* p也许应力全在内部;6 o! q9 f5 c: P/ v$ y" m
也许应力内部大,表层小;! |* x+ f/ C. h
也许应力表层大,内部小(这种概率应该最高)3 Z: }6 ]- Y+ n- X' L  X6 T
总之,切削产生的应力,是和材料内部组织的成分,均匀程度相关的对应于上面,材料的成分和均匀程度应该是:, `- s8 I6 A. {2 X& E; T; k2 P
组织单一,均匀;
" T; O; ?. S5 }2 H% z& M8 c: ~内部组织单一均匀,外部组织多样化,且不均匀;- x% W  H! j; x
内部组织多样,不均匀,外部组织单一均匀。- }- C' l/ b2 ]9 X  b
内部组织比外部多样且不均匀;
( k, [  d9 S0 M0 `外部组织比内部多样,且不均匀,或者内外部组织成分一样,均匀程度也一样。6 X, A+ \9 X' A7 n' s
& Y' d" S9 S: Q& F: S7 Q6 n  a# j
只有把他当作组织多样,不均匀的来处理。
1 H! ^# l# [* p
9 ~$ R/ f8 v& i, J

0 F7 S/ e  x1 Y9 p

点评

正解,大侠厉害  发表于 2016-8-1 12:3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5:49:45 | 显示全部楼层
781995655 发表于 2015-9-9 15:16 ) v! a7 v& l9 W) @
不会只存在于表层。其内部肯定也可能存在的。  [7 p; ]5 g6 W: i& b: M

) Z9 G, c% t9 e( [0 L. Y就是一个概率的问题。
) l( i! f4 {/ C
你的解释挺有道理。
) j: B: R& ^; G. D6 J" T: R对于组织单一,均匀的材料来说,产生的残余应力表面应该是最大的,理论上来说残余应力的大小应该与和表面垂直的纵深距离成反比。
6 l- W4 y, M# L# N) Y( [4 z2 @由于组织的多样性,材料的均匀性打乱了应力分布。
! J% h1 p+ ?9 K0 M+ l5 ]切削对棒料的挤压力,想象成棒料是由无数个半径不同的圆柱面叠加而成,内部应力的传递看成层与层之间的拉力,如果材料均匀的话,传递应该也是均匀的;不均匀的话,拉力就不是均匀的传递了。4 k. p! r; d2 u8 C$ @
看成是用手拉动一个很软的弹簧,离手进的变形大,离手越远变形越小。如果中间一段弹簧的弹性系数变大,中间就不足以产生变形,只是起到一个刚性传递的作用,这样反而内部的变形比中间大。
- {3 @5 P' E& G/ A& W. d5 e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和想象?
7 X. y, M4 L5 x9 {$ p4 j* z( }/ p6 l# c- M* J2 Z
不同零件材料的组织多样性和均匀性都不同,所以工艺做法就针对中间的大数据而言,不包括两个极端。& M" V- r( {1 A5 W7 e8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6: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高的用第一种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7: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加工应力,个人理解应该只是表面由于切削、挤压造成的应力,所以应该大部分存在于表面$ V0 i  Z8 H- n/ w" Z
但并不意味着内部就没用应力了,原材料本身的、热处理残留的、工装夹持等都会有内应力产生,所以建议如下:
# n1 d* k' p3 X3 m粗、精车——》热处理退应力——》磨$ r" d) g8 G6 q9 K
0 H1 f' {9 _) }3 I* z# ~
另外楼主可以讲一下为什么会需要去应力? 是加工后变形了么?以个人经验多半是装夹变形,可以通过如下方法验证:
! a/ N: P: L; _! D' W1、加工后在装夹状态下测量尺寸、形位公差等;- H, I* C0 k) R# h- w6 A. P
2、去除装夹,卸下后测量相同位置、尺寸;
$ N% k* H# Z' Q- n8 V2 m8 k3 A3、静置24小时以上(注意放置方式,尽量避免放置变形)再次测量;, o: d8 `9 p  G6 O4 D  F

" I3 o/ }: Q/ ?6 [& g# }如果1与2相同,则是内应力造成的,如果2与3相同,则是装夹变形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7:2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傅的作法就是自然时效,不过时间好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7:4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5-9-9 17:43 编辑
: D0 o/ i0 h1 L4 m  Z, K& n
不懂的太多xx 发表于 2015-9-9 15:49
! e5 N% ?  b$ Z+ P6 }你的解释挺有道理。$ {6 p/ D: M2 |' s5 r3 u0 Q
对于组织单一,均匀的材料来说,产生的残余应力表面应该是最大的,理论上来说残余应 ...
) q; |' `% H+ V4 P) V* f
什么切削压力?那玩意很难给材料表层和内部带来塑形变形的,或者很少。
5 A, i3 h8 ?4 K9 O* A
" I3 q4 \1 g/ c0 g2 [- s4 A, |/ d内应力,大多是自身带来的,是由于自身组织复杂多样和不均匀带来的。比如淬火后,它自己的组织,分布和淬火前的大不一样,但是它们还在原来的空间上(或者略有移动,那是它们没有融化成液态,不能移动)。那就会造成有的地方很拥挤,有些地方松散,拥挤的部分,会有向外膨胀的力,松散的地方受力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形量。这个变形量,可以让拥挤的部分向外膨胀的力小一些。但是永远不会消除为零,只是达到一个平衡。平衡的时候,拥挤的部分,仍然还是有向外膨胀的力的,只是小了点,不足以让松散的部分再变形了。
# P$ @2 S  x7 f- U4 Y

5 i- ~) a) F' C1 P另外,这个变形也是缓慢的,时间长了,变形量才大,才会达到平衡。铝材料处理变形的方式是时效,就是让铝材料长时间放置(自然时效)或者在300度左右的温度下放置8小时以上(人工时效)。就是让这个变形量产生了再加工,以后变形就小了。/ }, ]# T$ s8 ?# }" R( v$ N) l4 a. X0 v
. B. Y/ b6 l& d& c- d( G
切削会打破这个平衡,让内应力不再平衡,这个不平衡会让产品变形。6 x  O; h/ l$ T' C
8 `8 u1 {% C& Y, W8 C2 w, S( x6 g2 c3 Z
而不是切削带来内应力!
7 x: v2 z2 o- v% m0 |% X3 u' N2 B  W5 W
金属工艺学的书好好看看吧。
3 Y- Y2 e! v$ L6 u1 Z$ A

点评

内应力,大多是自身带来的  发表于 2016-8-2 07:23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8: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内应力只是存在于表面

点评

这个内应力只是存在于表面?  发表于 2016-8-2 07: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18: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781995655 发表于 2015-9-9 17:40
- ~7 a6 V% p  p! l1 d) G什么切削压力?那玩意很难给材料表层和内部带来塑形变形的,或者很少。( z$ g  |% U) a  v. W+ ]
/ ]1 A# Q/ C: c1 G
内应力,大多是自身带来的,是 ...

1 `3 v1 C# @) c" r7 e我的理解哈
, G! y7 B( t3 J* q, |4 p) l6 ?6 A假设加工之前棒料处于平衡状态,机加工使零件产生的应力有三点:1,切削力,使零件产生强烈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切削力卸载后,处于不平衡状态,产生内应力,切削力大小对塑性变形影响比较大,对比粗车和精车,因此切削力大的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大,内应力就大;2,高温,温度就是热载荷,使材料产生热弹塑性,产生内应力;3,材料在高温下产生了组织相变,产生内应力。
% ]0 Q0 \' \+ _% f( l( B7 i7 o切削力产生来源,高压情况下,相互运动产生剪切。) x8 H& q: A# D* G# q7 v
请指正,看看哪里理解错误。
$ n: W6 v/ f0 D7 G7 X% _看过金属材料的书,有个粗略了解,不够全面。$ O6 L" L- g1 `& `! }$ y1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9 19: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求不是太高的话,老车工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14:17 , Processed in 0.070145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