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184|回复: 26

使用SolidWorks二维工程图的一些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7 19: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微机的普及以及三维参数化CAD软件的问世,目前大部分企业基本上都使用三维参数化CAD软件来减轻设计人员手工设计和绘图的工作量,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增加产品的复杂程度,缩短产品的上市时间。    标准化,对合理发展产品种类、促进专业化生产、简化设计、缩短试制周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提高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b7 E! P2 a, u% W
    SolidWorks软件操作方便快捷,系统逻辑性较强,全中文界面,具有良好的与其他软件(如AutoCAD等)的接口,是目前的三维软件中支持GB最好的一种,大部分二维工程图均能满足GB的要求,但为了提高效率,形成企业自己的特色,需要对SolidWorks进行专业化。
2 I4 M9 C  @& K! J设置各选项,建立符合GB的模板/ e7 Z; I' b* m' k9 p- d
    (1)首先在安装SolidWorks时一定要选择“GB”这种中国国标,新建文件,进入工程图界面后单击菜单“工具”-“选项”-“文件属性”,弹出“文件属性一出详图”对话框,对“尺寸标注标准”选择“GB”;对“基准特征”中的“显示类型”选择“圆形(GB)”:设置标注尺寸时的“间隙”数值(相当于AutoCAD中的起点偏移量)和“超出尺寸线”数值等。
6 N3 X$ u2 c7 f* g' N) g' k' g3 [1 E# G  v5 W! @' R& Y0 j! V  q
    (2)单击出详图下的“注解字体”,可以设置各项具体内容的设置,例如,注释的字体,字体样式,高度,也可以设置尺寸的高度,大小等。& \; ]% a( ^, ~5 N$ w
    (3)设置绘图单位和精度、设置图层、设置工程图中尺寸箭头的大小,也可以指定建立剖切符号的箭头的大小。0 {3 v+ y- C6 ?3 i' T; K
    (4)按照GB,设置折断线延伸量为0。* {  Z! X3 ~! E
    (5)设置系统选项“显示/选择”中的“零件/装配体上切边显示”为“移除”,“四视图视口的投影类型”为“第一角度”。
; y  Y1 a" c1 q  ?7 y    (6)建立符合GB的工程图模板。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一般都有数百数千甚至更多的零件,使用基于GB的工程图模板能最快捷地生成标准工程图的方式。建立符合GB的工程图模板、生成所需的虚线样式和中心线样式、设置图名和比例等与模型相关联、生成符合国标的材料明细表等详细内容7 s; s& {8 B8 l1 O) h
4 d$ L9 J" ?, Q% u
(7)对于孔中心线和和对称中心线,可以适当设置,通过自动生成来降低工作量: L3 P# D# i2 U- z, S8 n9 |. s/ Q

/ a7 P* V: E5 _5 p* h9 G) Q二当剖切平面沿纵向通过机件中的肋板、轮辐及薄板等的对称平面时,按照国标规定,这些结构都不画剖面符号,而用粗实线将它与其邻接的部分分开。在solidworks中如何实现还要看零件的成型工艺。, m* n6 O1 F$ P$ k; f6 I
(1)铸件的肋板最好使用筋特征生成,这样在使用剖面视图工具时可以直接排除筋特征。! m. E: q, Q7 `4 F1 u" C6 U) Z

) I# {7 h/ I0 A
- {1 b* R1 B0 K# p  T
5 X, n1 S  I1 U7 ?4 [. c6 N( N8 U(2)焊件的肋板,如果是使用多实体方式建模的,则在形成剖面视图时会一并剖了,但可以选中不需要剖的区域剖面线,在应用到下拉列表框中选中实体,并将属性选择成无,这样属于肋板的实体就消失掉剖面线,形成了肋板没剖的结果。
6 k) @3 B4 m# D
, k8 n: `2 h( `! P- X$ c4 U5 x
: a6 x$ O" k9 E5 m0 y. T( P3 b: P1 n  w" \- s
(3)如果焊件的肋板是用装配体方式建模的,则通过修改剖面视图属性中的剖面范围来排除掉肋板零件,从而形成肋板没剖的效果。同样的装配体工程图中剖视图不剖标准件和轴,也是通过此方式来实现的。* A, A" y9 x- I8 q* ]  E
$ k2 C7 ]0 R$ Q" A2 n5 a
+ p4 V4 C/ a! o7 c+ @6 i

* L; R& m8 K: p, W: s" ?' z- b$ w& \+ V- h4 J0 Q: U# f
三 在工程图中显示等轴测剖切视图  j$ {  ~/ O- e8 B
( n, l' A0 x1 P$ b( J
四用工程图表达剖中剖- @8 K4 ?, S7 t$ |% e& o
    剖中剖需要利用到两个断开的剖视图,第1次剖视图为全剖视或半剖视;第2次剖视的轮廓草图为封闭的样条曲线。通过控制剖切深度来达到所要求的视图效果,即由样条曲线生成的“断开的视图”的剖切深度刚好通过圆孔等的中心线,然后选择应用之即可。
3 O" C) q7 g. V  r  G五 通过异型孔向导生成的孔如何标注
; w7 d0 u  b' Z! n; e& E$ \如果剖面视图正好以径向剖开通过异型孔向导生成的孔时,如何自动标注尺寸
0 Y2 ]+ b$ J2 O0 X8 M& L, k3 H/ n: r& Q! |: `6 R
六 装配体工程图中假想零件画法
# D/ Q$ \8 Q( n6 n# K(1)为了表达本工件与其它零件的装配关系,会把本零件的轮廓线画成双点划线,在solidworks你可以使用零部件线型功能
9 P: s9 W: G/ [; l+ [- l9 z  H" f: m8 Q& R
(2)对于运动零件,在需要表达其运动极限时,可在一个极限位置画出该零件,在另一个极限位置用双点划线表示,在solidworks,使用交替位置视图来实现这个效果。& K$ q2 _* d, k" o$ H

( @, U$ @5 w; b1 T( ^* H& t总结:
4 ]9 V) n  [, H" ~4 B7 v目前为止的GB是在二维的基础上制订的,几乎没有考虑三维。但三维设计和无图纸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来的GB修订应该考虑三维软件已经在大部分企业开始使用的现状。用三维自动投影出各种二维工程图十分方便,包括与投影面倾斜的椭圆、复杂相贯线等,且能加上颜色方便人们读图。是否还必须用最少的视图来表达机件?是否还必要用局部向视图?在三维软件中旋转剖切的局部视图等实现进来较麻烦,而多增加几个视图却十分容易的。9 A" U+ v# R! d: c
    SolidWorks虽然解决了螺纹工程图的问题,且齿轮、弹簧、轴承等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自动剖切和轮廓生成也十分简便,用GB中的简化画法规定反而麻烦,将来的GB修订是否还有必要保留简化画法?
7 t  k8 t) T2 x5 q' P- w8 G8 \8 G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19: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0: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我是一个初学CAD的,拜读楼主的作品后受益匪浅,感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1: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sw 高手,在3dsourc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1: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7 23:2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花老弟帮我大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0:0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07: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谁能告诉我怎么收藏帖子吗?????

点评

在顶楼的下面有一个收藏按钮,仔细找  发表于 2015-11-11 08:59
我一般把帖子打印成pdf文件收藏  发表于 2015-11-11 08: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8 11:48:36 | 显示全部楼层
Confucius0215 发表于 2015-9-8 07:44   d; \7 ^  O/ l
有谁能告诉我怎么收藏帖子吗?????
. m" k  H8 R# {# i$ l. t
在这里" |7 ?" R9 e2 O, J4 o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11 06:19 , Processed in 0.33414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