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 ?% L" j1 _ K一。 这是Inventor中玩参数的办法之一。估计离不开Inventor的都是因为有这个功能。9 r7 N1 [, p6 D- V+ j( i$ P0 J2 u
/ y6 v3 L% k, |上图中:8 r+ |( h+ k6 j5 O- N) D3 l
1. 自己输入标注进去的参数部分
( V6 W. o% s/ `+ V0 y+ {
2. 草图中受其它特征和尺寸约束的参考参数 - r: \5 G; \4 e
3. User Parameters 是自定义参数(有可能不直接成为某一草图中的参数)+ B6 O+ O& i% {! j. K6 l3 N
4. 就是我不能放弃Inventor的部分,就是外部零件或部件的参数链接。 只要它没拽走你的参数,我就可以把他的拽进来用。(即,文件之间,只能单向链接)可一次性链接进来这个零件所需要的一组参数。 ! r- N$ c7 z4 Y5 [
5. 在方程式列中,每个手动输入参数栏后面都有三角按钮。 点击进去,就能看见这个零件中自定义参数名的一切参数,包括自己改名字的参数和外部链接进来的参数。想用软件自动分配名称的参数,只能自己手敲进去那个参数名。 因为1个文件中,参数名是不能重复的(重复时会报警),这里不需要写入这个参数的长长路径。 每一栏最后,如果打着钩号,说明已经被别的文件链接出去了。 另外,这个参数表中,不管是什么类型的参数,只要把鼠标移动到该参数的名称上不要点击,就能知道是哪个参数在用我这个参数。 我操作Inventor,一半儿在划线搞特征或装配,一半儿,就在这个表里呆着。 这些功能,都不是这两年出来的新功能。真的很敬佩当年的Inventor研发队伍。 # k- W, O/ L3 q8 Z9 y0 `5 V
可惜,现在的Inventor研发队伍,感觉就是“啃老”,玩玩表面功夫糊弄糊弄。 更可气的是,把本来挺好的不少操作便利性折腾得乱七八糟的。 而作为机械设计软件,竟然,连理想状态下的配合约束驱动都没搞好。; ^0 h9 r9 s# `& Y
! X' o' S7 {' y) w- y: G
二。这是草图环境下玩参数的方法。$ D' s0 _5 j& ]2 D
" l" `1 t, Z4 U2 U2 j- {% S& {8 `6 \
0 f* {# B4 K$ M& v, E
! b7 N1 }+ c; T4 h: n: R1. 双击某个参数。8 D1 _- t' h+ r) {/ m1 P) H* P
2. 就弹出方程式条栏(可以拉长)。
( o& J( E9 o' A+ w5 r) ` 在图中,参数名是软件自动分配的参数名。你也可以在这里直接输入或修改参数名。也可以直接在这里编写方程式。0 w& S* V& c; L; C! c. v( X7 X7 O
比Solidedge方便吧?少点击多少次鼠标?( c2 i: ^% P/ l. A: y' `8 n
3. 这里也有三角按钮,点击进去可以看见自定义参数名的参数列表。
2 r9 K) k& N9 K+ W- L* H. p
4 A9 s8 M% t& e: Y1 r6 T比如我要把参数名改成“辊面宽”,方程式改成纸筒长Max的2倍---在这个方程式栏内输入“辊面宽=2*”,然后点击后面的三角,在参数列表中选择谋得参数,然后就是OK。/ @2 y0 F+ Z3 h. l4 C* c
6 H5 y$ a9 C6 H- B% `: [! Z
如果不需要后期的运动仿真或有时间导到其他软件验证,我还真的极力推荐Inventor。关键是,陈老师的“Inventor11实战教学”这个老掉牙的视频课程,对入门来说,现在还很好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