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499|回复: 22

日本安川机器人 VS 日本剑道高手町井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7 17: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筱羽 于 2015-6-7 17:49 编辑
& C0 J; R- Z8 A9 S8 ~9 |  q0 J: C% C) G  S4 {) }: D

! X: d( u& d/ F9 D: j
! M5 d% P( |; \$ [! n* {KUKA打乒乓球,安川来个玩剑道,机器人精确性确实比人的感觉来的靠谱,更耐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18: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没什么啊    又没有达到柔性试教  5 I' K; C/ P3 P% I. h, r8 K9 `- ]) e
以后趋势是   “日本剑道高手町井勋”  站在一个“布满光学的传感器的盒子里面”   挥刀弄剑   后台捕捉他的动作,机器人模拟他的动作 包括力 力量 和速度 轨迹最终 通过修正以后 完美的复制他的动作。
! X: T! U2 c+ _  F, l所以机械手发展真正智能还是在 传感器  和材料  算法 上下功夫。。。

点评

不用“布满光学传感器的盒子”,剑上做上标志点即可视频捕捉后软件计算出来  发表于 2015-6-7 23:05
大侠见多识广,将步奏拆分的清清楚楚。下面言论不针对任何人。只针对这句话“这没什么啊”。勿怪。  发表于 2015-6-7 18:24
他的宣传是模仿的KUKA。宣传片的制作,软文化的建设不值得我们深思吗?确实没什么,可就是这个没什么又有几人做好了呢?  发表于 2015-6-7 18: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1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可以看一下美国的“bigdog”,看后就会惊叹于其控制水平,智能化程度,哈工大、山大等几个高等学府还以此为样板做过比赛,看过对比后,就会自然想到那个词;应用于工业的机械机械臂很多,像这种开放式,其精度、速度都远低于并联式的,网上有一个德国的并联式,一条流水线,全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1:15: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机器人一刀下来,挡都挡不住

点评

惯性积累  发表于 2015-6-11 16:1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1:2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方面我们的体系历来不会有啥给人眼前一亮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1:4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软件和算法,传感器是其重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2: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看到题目我还以为是对a呢,,,' z5 z1 U% b# @' V- |

& L( w+ d8 v/ Q2 d" D! `对a才是pk。。。

点评

我也以为是对A呢,如果和机器人对A,那那个高手岂不是要被A成肉酱了,那个机器砍都砍不进……不过这蛮震撼的,和也算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实力啊  发表于 2015-6-9 15: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3: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关键是机器人能达到的加速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7 23:38: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祥云飞鱼 发表于 2015-6-7 18:02
% E8 G1 U9 ?$ w- c! y7 n; u" t这没什么啊    又没有达到柔性试教  ; F' ~& `" n; B/ t# A* Q% m
以后趋势是   “日本剑道高手町井勋”  站在一个“布满光学的传感 ...

" z2 J& O, i0 g光“剑上”做标记点是三维动画成型 技术(类似与阿发达拍摄技术),涉及到力(我说的柔性 ) 就必需 把整个人的 驱动力矩算出来  甚至是 个个时间点动作的都要做出来,然后后台通过算法去插补,重新数据处理,就是我说的完美重现式的试教。  F- R' p9 X! K, p6 W
这个视频里面放在人上的传感器只具备轨迹捕捉功能,而力的加载完全是人为输入的,三维动画虚拟技术只是一层壳而已,很少能运用到 柔性搬运 ,重心平衡,力矩平衡方面。。。等只有人肌肉神经系统反应产生的力和感觉工业行为上。
2 ?( ~: d  e" V' D  所以我大胆猜想 以后的技术“布满光学传感器盒子”  : 我的理解 是它的传感器能捕做 人各个关节的力矩  和运动轨迹,而算法  :应该对应各个轴的力矩运动  完美插补 力矩和轨迹,而材料呢(应该具有电化学反应速度,给一个电流就是一种形态),这样我们才有机会产生真正机器人。。。
9 {9 p7 }1 @! i" R. ^; D4 L8 W       所以  以后机器人发展瓶颈 就在于传感器技术  算法   新型材料。。
3 h- E: V; s0 m) i; }+ T% U

点评

大侠见多识广,专业精湛。您口中说出的“没什么”还是有道理的。  发表于 2015-6-8 08:43
明显有一个剑士在指导技师“调机”的过程,最后的劈砍的力道估计也比剑士的要平顺得多  发表于 2015-6-8 08:1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筱羽 + 1 大侠见多识广,专业精湛。您口中的“没什么.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8 08: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以为相互PK呢* V7 P" |2 z2 g: N; U: \,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5 07:06 , Processed in 0.08692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