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5-19 19: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身在异地的哈尔滨人,我觉得不说点什么真有点过意不去。
哈尔滨,怎么说呢,我是对她又爱又恨的。因为我家是在哈尔滨下属县的,并不总会经常去市区,只是在哈尔滨读过四年本科,所以才对她有了一定的了解。最爱的是哈尔滨风味小吃,量大分足,价格实惠,十分过瘾。还记得街边的烤冷面,烤鱿鱼,烤实蛋,鸡蛋灌饼,肉夹馍,关东煮,还有韩国人店里的石锅拌饭,烤肉,炸酱面(我们学校旁边的炸酱面堪称一绝)!傍晚的时候去广场吃烧烤,几个人点一大堆烤串,炒螺蛳,一人再来一大杯冰凉的扎啤,吵吵闹闹的喝到8,9点,十分过瘾!冬天的话冰糖葫芦嘎嘣脆,冻梨冻柿子特别甜,冷的话去喝一碗羊杂汤,一定要配上多多的香菜和生葱,吃的大汗淋漓真是过瘾!
毕业了,因为第一份工作不称心,不久便回到哈尔滨,想在这熟悉的地方找找看。一边寄宿在朋友家,一边在网上和招聘会投简历。那时大概是10月多,正是招聘旺季,一看到某某地有大型招聘会我就会跑过去,然后满大厅琳琅满目挂着的都是一些很普通的岗位,比如说服务员,售货员,司机,家教,高级一点的是销售,保险,金融方面的,其中属销售和保险的工资标的高一些,4,5千的样子,其他岗位大概就是不到2K的水平。难得找到几个招机械的,是要操作的,车床,熟练工,工资2K多,公司名称里带有机械或者机电的大一点的公司条件很苛刻,什么211,四六级,有X年以上工作经验,熟悉某某方面设计等等,工资也就标个3,4K的样子......
那年是2012年,那个租房普遍5~600,那个吃一碗盖饭已经涨到10元钱的年份,我在哈尔滨苦逼的找了一个月,甚至学了一周的卖保险,最后沮丧的离开了那里,后来过了年我就南下了,想想也快三年了。
确实哈尔滨老国企很多的,很多都在三大动力路那里,以前叫动力区,现在属于香坊区,哈量和哈电都去参观过,老国企么,老房子老设备老工人,有些墙上还依稀可辨当年流行的那些语录,车间倒是蛮大的,也添置了一些新设备,做的东西都是很传统的东西。想想的话这种企业也没办法创造出新产品吧,因为人的观念就是死的,规章制度也是死的,这些都是死的,机器做的东西也就活不了。领我们参观的人一直在讲企业的辉煌历史,但那些辉煌大多属于改革开放前,并不属于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
东北的国企有个通病,就是子承父业的现象很严重。前两年大庆石油部门取消子承父业这件事就引起了很大的风波,其实这件事真的不能怨普通职工,普通职工累死累活拼到退休,为企业贡献了自己的几十年岁月,这种忠诚度估计别的地方很少听说过吧,而且他们工资真的不高,还要交五险,很多年调一次薪水。唯一的福利就是这个国企“铁饭碗”。如果连这个铁饭碗都保不住了,出了国企他们还能去哪里呢?他们的孩子如果不能接班,那他们的孩子就只能像我一样被挤走,背井离乡了——这是老一代东北人最淳朴的想法,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是追求一个字,稳。
几十年的制度就这样传承下来,也就导致了国企要养越来越多的人,因为缺少人才,缺乏竞争力,内忧外患,只能导致企业越来越落后,最后只能靠政府救济勉强维持罢了!
去年有一篇文章,说东北经济怎么了,怎么成了全国倒数,连新疆西藏都比不过了。看的我特别心酸。这几年过年都能在哈尔滨驻足几天,感觉除了新修的地铁外几乎没什么变化,老房子,老街道,甚至连店铺还是原来那些,旧火车站一副被遗弃的样子,路面破破烂烂,哪有一点旅游城市的样子呢?相比于南方某些城市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发展,哈尔滨真的是发展的太慢了,慢的会让人误以为时间停在了80年代,实在是让人惋惜和无奈。
文章中说东北每年人才净流失200W,而且加上东北独生子女很普遍,这对东北的未来会造成很大的隐患,未来东北可能会出现人力资源供不应求的局面,那时就更别提经济发展了。
身为一名东北人,我很不幸就是那200W分之一,不是不想回去啊,说实话我也很想回东北发展。但是以现在的状况,我回去又会有什么作为呢?我想,一个城市的好坏在于它接纳一个人的胸襟,如果哪一天哈尔滨能有着更宽广的胸襟的话,我还是很想回到她身边的,毕竟,我的心还是系在那一片悠悠的黑土,那一群可敬的人们上啊~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