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452|回复: 0

航空智能制造技术发展的三大重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8-5 06: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航空智能制造技术,应从支撑技术入手,实现从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制造系统到智能工厂的演进,最终打造智能航空产品。( t# b4 U. a* o' M
尽管航空产品研制模式已经开始进入数字化时代,但由于相关基础环境和平台条件还不能准确、及时、有效支持产品研制、数据协同、运行监控、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关键过程,导致产品研制过程中,存在数据传递及时性差、数控设备运行效率低下、产品质量跟踪控制难等一系列制约产品及时交付的问题,数字化系统集成、网络化连通、智能化制造将成为提升航空产品研制和生产核心能力的基本手段。发展航空智能制造技术,应从支撑技术入手,实现从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制造系统到智能工厂的演进,最终打造智能航空产品。0 C6 |% W# _- W) I! C
首先,针对航空产品研制和发展需求,建立关键智能工艺装备研制和应用能力、形成典型产品智能化生产线、开发一批支持产品稳定加工的智能化系统或装置,形成全数字化驱动、网络化协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研制与批生产模式。
7 f7 \2 u  z! `% a' ~其次,针对典型零部件制造过程,研究状态监控与信息采集、基于工况的决策处理、制造过程建模仿真等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建立航空产品智能化设计与执行的支持工具,满足机械加工、钣金成形、复合材料构件制造、零部件装配等需求,为航空产品制造提供高精度、高效率、智能化的工艺手段;建立包括智能化测控一体加工、复材自动铺放、钣金数字化成形、数字化光整加工、智能物流传输、数字化柔性装配线等智能化装备及系统,形成航空产品数字化智能化支持产品;研制以数字化、智能化控制为特征的关键工艺设备及系统,通过设备联网、物流集成、数据协调、生产线运行控制等技术方法集成应用,建立关键零件的集成化生产线,采用智能化的管理、调整与控制技术方法,实现生产线物流、信息流的协调运行,满足航空关键零件加工精度稳定性、表面质量一致性控制的迫切需求。6 ^% _  J9 W# v: H+ E
第三,应从现在起围绕支撑技术、单元技术、系统技术等层面逐步开展智能制造的推进和实施工作。
% X  p% S5 ?5 a" D5 u1 V智能支撑技术重点要突破的技术包括:适用于航空制造工况及其产品的智能传感技术,基于大数据的各种工况感知信息的采集、融合和分析处理技术,分布式实时网络的构建及赛博物理融合系统(CPS)技术,制造过程的虚拟建模、半物理和物理仿真技术等。2 G$ Q2 _9 T$ A" b$ ^" K
智能制造单元技术重点要突破的内容包括:专用嵌入式控制单元、减速机等智能核心器件,实时状态监控、健康检测、故障诊断等实时运行监控方法,视觉监控的机器人焊接、智能化钻铆、测控一体的五坐标加工、基于力感知的打磨、柔性化工装定位等智能化执行单元,知识建模、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等。
5 Z/ k6 g  g/ C& a: s. g7 ]# X9 G智能制造系统重点要突破的技术包括:制造系统的分布式网络化管控、多机器人的协同控制、工艺与装备的信息交互与过程优化、系统状态监控与智能化加工决策、制造过程数值仿真与工艺优化等。
+ J) j1 h# d$ o1 u- ]智能工厂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包括:工艺布局规划与虚拟工厂、智能仓储与物流、智能化生产调度、生产过程实时监控、质量状态跟踪与智能化检测等。
4 S+ X  }  a% d" k* d7 K' H智能制造是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产物,当前,我国政府正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这一战略规划和行动计划,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在中航工业已有的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基础上,打造航空智能制造,提升我国航空制造业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3 B7 c1 K% o1 Y! X: T& A( P4 j$ d% [) B  Q" y/ Q  e5 {3 [4 e

1 R: s  X( q1 \  f7 k# w- H% g
5 M/ Q# t; k  c+ `9 x  @4 j' j9 F-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8 14:15 , Processed in 0.05771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