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老鹰

机械城市系列之三十:贵州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 21:48:10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石道人 发表于 2015-9-1 20:48
贵州抗战的时候,就生产飞机发动机,只不过是仿制美国的飞机发动机(这个央视大国重器,飞机制造中提到)。 ...

沈阳的叫黎明厂,贵航叫黎阳厂。一字之差足可说明贵航集团和沈飞的血缘关系。到了贵航集团好多厂,你会产生错觉,以为自己是在东北,因为会碰到一群又一群的人说着东北口音的普通话。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2:4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管理员的通过。

我i截取几段《中国军工的昨天和今天》里的故事吧。
大家可知道?我是军工的后代,我出生在军工112厂的厂附属医院里,我的父母1969年相应国家号召和当初国家的国防科工委领导的指示,从清华大学教师的工作岗位调动到国家四机部,再后来跟随着三线建设大军到了贵州省都匀市一个叫邦水的小镇,在那里组建了中国军工步兵雷达,和舰艇雷达工厂,这个工厂番号叫“112工厂”----也叫长红厂。我们厂对面叫504厂,504所有人员都从南京和江苏几个地方搬迁到贵州的。(如今我父母工厂已经破产。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均都下岗)。我们家在112厂家属区的邻居是作家《青春之歌》作者杨默的女儿,她也曾经是中国军工,她是我们厂子弟学校的中学老师,是我哥哥的班主任。

父母由风华正茂时开始,就一头扎进了贵州南部的大山,一干就是近三十年一直到被下岗,被内退。如今的白发丛生的父母想起当年的岁月依然是激动不已,唏嘘不断。

父母为了生计,后来回到了北京,借住在我伯伯家。父母为了养活我和哥哥,曾经到他们当年执教过的清华大学当过校工,当过附属中学的代课老师,卖过熟食,高级工程师的爸爸还摆过地摊被城管追逐......我哽咽了,写不下去了。

当时已经小学毕业快上中学的我和哥哥跟随着父母回到了北京,我们没有北京户口了,我上学要借读费、要高价,我高考不能在北京,后来高中毕业了还是回到贵州都匀市参加了全国统一高考。

如今中国军工083系统还有几个工厂呢?我知道已经叫中国振华集团了。可我很想知道小时候我们嬉戏玩耍的112厂子弟学校如今是哪些孩子在那里呢?“松树包”旁边小块菜地上种小菜的是那些曾经的中国军工的叔叔和伯伯们吗?

好想知道,好域安论坛让我尊敬的“行者武松”版主,还有很多曾经的中国军工是军工083系统下岗的工程师呢?还是中国军工011系统下岗的高级技术工人呢?

无论能否得到答案,我永远记住自己是中国军工后代,我是共和国赤子的女儿!
向您致敬,曾经的中国军工!向您致敬,我的军工父母!
我的眼泪还在流淌,不知道是感动的泪水,还是伤感的泪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2:4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大家能记住他们,因为他们是为共和国做出过贡献的人。当年他们生活在大城市为了国家的政策来到了我们这些西部偏远的山沟里。把自己的青春和孩子都奉献给了工厂。真是应了那句话献了青春献子孙。就拿我们省来说,在解放时几乎没有什么工业,三线建设以后就形成了现在的飞机设计制造。电子工业。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不能不说是三线人的贡献才形成了贵州今天的基础工业。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2: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看了“小丽”的回复,找到一篇军工083系统112厂一个军工后人写的帖子,很好,不知道“小丽”是否认识与你同厂的这位作者朋友。挺好的,推荐给大家吧.顺便告诉“小丽”,我在“011”干过的,在都匀“083”基地学习了很长时间,你们112厂我过去常去的,我在都匀083系统实习的时候还出过一个小工伤,是083系统的320医院的医生治疗好了我的伤。我们公司里(好域安科技)与我最好的一个哥们儿-----蒋工也是你们083系统的,他家在贵州凯里,他们厂也是从北京内迁到贵州的。我们公司有很多人都来自011系统还有四川成都和绵阳的一些军工企业。你感觉亲切吧?请转告你的父母,我崇敬他们,告诉他们,不要沮丧,有良心的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这一批一生奉献国家的老专家们,中国军工没有倒,中国军工人的精神永远存在!另外,我推荐你看看王小帅的电影,王小帅是贵阳新天厂的后代,新天厂是从上海内迁到贵阳的三线厂。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2:4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属于被放逐的那拔人,那一拔人,包括了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南京,还有四川老绵阳工厂的职工子第,那拔人,现在早已各奔东西了,有返城指标的上海知青,大多都已经离开,留下的多是在上海已经举目无亲的,或是还留恋着黔山秀水的那片秀色,在此终老;回北京的也不在少数,大多是家里有点背景,托着关系终又在流放N年后又恢复了皇城根儿子民的荣誉;还有四川老绵阳的,长辈的就不说了,我一失散多年的同桌,后听厂里人说,现在南京长虹办事处做了老大,早已初为人妇,把父母接走了。有点儿本事的,下海的下海,经商的经商,我的几个北京哥们儿,至今仍和我还并肩战斗在珠江三角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当夜幕降临时,把酒当歌,遥望远方,仿佛一切都如昨天一样,我的生活,不曾走远。。。那是我记忆最深和我深深怀念的地方,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小时候,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平房下面那片梨树林梨花雪白盛开,白白的一片,带着花香,那是我至今看到过的最美丽的梨花。夏天的时候,放学后偷偷的几个小伙伴跑到松树包下面的小河里游泳,抓螃蟹,被父亲知道后也少不了一顿巴掌。有时候会约几个同学一起爬学校后面的白岩角,一般都是沿学校后面的松林小路从白岩角山后上山,虽然正面也能爬上去,但是快到山顶的时候有一段陡峭的地方非常危险,但那时候好象也不知道什么是危险,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后怕。站在白岩角山顶一揽众山小,远远的可以看到兄弟厂504,还有农校、党校,山下的稻田象一幅美丽的油画又象一幅美丽的地图。以下是记忆中的二三事。。。

                        露天电影  “今天晚上8点钟在灯光球场放映电影,国产战斗片地雷战、渡江侦察记,欢迎同志们前往观看”,每当听到广播播报放电影的时候心情都非常激动,有的人甚至中午就占好了“有利地形”,一般都是在灯光球场用粉笔画一块方块,里面写上“有人”,或者搬几块石头或者空心砖就算占好了地方,有时候为争地盘还时有发生“战斗”。那时候电视还没有那么普及,看露天电影算是唯一的视觉享受,看电影的人非常多,整个广场黑压压的一片,甚为壮观。“跑片”可能是那时候露天电影的专用词,那时候一般都是放两部电影,和504交叉播放,厂里会派一辆卡车两个厂来回跑,我们会爬到卡车上跟车来回跑,那时候也是一种乐趣。有时候电影放到一半下起了大雨,成群的人朝台阶上的大食堂跑,乱哄哄的,凳子的碰撞声和找人的呼叫声混成一片,现在想起来那时候为了看一部电影,为了占有一个好的位置,竟然不顾一切。电影的内容经常是我们小孩子第二天上学时候议论最多的内容,下课的时候聚在一起谈论模仿电影中的镜头,电影中经典的台词至今都还记忆犹新。现在回想起来,那样的感受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神秘地名“鱼塘边儿”
“鱼塘边儿”这个听起来不是地名的地名是112的“市”中心,外来的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很迷惑,因为在112你根本找不到鱼塘,那只是建厂早期的时候挖了个大鱼塘,但后来填了起来改成了运输队,找不到一点鱼塘的痕迹了,但名字却一直留了下来。鱼塘边儿是112最繁华的地方,商店、银行、医务室、菜场、车队都集中在那地方,也是112的“大十字交通要道”。附近有个农民一个自发的小集贸菜场,父母下班的时候都会去那里买菜,在那周围还聚集了好几家厂里私人开的小商店和米粉店,平常需要买的生活用品应有聚全,在那个时候还算是非常的”繁华“。最近在网上看到112鱼塘边儿的照片,门庭稀落、杂草丛生、一片荒凉,早已没有了当初的繁华。
                   赶集

 在112附近4-5公里有个叫邦水的地方,那时候叫栗木公社,星期天的时候经常跟父母去赶集,112的人叫去赶邦水,从112到邦水的路上两有个很奇特的小山,形状象两个馒头紧紧的挨在一起,人们称之为“奶头山”,虽然山不大,但也是112的一景,从都匀坐车回112,看到“奶头山”就说明马上就要到家了。小时候跟着父母去赶邦水赶集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走几公里的路可能就是为了能够得到一块一毛钱就能买到的米花糖,虽然现在超市也有卖类似于那种米花糖的,但吃起来完全没有小时候那种美味。我都忘记邦水那时候叫"栗木"公社,只记得公社书记的崽(同学)叫王老揪,初中毕业后去都匀当了"匀称四虎",后来没晓得遭捉没得,记得80年代的都匀,痞子烂崽象是城市英雄一样,112那时候比较出名的烂崽记得好象有廖红文\李一胜/李龙/周贵兵...几个,其中李龙是我的北京老乡,后因在贵州都匀把人给捅了,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犯了混,最后给法院判了死刑,他的父母现在还在北京,每当想起此事,便老泪纵横。

                 乐队、舞会、大食堂

 说起112的乐队在那个时候还是小有点名气的,都是一帮北京纯爷们儿,队长大家都叫他凤老三,吹单簧管,也叫黑管。电子琴王金龙,架子鼓王海锋,那鼓打的真不错,小号邵老四,吉他手王金新,其他的乐器还有老鸡、老狗几个人。我二舅是拉小提琴的,人叫老段。虽然不是专业乐队,但演奏的歌曲还是有声有色的,这股摇滚新势力一度甚至影响到了整个湘黔周边地区,由于母亲是湖南人,所以在当时的鼓励下,这支还略显清涩的乐队便通过我母亲的牵线来到了位于贵州与湖南边境的一个小县城--新晃去做了演出,同去还有一个北京女孩儿,大眼睛,挺水灵的,凹凸有致的身材,在乐队里是任主唱,全名记不起来了,但队里的每个人都叫她小柯。我那时还小,但已略懂五音了,在那个浮燥的年代,一大批如《站台》,《等等》,《一无所有》这些歌曲顿时在那个不起眼的小县城像炸开了锅似的沸腾起来,我的嘴里也习惯性的哼着如“我的心在等待,永远在等待。。”就如贾章柯导演的《站台》一样,喇叭裤、烫头和流行音乐,八十年代的生活象一块大石头压在心头,真像是在回忆一个仍在生活与歌唱中进行抉择的世界。在飘荡的青春,在112,在湖南那个不起眼的湘西小县城,从此便有了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记得当时在那个县城里的混混还为了这位北京姑娘小柯而冲冠一怒为红颜,不许任何的其它人来骚扰,好像此花只为他而开,每一次的演出,不时的会有一些人来滋事,闹场,都被这位地头大哥给挡了回去,乐队里的人,包括我的母亲都是很感激他的仗义之情的,当然,心里也都跟明镜似的,这都是冲着人小柯呢。后来,这位大哥还被乐队带回来了贵州都匀112,在那里生活了一些个日子,是我的北京老乡李龙大哥接见的,在此便称做是《双雄会》吧,大有相见恨晚之意,相谈甚欢,自那以后我才知道那位大哥本姓姚,因处于湘西,这让我联想到了《乌龙山缴匪记》里的那个田大榜,其真实历史人物应该叫姚大榜,在解放后就是在新晃那个县城被公审的。我不知二者有何干系,但姚大哥身上的匪气我是看得见的,为了追小柯,不远千里,支身一人来到我们军工厂的腹地,此君也算是性情中人了,不过最后也是不了了知,小柯结婚了,嫁给了贵州当地人,乐队里的几个,包括我二舅,因为母亲的关系,还有在湖南演出时留恋于湘妹子的多情,后都调到了湖南的地方单位,他们,应该是离厂比较早的一拔人。


 在若干年后,我在来到那个小县城时,也时常会看到那位曾经的姚大哥,虽然过气了,但面儿还在,记得有一次几个吸粉儿的问我要钱,都被他挡了回去,还时不时的跟我回想过去的那些个事儿,还问过小柯,我说一切都安好,大家都很好。大哥很平静,平静的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很理解那些悄然而来的变化,这种态度非常令人感动,但他仍然会被这些变化所淹没。

唯一不变的是每个周末在大食堂厂里定期举办舞会,跳舞的人很多,有时候附近党校和504厂的人也会过来跳舞,每个周六的晚上,大食堂就成了歌舞的海洋,在那生活枯燥的年代也算是给生活增添了一些乐趣。记得那时候很流行一种叫“鸭子舞”,和“霹雳舞”的,特别是鸭子舞,跳起来还真有点象鸭子的味道,如果现在再有人跳那种舞就会被人们看作另类了。那时候厂里的效益还算不错,各类文体活动举办的都比较好,在整个083企业里应该也算非常不错的了。多少年后,再回想起112的乐队、舞会那只能是记忆中美好的一部分了。

                       技校

 在我在稍大以后,便知道了所有的083企业有一个统一学一技之长的地方,就叫技校,在我印象里,除我们厂外,还有504,305,306,883,113,116,506这些个单位,大凡是高中毕业以后考不起大学的,便都送这儿来,美其名为是“接过工人阶级的枪”里面分了很多工种,有车工,洗工,模具设计,创工等等,校址是在113,东北人的据点儿,逢星期一,一直到星期五,那个地方聚焦了来自各个厂矿的“精英”份子,有操东北话的,有操北京儿话音的,也有娘娘气息的上海小男人,还有一帮子四川人,您还别说,地盘的意识特严重,也都有着自己的“厂情”,别管在厂里你和我关系怎么怎么不好,到了外面,竟像是协调好了的一致对外的,我们厂的李龙就是个典型儿,上次有一厂里人被外厂人欺负了,结果是李龙拉了一卡车人直接杀将过去,这样的事,在那个年代,屡见不鲜,我也经常去技校玩,那时,经常会有大一级的哥哥姐姐辈罩着我,所以也不会生事,我认的第一个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是来自113厂的一个东北的大姐姐,其实那时也是极不情愿的,都是旁边的人搓合着,那姐姐到是挺豪爽的,很会照顾我,每次去113玩,她都把我当小第第般照看着,让身旁的人好不一阵眼红,呵呵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3: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舞清风 于 2015-9-2 23:05 编辑

感谢管理员通过我复制的故事。这一篇文章感动了很多很多曾经在贵州军工生活过的三线军工人,也感动了不曾了解贵州三线军工的年轻人。你们可知,这些由真情敲打出来的文字,让我泪流满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3: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荷舞清风 于 2015-9-2 23:22 编辑

有一个贵州军工的读者看了这一篇文章后写下了一段话,我复制给大家:

国企改制,政策性下岗,我们就像一群被驱逐出自己家园的孩子一样,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舍不得离开这个家啊……”军工下岗的父母看到这一段让人心痛的文字后,头发全是花白的父母拥抱着,抱头痛苦!

请大家不要忘记把青春和生命都埋葬在贵州大山中的中国军工人。我们一起向他们致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3: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荷舞清风 发表于 2015-9-2 23:04
有一个贵州军工的读者看了这一篇文章后写下了一段话,我复制给大家:

“国企改制,政策性下岗,我们就像 ...

我公司的技术副总这次去贵州旅游,还和贵航某总工聊天。中国的所谓工业,全靠那一拨人了。大山里的日子肯定比外面辛苦的多,贵州给外省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穷,要什么没什么,能发展起来才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2 23: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cherry 发表于 2015-8-27 19:59
贵阳新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原新天精密光学仪器公司,1966年由上海内迁贵阳,。我们公司一直在使用贵阳新天 ...

电影导演王小帅就是这个厂的子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3 23: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向主国家作出贡献的军工人 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2-23 05:24 , Processed in 0.059848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