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109|回复: 62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14)——花开两朵,宜简宜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8 01: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5-3-8 02:54 编辑
  f8 O! Y& O, X5 u7 }2 [* }" S0 b+ u2 J& v1 E2 L, J
Chapter 1/ O2 P( ?' l) s, y- y& s" Y
有一次我们在客户工厂里进行工事,之后与客户进行了工事总结的会议。6 \/ X( @- ]- b
会谈结束后,我将会议记录递给我们公司新来的中国人R,让他处理一下,0 Y# k2 N$ e9 @* O2 |* H; U3 @) o# s
当时在与日本人J桑谈话,谈到会议记录的处理,所以当时我用日语说的怎么处理,
  L* L6 c0 ]/ s% k说到,会议记录这次由R君带回上海,然后怎样怎样。
0 I& [5 T% U" V$ z* X
, p8 t: Y) X$ D4 ?: |$ E- O8 X! K* S0 ^我把记录纸递给R君之后,我到桌子旁边收拾自己的旅行箱,
5 A; C5 ]0 g2 y; U7 }. ^2 U这时R君转过头来用中文问我,“子子桑,这个东西是让我弄好后发给上海事务所么”。
. R: D4 }' [3 g' [- j( x我听到了他的问题,和我安排的不一样,我知道是刚才的日语部分他没有听清楚。7 l3 L% A1 x- f
我想了一下,用较慢的日语,对他重新说了一下我安排的事情。
9 A9 F, C- _) D6 y" q“When you return to Shanghai Office, scan it and send to us please.”* D' g0 ]: I( n' ~$ ^# ^' H
然后R君对我说:“scan是什么意思,这种事情你能不能用中文对我说一遍。”/ T; t8 Z6 p" I5 d, W# J+ X
, y$ H. c8 s( u
听了他的问题,我对他说:事情是这个样子的,有些事情你最好用日语来交谈,9 q: x0 \& G; e, M! m! a
这样可以锻炼你的日语,不然的话如果你日语锻炼不到,日语水平得不到提高,$ p; P- z6 e7 V( o, T
那对你将是不利的。
; }2 k* M: Y4 \' j+ s- {9 G
8 d( l( L- V. O$ ?; M; P7 N+ g然后,他对我说:“这个我知道,但是用中文交流会更快更方便一些。”6 s  C  i& ?3 E: y! G
3 l, [# [, E" h# w* C) `
听到这种说法,我觉得这样的思考方向是不够好的,对他来说是不利的,有必要对他说一下。' Z1 g! L+ G7 f
于是我对他说,“我可以用中文对你说,那样的确会快一些,
' o6 i& P% A/ O6 k9 J# a但是问题是,现在是1月份,你不去听这个日语的话,以后你什么时候才能去听呢?! a0 h: M, B. W+ O- n7 G5 E; y0 g
1月份你不去锻炼,2月份你不去锻炼,那么到了6月份,你的日语还是这个样子,) k2 `6 c5 U1 C
那样的话,以后在日本工作时,需要你单独用日语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可能有麻烦。
9 R/ S, g) [. ]/ C& l0 M所以现在有些事情我会选择用日语和你说,完全是为了你能进步一些才这样做的。”
0 x: N( Q) ^% [  a: u# r
$ [0 g* d3 e  P# v1 K& ^R君听了我的回答,继续反驳,一脸严肃地对我说:% i! Q0 D! v# f# K
“你说的我知道,但是这次我是想用中文确认一下,以免因为日语听不懂而耽误事儿,那样就不好了。”
2 Q; u+ q0 c* q9 D听到他的话,我还是很在意,整理一下思路,继续对他说。
5 F3 i8 q4 O: z“在这里有两件事情。1 f- ~7 Z# }  r0 I! G0 I/ }# ^
第一,现在这里有中国人,所以你可以用中文进行确认,但是如果没有呢。
% n! q1 }$ g; i8 K/ ~3 i  x  m我在日本最初就职进第一家公司的时候,日语不好,里面也根本没有中国员工,0 N* I9 Q* s, @1 e! a: r
日籍上司给我布置任务,我也担心听不懂,但是怎么办,不能说‘没人确认我就不做了’,
+ ]- @! k: O8 p( M8 n我只能是努力地用简单的日语来进行确认,实在不行就在纸上写,去尽量沟通,
/ `2 V+ k. H* m就是这样练习了……(我想了一下我说多长时间才好)…… 一年之后,日语才好了一些,3 [2 e% |/ F4 _! h' T8 F
才提高了工作中的日语水平。
- W8 }: W2 h+ P你现在的条件很好,公司里有两个中国人在你身边做事,  C4 |9 ~1 r* d* y- M
有事情的时候你可以用日语也可以直接用中文,中文交流容易一些,日语交流稍微费力一些。
6 e0 \5 N3 @$ ~* g! _. `, M& g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你如果只是选择容易的事情来做,那么你就失去了做困难事情的锻炼机会。* S3 a/ J& J/ B: f) u' H
不锻炼的话,暂时来看你比较好做,但是长远来看你提高得就会慢一些。* ~6 f$ S7 M, h7 B  v8 ]
第二,我也不是什么事儿都用日语给你说来锻炼,太复杂的事儿,我也怕你听错而麻烦。
4 s' V) a7 ]* b* N我会去考虑把握一下,简单的事情,一句话的事情,我就会给你用日语说一下,让你练习一下。
0 G/ }3 Q4 J( E! y8 u如果有复杂的事情,我也会用中文去说,这些东西我也会考虑的。”' d. O4 A" P, a! |% J- Y2 \
说完我又想起来一点,我说刚才那个scan,你知不知道什么意思。R君说不知道。
+ M1 ~# D6 F5 X) g我说我只有在用日语和你说过之后,才知道你哪些单词不会,然后才可以教你。
2 l2 `$ `4 {% T4 h- A3 n8 v' ~& l( s5 v  q
R君无话可说。我为了做一个台阶,就把话题转到这个单词上。
7 ~, O* k) t# B% F- P我说你有没有记事本,可不可以记一下这个单词。他说有的。! E) O' a7 @- j4 ^2 U, @
我说,scan这个词是“扫描”的意思,就是让你把这张纸扫描成pdf文档。' Y+ y5 Z& c2 k& J5 N
这个词的日语读音是sukyan,写法是su,ki,小ya,n。我看着他在本子上写下来。
" T" t; ~# f( F英文是scan。日语英语发音一样,可以参考记忆一下。
, w  T8 N* U6 S; i这个词在今后工作肯定会用到,所以一定要记住才好。# w* c6 c1 ]9 g8 F
然后他也把话题转一下,问我这个会议记录是否还需要打字输入,# y: e8 r8 B8 i
我说不用了,扫描就可以,再打字就浪费时间了。
% j7 Z5 e: _6 k然后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 ^9 m. R9 o: C6 K  e9 \1 l  g" _8 p) |$ y  `6 \
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抛开里面的语言问题,之后我的感受是,1 x( v: q' D( t( T8 b: P
面对某些事情,有时候,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 e6 x( h( K; w
既可以用简单方式来做,也可以按略难的方式来做,
& j9 P) j7 R8 Z6 x8 |这时候,如果一味地图省事而去按照简单的路线去做,
4 s+ g+ }, Y7 ?2 {3 w0 A  S, j5 z, t: c一时来看是比较轻松愉快的,但是长远来看却并不乐观。
! D' ~0 I( O4 K6 a试试那个复杂事情,往往会使人提高。
! m5 L  A# G: d# c6 R; V这点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或许都是共通的。
# f/ x* P( E( y# H) O0 \
& F( N. f  w, r, t) l! u% [3 CChapter 20 ?" \2 n& e3 X  S! _- q
我们每个人都会为了“有更高能力”而努力,同时往往“获得能力”也是需要代价的。
1 ~5 j- `7 D1 r. F比如有的时候会想,那怕花钱花个三十五十的,来换取自己的能力提高,也是可以的。
8 [9 E) Z; {6 P2 c( c但事情往往是这样,有一些应该你去接受锻炼的机会来到你的面前,你躲开了,3 u* |4 R5 a  k5 S
之后你再想花个三十五十的来获得那个“提高能力”的机会,几乎是不可能的。- Q# Y3 H- \" D4 F; l9 n% p
因此,对于一些到来的“机会”,去挑战一下,是有必要去做的。
% ~; j/ l/ p8 n! S8 S, ^
; l. X. u. z! ~- w% B/ `4 Y: b前面说的例子,是一个有关外语方面的例子。在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事例。$ N8 ^& D" V( M
一个故事是,有时在大商场里面,需要找洗手间,或者需要找某种商品。
/ T, M+ ]8 k4 _: g7 H& `1 ~0 Q这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简单点自己去找指示牌,一种是麻烦点去找人问一下。
; E/ A1 h1 S2 o4 k; C0 H8 b, x0 [这里说一下,貌似“问路”对女性来说不太困难,对男性来说好像有些抵抗感。9 M' D, a3 R! k
总之吧,在这里暂时把“问路”算是一个有难度的麻烦的事情,: l( t9 d% H9 G( L8 L. m
有“被冷淡拒绝而导致难堪”“被模糊告知而依然困惑”的可能性。- I0 {' I% ?$ W5 J  f7 _
这时候可以选择简单点儿“自己去找”,或者选择复杂点儿“找人去问”。: h2 Z  i$ M7 L2 k+ l1 {1 }
+ z& R) w8 |, ?' r% `; D
事实上,“问路”的话,是一个锻炼“与陌生人张口交流”能力的机会。
/ N; E/ y( m. {4 z需要去考虑找什么样的人去问,怎么去表达,被拒绝时怎么办,. Y" [2 R  e- ^* ?! E( a
对方的信息怎么听,听不懂的地方怎么确认,怎么回应,怎么感谢,8 \8 W0 Z) t* E: `
谈话时用什么样的语气,谈话的时候眼睛视点落在对方脸上什么地方,等等。
/ B& Y1 Z, \" F( T5 t5 V甚至,有时候会遇到对方的说明方式很巧妙,我们见到后以后可以模仿使用,4 Y( s+ P, l" A  b* s9 ^. ]: F8 P' v$ Y
有时候也会遇到对方的说明态度很差,告诉自己以后注意不要这样。这都是学习的机会。# V" C# m* U% ~/ ^& t
以后在工作中与客户交流或者推销或者讨论的时候,都是需要这种能力的地方,
7 p1 i+ N1 Z& o' f在正式“对阵”之前,如果没有过锻炼,一下子去进行正式的“对阵”,就容易底气不足,3 m2 ?6 @1 P$ y3 A0 f& `8 _1 O( l! b
如果事先锻炼过,到了正式场合,都会有一些经验值得以加分。
2 \; X3 j, \) G" b$ {所以在这个时候,与其自己去找,莫不如就去找个人问问,张张嘴,动动脑,都是有好处的。
+ }' F, Q9 u9 u& X/ M+ z4 ]6 m(本人属于内向的类型,所以会有如上的想法,如果您认为这事根本不难,请无视之。)! c5 e" Q3 }2 I) ]
  O6 t1 p, Z, u5 {! k
另一个故事是,以前在《出差感闻5》里面写过的Section 5。" F3 {5 a" t5 l% `  f
有一次在客户那里,需要将工事的计划表对客户进行说明,- T. h, F& r- h. [9 q
开会之前,课长把计划表内容给我交代了一下,哪天,做什么事,谁来做。
# n0 `0 q! `2 O但是,正式交流会议开始时,我犹豫了一下,就没开口去说,$ ]" _3 g5 V2 }+ m7 y5 o; V2 W
课长只好自己去说,由客户那边的翻译人员来进行翻译传达。9 a* B. b" ]- J/ u! I  y- n( R( L4 T
事后课长没说什么,我自己倒是觉得浪费了一个会议发言的机会,有点可惜。/ k7 n/ [+ u/ @) q1 D
后来又有过几次客户会议,要么是对方没有翻译人员,要么是我们这边没有领导,# V* [7 F& e* v8 m% ^
使我被“赶鸭子上架”直接和客户交涉,才使我得到了锻炼,有了一点提高。7 {4 T6 ^( Q; g2 x- j. K
- `  I5 n* N6 p5 J! r2 t# x2 Q  X
最近有朋友回帖,使我有机会重读了一遍机械感受的第三部,发现里面也写过类似的内容。
. N; p2 j- f! L$ s5 V7 g当时刚进公司的韩国人K,他面临的工作任务有几个,
) u+ j7 W! X& H8 q有“修改CAD图纸”,“检查总装图尺寸及图号对应”,“用日语写年终总结”这几件事。
) n: u0 p3 ^- j. t1 ^% l+ x他只做了第一件,后两件都没有做,这也限制了他的发展。2 `& {( a4 M# Q2 S, Z- E
不过他个人的发展方向也不在机械设计这里,后来去做别的,也就无可厚非了。
, q; s! e% {# Y4 s" P如果我们在公司里做事情,也面临着类似选择的时候,就需要注意了。) K- S4 I3 h7 x$ ?* O

9 c; d/ f; [- y$ p; O4 C- f$ G现在在国内作机械的人,有一些人会对CAD等软件情有独钟,对其他内容则用心不多。7 G1 d+ t' q9 W/ J; d' ?0 A
会觉得自己“画图很漂亮”“会背很多快捷键画图快”“3D模型画得漂亮”。9 x9 E8 C' S8 V: J; r( i
但是做机械的话,包括的内容有很多,比如说:5 ^! l$ R  v3 n9 T  l+ B
“坐在桌子前面画图”,“寻找计算公式及模型进行计算”,“与同事交流或与客户交涉”,等等。4 K$ A0 V+ ?/ z* x8 Y5 d1 L- ]
其实第一项是相对容易的,但如果总愿意做第一项的事情,或许并不是好事。+ A0 f+ J( K7 n4 H

' g" ~4 i  g+ o4 {总结一下就是,“容易的路”和“困难的路”两者皆有的时候,
4 I3 k/ J) R. h我们需要用心斟酌一下,转变一下思路,去试试后者,往往会令人提高更多一些。
2 K$ y4 z0 @) v8 S8 D
9 z. a; H& G7 H0 g6 O4 _: }0 W' m two routes.JPG
4 A4 A  e6 P+ o2 g1 i5 Y* \6 F( D
5 G9 j0 [+ B! |& }; M! d1 {Chapter 33 b. h4 y1 P, O& h4 @& k, E: L! h
“接受任务阈值”,# u1 F: @( q3 q+ P/ ]' u8 y6 n
根据前面的事情,想到了这样一个概念:“接受任务阈值”。
) s/ R, o+ j. c/ W& E" b$ j5 s; g3 n# p4 T( s  R
比如说,员工个体在会社里进行工作时,会被安排各种“任务”去做。
2 B  Q' Y  P, T9 a6 g8 F有些岗位可能是每天差不多的“任务”, 较简单的事情,执行它需要的能力不是很高,) I# {, _# ~( L. @
有些岗位则可能就是每次的“任务”都不相同,尤其是搞机械设计。
$ a0 D5 E2 m9 U; h! G- e一些“任务”是较麻烦需要花时间花心思用经验用技巧,需要一定能力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 Y& ^4 `+ T4 \7 i# a
7 K+ b# k7 b5 j' d; d: ]" }
就机械设计来说,可以有如下的不同的“任务”。
  q& C6 \% r! Z+ y比如说是修改组装总图的某一部分。比如说是从组装总图中分解零件图。! Q) ?% Z) h/ _. G
比如需要设计一个铝合金组装框架。比如零件不水平需要分析问题原因。
2 F2 X' o) i/ _, f1 x1 h1 z, V比如说是一块外罩有干涉需要修改。比如说某些部位漏油需要思考对策。  P. U1 h5 Y  q3 g2 h: ?- s
比如说画CAD图纸用于制造及加工。比如说对分油器进行油量计算选型。
( X2 N. N2 X5 J7 m0 @( _5 T8 X比如说是根据负载去计算转轴直径。比如说根据飞轮尺寸计算启动时间。
1 I9 [: l( G8 _1 \7 L" j比如对外协设备的组合及干涉确认。比如对于配件购买去联系报价交期。- j8 @5 L' w4 Q& W5 F. b
比如说寻找某些油泵进行选型报价。比如说与客户去交流讨论规格式样。3 t* i5 {. q) P6 p5 A" q
比如说去现场调查问题及解决问题。比如去客户公司问题说明赔礼道歉。
# I, |! q: j0 B2 D比如说将机构原理对客户进行培训。比如说去外协厂验收某个附属装备。6 k2 x/ y% S" Y: }9 E( O
比如说制作资料来对设备进行宣传。比如说去现场进行工事指导及报告。% n. N$ C% W1 @. X! E  X
etc。# |- e7 t' S1 |7 @
(我做过的工作内容基本就这些)
* h3 i% f  H  r. `/ k# k- \
2 Y9 [# r0 b7 O% b一个员工个体,会被上司扔过来不同类型的“任务”,2 p+ K! `5 c, G1 E- x
一方面,员工个体会对自己的“接受任务阈值”有一定的估计值,
, b7 @$ s" G6 Y  b1 n" s. z一方面,公司会对员工的“接受任务阈值”有一个希望值。
5 t6 J  o7 x- N% @+ A& Y6 @0 a
" _: K0 l- k; g& c0 Q5 c; _  _0 z, W0 M- R. ]) |
range12.JPG ' {5 [6 i1 D6 z& v
2 C4 }7 ?- H& ^7 A
员工在接受“任务”时,一般会有自己的判断,来做什么样的事情,怎样去做,做到什么地步。
( R9 f3 L" y+ P# `+ J3 ]2 T有一种类型的思考方式是,认为自己的“接受任务阈值”较低,从而决定对于某些“任务”不去接受。( }* R3 M+ E  z) U$ i! W6 e
有时会觉得自己能力有限,不去接受某些任务,
& |- ]/ i8 _" A) R, V有时会觉得自己待遇有限,不去接受某些任务,( G7 {/ i" p* w2 e! l
有时会觉得自己不愿麻烦,不去接受某些任务,
; u% ?0 X( g: l. N: P, A7 N" |有时会觉得担心失败跌份,不去接受某些任务。
& Q" h, Y9 ?) A3 O: G那么能做的事情就少一些,超出范围的“任务”不愿去做。+ ~6 x( j3 t: E5 W+ \; U7 L& ^
/ V' f7 t) K* G# y5 x, S4 x
另一种类型的思考方式是,把自己的“接受任务阈值”设定得略高一些,
$ \' W: x* U5 ]+ N2 I$ x4 r像个傻瓜一样,不管肥瘦简繁,把被安排的“任务”接受过来,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 b1 n: @, V/ b) V6 E7 }* M1 y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会有失败和背黑锅的概率,但是都是长经验值的事情。  w& ]: a9 F$ ^" B$ H8 n& S
7 N" y6 Y9 ^$ x! V  q
一般来说,上司期望的框框是比较大的。) C8 l/ ?, i- k  l! W
而员工的个人感觉是不同的,“员工的成长差异”也就在于这里。
$ [8 q: r/ ^) A' X尤其是进入社会初期,出于自己的思维局限,往往会有一种倾向,
8 x' C( t9 R2 B) V; s去做一些简单的事,躲开一些复杂的事,那么成长就会慢。
7 K, w& E' n" w# I! T; A: c0 |/ e就像打游戏一样,如果不去打怪升级加星加枪加火力加装备,那么到了关底打boss时就会麻烦。3 {  b: A7 X  _7 w
所以尝试推荐的一种思路是,可简可繁的时候,视情况选择有点难度的有益的事做做或许更好。
# v% a8 r& Z6 r$ G6 @' u" }& w2 J  {8 V# \/ {
然后就是,有的想法会认为“做复杂的事然后会失败然后会丢面子丢工作”,并因此而否定上面的话。
) S4 a$ j% z- t: o对一个陈述进行不合适的引申或者用极端的例子来否定之,并且完全不去接受不去认真思考,
/ T& }; Y, p7 c. m6 B9 P这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思维习惯。
4 y9 P  \; t# O; F- y. @& ?“做复杂的事”然后失败的概率,算作一半。失败后被嘲笑“丢面子”的概率又是一半。
& {+ f4 ~; J1 w$ o6 O1 O然后导致“丢工作降职位”的概率,又是十分之一。  v% }5 N+ a' T' b/ \
如果因此而去躲避麻烦的事情,那么人生也在躲避中度过了,或许有“因噎废食”的感觉。1 w+ X' T& x3 F0 t) [- t- Q
话说所谓“成长”都是需要付出一点代价的,稍微噎几下,其实是可以忍受的。4 R( h% P5 g- ~& ~
( |9 u$ X% A2 b+ B
还有一种想法是“把各种任务都揽到自己这里那么根本没时间做完”,并因此而否定上面的话。
% R' b# E! Z) ~% k! g+ C! d% E- ]# S这其实是一个平衡的问题,就是在“接事情”与“自己工作时间有限”之间取一个平衡点。, [' d$ J( X8 L7 ^. g
“什么活都接以至于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做”和“什么活都不接减轻自己的负担”,
, a" D: N$ I- J/ E这是两个极端,我们要做的是在他们的间隔里,寻找一个平衡点。
8 V+ U9 `9 W# E( O( Z) x用一个极端来否定另外一个极端,这样的思维方式将会是很多话都进行不下去,
; S' c' F: j* m# O*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时需要的是找一个可以接受的平衡。
0 R! t5 D( W1 u
; N) Q9 O8 j# f) }$ w5 V7 sChapter 45 Z, n/ _0 {' c1 e7 \& h
写到上面内容时想起来一个“传送带设计”的过程。
* b; d0 _" U6 R, X& X% u$ \写下来之后,感觉也不是特别切题。但是有一点点参考意义,所以也放在这里。
. w) ~: r2 J4 X
$ d- R/ E& Q) Z  Y( o% `被分配任务:传送带设计
) |4 D& S1 n* |8 bà没做过  àEnd
4 I" A# m/ R' q3 ~+ f% Hà试试去做
# j  O- |  M7 K0 z2 b" X' q; F   ┖à找人问方法&网上找资料) z5 C+ U* k, X1 T" |
       ┖à没人给具体的解释,找不到确切的资料àEnd
+ Q. D2 j% n: ]; j9 r: I( h: V       ┖à利用片断的资料来切入
' W2 @. d; G2 D. }* h- U% ^           ┖à电机功率需要确定,转轴需要设计,链条形式和链轮需要确定。$ [2 y& O: N/ Y* D8 T
               ┖à手边没有直接资料5 C/ \) o: d. E5 T, }( z
                   ┖à参考以前的传送带的电机,转轴,链条间距,链轮大小àNG* |/ p- q1 O8 Y& J/ j1 B7 M4 @
                   ┖à分别寻找相关的信息,进行计算。
, y( _! Q# ]2 K; ~, D# S' e                       ┖à画总图及零件图,结束。àNG
8 r. x* T7 L+ P0 F) Q* A. S                           ┖à想像一下现实情况,有没有其他需要考虑的因素。* B# E1 \4 z, B9 ?
                               ┖à对润滑油配管,脚部支架,安装顺序进行考虑。' T/ ?- P4 G7 I: ~% \8 O: c
    ┖à外协厂说选定的电机没货,提出代用电机,问是否可以。
/ e6 ]' l# ^7 x% |8 n9 r1 ?* T( A" \( t        ┖à电机尾部附近有干涉,回复外协厂,尾部稍微长一点的话没问题。àNG
$ @  j. Z/ \$ Q* A& D; S        ┖à电机尾部附近有干涉,回复外协厂,尾部长200mm以内没问题。4 n; j5 u( O0 ?. b% `
          ┖à安装,结束。NG( b) n# F. C) [" F
              ┖à一段时期后询问客户,听取反馈意见。
7 u) ~! v, y0 ~# A" J3 V                  ┖à总结资料,包括图纸和计算书,考虑改善方案。àGOOD" a: }  ^. P& T9 g7 z2 S

; }/ ^+ m6 S1 L6 C9 O顺便在这里吐槽一下,中文输入法输入箭头符号很麻烦,也难看。0 Z# k. V* v7 L9 y
用--〉输入之后出来的是à  。箭头部的斜线也长,不够美观。
+ c, j* \4 l( A) C2 F- n在日语输入法里,只要输入“右”的日语读音,
& W# g/ {% ~# _9 q; k% J( y下面的备选项里面就会有右方向的箭头“→ ⇒”,非常方便。
1 d8 S, i. x% m2 R5 T& ^: E% ?再如,※(米)、~(波)、◎(丸)、◆(四角)、①(一)、φ(fai)。
* J) ?! r3 s. [这些特殊字符,在写邮件或者写报告时都很常用,7 U9 i5 M  M" r( p7 P' ^5 Q
在使用日文输入法打字的时候,可以用括号里字的日语读音直接输入,非常方便。
& F9 m9 y( k$ }但是在用中文输入法打字时,却需要手离开键盘,去点鼠标,去到处寻找。
% V0 ~5 ^7 ]! ]2 I% x- X4 W希望以后的中文输入法可以添加这一功能,以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 n6 r. `. \0 l4 Q' v7 W另外,微软拼音中文输入法里没有收录“试试”这个词。有点在意。" [  p5 v! I, T# j( [$ M
+ s8 {. [; Y$ v& r
# T( v  J/ q$ j$ A& h
以上。谢谢各位阅读。感谢老鹰,感谢cmiw。
9 s) n: G( ?; B! k# r/ r1 q6 @3 ]欢迎各位朋友回帖交流,吐槽请轻拍,谢谢。
9 h+ s) \0 }5 F/ w# \& ABy子子& {. A- }# [, d5 r: C
8 I% U: V/ m6 e6 O* L9 g5 V
1 S5 _. ^; H0 `0 q5 L5 g1 }1 s- a

评分

参与人数 14威望 +113 收起 理由
戏谑道出 + 1
HIWIN晶辉机电 + 1
LIAOYAO + 1 分享
无品老罗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tigerguo1975 + 1 谢谢分享
orc_roll + 1
东海fyh126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昏鸦1228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元亨利贞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上海狐飞 + 1
害怕伏枥 + 1
xlf63 + 1
老鹰 + 100
zerowing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很到位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日差距就在这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2:5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虾说的很到位,拜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3:56: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差距越来越大,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3:5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所列举的几种情况俺都深有同感!上述几种毛病俺也时常犯。就像有时老大想给你创造个机会在高层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时候,经常会习惯性地后退。还有俺以前就是那种什么活都接的傻鸟,不过现在也学乖了,谁都可以做的俺就尽量不做了。BTW,大侠可以试一下搜狗输入法呀,输入符号貌似还是比较方便的。哦,对了,大侠用的是不是公司电脑,不能随便安装软件呀?

点评

谢谢您的认真回帖。你说的对,谁都能做的活儿,一般就不接或者少接为好。下次试试你说的输入法。  发表于 2015-3-14 23:38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5:24: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似小问题,实际反映的深层次东西值得细细品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5:5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机械设计要放到产品里面看,你从事的产品是机械主导的,我从事的产品是通讯产品,硬件主导。  I8 o' [9 @% A" m0 J
2 E  b4 P0 t: H
很多时候跨行业去多做一些事反而会不好,譬如试制,譬如供应商资源池等,就需要专业的CEG、TQC、buyer去定6 n" G, y2 I! I& n
2 d4 m3 p' t7 ?: a& n
机械的,做好项目组内的沟通,控制好结构件交付,做好设计,试装问题优化,costdown,机械相关的量产评估成熟度评估,技术支持和问题处理及优化就OK。& U2 Z7 R- s1 y1 h) c

% `  V/ |5 M$ `. X设计要符合规范标准,工作流程更要按公司规范标准来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20 收起 理由
老鹰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6:3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一语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8 17: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我有去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5 17:44 , Processed in 0.07431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