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没有香的花

铸造管子的密封问题,请教各位大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2 07:3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的检测压力太高,这样的效果不好,你的夹具设计也不太恰当,它容易松脱。
7 ]# U$ m" j- |7 m; H" Z( e4 |! h' m& d$ d/ W  Q
我们用过涨形橡胶,还自己制作过气囊,充气膨胀密封,检测压力在一个大气压以下,效果不好,寿命短,稳定性差。夹具在内压作用下会变形,还会松脱。: N0 t/ a! D+ J7 e1 i1 m
2 C+ m1 ^% j/ o: }  h& [* B
建议你降低压力,使用渗透能力更强的氦气做介质,使用质谱仪做探测器,来检测密封性。

点评

经验  发表于 2015-6-17 0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9:4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5-6-11 18:10 3 ?* L2 ]4 w3 V! ~6 {# C
如果是直通管,两边一样的话,就没啥问题。; }) q3 |6 o  Z: l/ e% L: |. ^. ~, j
实在不放心,中间穿根细轴,两边连接
( q9 y7 Y7 z/ Y, q# J2 P
现在的问题是两端密封头,都有固定的东西。只是不太确定,这么大的间隙只靠橡胶变形量产生的摩擦力是否能封住2.4MPa的压力?如果间隙小了(类似于O型圈)那么肯定能密封住的,现在间隙最大到5mm,而且变形又不太规则,橡胶与管壁的摩擦力还没有找到好的方法计算。

点评

两边一样的哪会有摩擦力嘛?间隙尽量小,小不了,厚度加大就行了.  发表于 2015-6-12 11: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09:4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计算压缩率及填充率看看密封如何,完了再计算摩擦力,之后就能用了
7 e) r8 J! @$ N( F9 L1 p*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09: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anthony1989 发表于 2015-6-11 17:14
& A( M2 ~  z  q. g: f看固定,一端打压的话摩擦力大于推力应该理论上行,但是实际操作不一定,你这个前提是接触非常良好

, h! O+ N4 H$ g6 F1 a回1989大侠,如果是小间隙密封的话,那就没问题了,但是现在间隙较大,间隙最大在5mm。而且现在考虑的是依靠橡胶圈的变形与管壁产生的摩擦力密封,还有橡胶圈变形后在试压时不至于偏离距离太大。想象中可能会出现如下图的情况" p% B; _; m6 d5 [
橡胶圈在压力升高时,由于摩擦力不够变形量有太大,由于间隙太大不能填充无压侧的空间,就会造成泄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点评

嗯,对的,会产生这种情况,那可以改变材料呀  发表于 2015-6-12 14: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0: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fmdd 发表于 2015-6-12 07:31
+ {, s- B  R' m5 p3 h你的检测压力太高,这样的效果不好,你的夹具设计也不太恰当,它容易松脱。1 ?! n( ~! a  ]. L
5 Y4 P  x* N# E" V' H  l! l
我们用过涨形橡胶,还自己制 ...

$ o% a( V# M% D: }, w8 x8 `% t回房fmdd大侠。这个产品需要做到2.4MPa的压力试验,降低压力是不太可行的。您说的确实对,原先考虑用一油缸顶住密封头来分担试压时在密封头产生的推力,现在仔细一想,不可能分担这个推力的,这个推力是靠橡胶与管壁的摩擦力来平衡的。那么这种情况就更不容易密封了。
3 t9 i% Y; R- r( s* s% \* i- _摩擦力太大就要平衡试压时的推力,摩擦力太小,橡胶圈又不一定能充满无压侧的5mm间隙。看来这个结构确实不太恰当。, B8 F: g; W9 i9 \7 A# _
您说的氮气,质谱仪检测没有接触过,一会就去了解一下。又学到一个新知识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0: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初涉池中 发表于 2015-6-12 09:42 6 v" e* ^$ S+ d6 J/ x
通过计算压缩率及填充率看看密封如何,完了再计算摩擦力,之后就能用了

1 z  m0 [7 V' ~查找资料,橡胶压缩率一般最大使用在30%,考虑用体积不变的方法计算压缩量,但是变形又不太规则,所以求助各位大侠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1: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5-6-11 18:10   I  ?6 K6 ]* z
如果是直通管,两边一样的话,就没啥问题。4 i7 N- V" L3 h- O4 s' l/ Q, @# }* O
实在不放心,中间穿根细轴,两边连接

6 x0 k0 d4 j6 ]7 t仔细考虑以后,也决定加大橡胶圈的厚度。
2 a+ h2 f( b% P5 c4 Y, ~- _摩擦力应该有的吧?即使将两端密封头中间穿轴,连为整体,但是裸露在环形间隙之间,与试压介质接触的橡胶圈,水的压力也会对橡胶圈产生向无压侧的推力吧?如果橡胶圈与管壁之间接触应力不够大(摩擦力不够大),然后橡胶圈产生变形又不能充满大间隙,就会造成泄漏吧?6 t$ A  _1 j  q( M7 O
所以,我想在这种大间隙情况下,一种方法是橡胶圈与管壁之间接触应力较大,能够克服试验压力,不会发生大变形(及时发生小变形,也能充满间隙);再一种方法是加大橡胶圈厚度,及使橡胶圈与管壁之间接触应力较小,但是由于橡胶圈较厚,变形后能充满间隙(此时接触应力也就变大了),也能达到密封效果。不过貌似我的这两种想法都是希望,通过较大的变形来填充间隙,以达到增大接触应力,实现密封的目的。
+ Z) ?$ J! g& K( B) E: L不知道我这两种想法对不对?4 _7 W* y6 N8 N! u- P: ]$ {: [3 W( L

点评

用两层比仅加厚度有效的多  发表于 2015-6-12 12: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12 12: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将两根管子固定住,然后在两管连接处用卡管器(内侧有密封橡胶的)卡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3: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超级相册 发表于 2015-6-12 12:27
5 G' U  a+ m( L将两根管子固定住,然后在两管连接处用卡管器(内侧有密封橡胶的)卡紧
  B; S1 |5 s1 t
不知您说的卡管器是什么,类似于管箍吗?在网上没有找到相关资料,大侠能否给介绍下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6-12 14: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冷水黄金 发表于 2015-6-11 18:10
1 S' Y/ I- ^+ }' I如果是直通管,两边一样的话,就没啥问题。
$ c' F1 L' F6 ~5 I- z6 V2 X实在不放心,中间穿根细轴,两边连接
- ~) o# y8 l2 b( F. w" H
您说的两层是什么意思?两个橡胶圈,还是一个橡胶圈分上下两层呢?我想增加厚度的目的是因为,查相关资料橡胶压缩率一般最大使用到30%,假如线径为25mm的O型圈,压缩率为30%,变形后宽度变为31mm,压缩量也不一定够(因为间隙为5mm),所以为了获得大变形量,只有增加厚度较为合适。

点评

说半天不如试一下,去市场买块橡胶回来,或有差不多尺寸的减震垫,让师傅们修光点,要不了多少钱  发表于 2015-6-12 15:2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18:34 , Processed in 0.06896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