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20|回复: 16

吹中国的牛,聊美国的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27 05: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呵呵,估计,这个标题会引来大批的过客到此一喷,立刻给我盖个崇洋媚外,贬低自己人的帽子。无所谓,无所谓。不过是个闲聊而已。% x! [5 D2 t0 a' r4 d' }, n
3 {0 m8 B" E( z4 u" K5 N
看了鹰大转的一个《我为什么要回中国撸串》的帖子,一方面对于能在国外学有所成的学子表示敬意,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人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感到悲伤。就如同我在微信群里说的那样,有太多的人是身居国外,却向往着过国内的生活。或者说,有太多的人想把自己在中国的生活克隆到别的国家去。结果,或是郁郁而归,或是令类隐忍。于是,才有了这篇帖子,才有了我题目中的两句话,吹中国的牛,聊美国的天。1 U& m  S8 v+ E* ]- D
8 ?; }5 j' u6 T" q
国人是很喜欢吹牛的,当然,这里的吹牛没有任何褒贬的意味,只是单纯说一个事实。国人喜欢成群结队的坐一起,天南海北的侃一通。说得东西大到世界战争,小到纳米纤维,东家长,西家短得无事不谈。这是非常中国的一个特色。而且真的来说,这里面说得东西有很多甚至跟说话人八竿子打不着,但是侃得却是绘声绘色,高潮迭起。这个没有什么对错,这就是我们的一个习惯,一个民族的习俗。也是那篇帖子里说的所谓一句话就能深受关注。但是,把这些东西都规整起来,你却又发现,除了空转了那段时间外带消耗了些酒精之外,你真正有所得吗?或者这样的“撸串”到底促进了什么?所以,无论对错,无论好坏,这只是我们的一个文化,从古侃到今,从帝王侃到庶民。也因此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内心反抗却表面顺从的人民。而那些鲜有的放弃吹牛,追求实干的,都在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当然,我们不讨论到底该不该吹牛,只是说说我们的这个文化。
9 ~: L7 K; H% O9 N9 \2 |4 g9 d8 p! i9 D- w5 [/ ~  t& b2 Q, s
而相对的,北米的文化则是截然不同的。鬼子们也喜欢聚在一起聊天。但是你参与过就清楚,那不是我们的山吹海侃,他们说讲述得是自己的经历,和自己切实相关的经历。无论是闲聊还是技术,这些话题,这些内容都和他本人息息相关。而这样的聊天,一定会建立在一个基础上,就是兴趣相投。也是8爷说得大家都有话说。而这个习惯,这个文化在鬼子的社会里一代代的传承着。也因此造就了和中国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而这些,从脱口秀中也能看出一二。脱口秀不是一种褒贬,而是一种表达,个人性格的表达。这跟我们的相声之类的表演形式不同。可以说,你如果没有对鬼子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融入,脱口秀对你不过是一段笑话,而不会是一种共鸣。
4 m$ m5 l# b7 m# {/ x) z9 f$ h3 W! v4 {# Q: C; \# D
人,身处海外,能否融入人家的文化,决定了你的生存方式。这不只是中国人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所有移民都会面对的。所以你才发现,菲佣到了米国还是菲佣,三哥却在米国各处开花,而绑着大头巾的大树们往往天天奔波在“凯普”上。
0 z. ]7 H6 S; |" C2 w. g8 q+ ], m$ `4 y; G  y% w
我不惊奇那些就读了名校后依然向往回国的人,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这些人想要的只是在海外的大树上嫁接一颗中国的枝丫。嫁接不成,自然就想回去。所以,别太在意。人可以成为做梦者,也可以成为追梦者。路在自己脚下。' U! J4 ?; d, J" c/ Q) r

评分

参与人数 11威望 +110 收起 理由
子云绳业 + 1
大色猫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datree + 1
筱羽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爱猫人士薛定谔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zjnyxhlove + 1
BB7290 + 1 自己的选择,路在脚下。不悔。
xlf63 + 1
LIAOYAO + 1 听书
老鹰 + 100
寂静天花板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8: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良生 于 2015-5-27 08:32 编辑 " t7 Q3 N- A0 X4 \" L

8 T$ Q: ]" ]) N' M5 E% O2 `7 Y0 H2 @4 t大侠说的好。在中国,我们追求一个热闹,场面的热闹,最后的结果不在意。好像有句话说,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好乱好脏好热闹。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一朵娇粉嫩的花 +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8: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筱羽 于 2015-5-27 08:35 编辑 1 ^+ G% ~) S$ l3 j! B
1 ~7 }! s8 X- O( x1 A
目的为何,为了释放生活的压力。在沟通中,会说出自己的难处,可能会得到朋友的帮助。会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增进彼此心的距离,就是所谓的知心朋友。但话说回来,还得自己要强,很少有人愿意听一个乞丐倒苦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8:3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见过去意大利自费读书,回来在一个小医院里面干文职,一个月3K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说的很对,在我们的圈子里谈话一般不要牵涉到某个人,除非是私密的,可交心的小圈子。特别是常年生活在一个集体的环境当中,比如国企,医院,学校等等。我以前所受的忠告就是:你可以天南海北的胡侃,就算骂政府也没问题,但一定不要具体说到某个人,不然很容易就会传到那个人的耳朵里,你什么没得到不说,还平白无故得罪一个人。
: g0 i& y( G4 a. n9 C( S: s- S     不知道了解日本、韩国的朋友,那里的社交是否也是像中国一样?毕竟都是受中国的影响较深的国家,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9: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种社交叫扯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9: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借用坛子里的一句话:交流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收获。信息、知识、机会和友谊,都来自于交流,中国就是人多,只要是有益的交流,讨论也无可厚非。

点评

谢谢老鹰的良言,我一直谨记交流与沟通是人的本能与最原始的追求,是人与人之间,心与心之间缩短距离的最好方式,是解决问题与减少误会的最好方法。  发表于 2015-5-27 12:09
好像我过去的签名档?  发表于 2015-5-27 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9:4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做梦易,追梦难;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选择,选择的结果自己承担。  - w( }% d2 i+ R+ b5 A$ y$ g, w
想好和走好自己的路就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09: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跟德国人吹嘘当年随便就可以玩出核弹来一样,米国搜索队,德国投降之前就到海森堡家里俘获了海,询问一阵,没带走海森堡,4 d5 ~0 A. h. T0 R! l4 v* u

% w9 a1 B. G" z1 t& U俺小时候就不懂,为什么不捉走,前辈说,没个屁用,英国人也不捉他," i/ ]# @$ G* P/ u; d

: n) m. S4 n, Q0 o+ Z因为只有他自己相信他会玩核弹,但没有其它人信,哈哈,

点评

只有他自己相信他会玩核弹,但没有其它人信 --------------- 这家伙是搞出测不准关系那个人吧,也得过诺奖的吧,很厉害的人物啊,为何大家那么不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27 1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5-27 10: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2266998 发表于 2015-5-27 09:58 * b! f6 V5 F! I1 Y" B
就跟德国人吹嘘当年随便就可以玩出核弹来一样,米国搜索队,德国投降之前就到海森堡家里俘获了海,询问一阵 ...
% _: K% F( c/ C2 e+ G# v" d. v
只有他自己相信他会玩核弹,但没有其它人信1 }) l9 g, E2 v% w) M
---------------( E$ X% p; e- P- y
这家伙是搞出测不准关系那个人吧,也得过诺奖的吧,很厉害的人物啊,为何大家那么不屑?
; B0 B. n# S4 z* s" b

点评

米国捉人都特下功夫,捉冯的时候,是钱去的,上校军衔,钱的老师当时是中将,幕后指挥,而去捉海森堡的一路,是奥本海默那一支,捉到以后,聊了一阵就撤了,海森堡最后被英国人捉去养了大半年,放回来了,哈哈  发表于 2015-5-27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7 13:42 , Processed in 0.06134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