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162|回复: 7

压铸机行业的技术装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3 19: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图,上下两个叠加阀组,先说下面的,下面的就是一个两位四通电液阀,在阀座和先导电磁阀间装了个叠加节流阀。这个两位四通电液阀是外控式,换向油从X孔引来,此油推启主阀芯一端,主阀芯另一端搞了个背压,就是图上的小储能器。实际上这个电液阀起顺序阀的功能,就是推启油要达到一定压力,阀芯才换向。它为什么不直接装个顺序阀上去,因为顺序阀是两通阀,而电液阀是四通阀,四通阀就可以控制插装阀,做插装阀的先导阀,要控制插装阀,得三通才行吧,一通通插装阀芯后腔,一通通压力油,一通通油箱。
& F) v' J9 n  t, L2 g
" c" a5 S" B- \9 \$ U2 B所以它相当于顺序阀,顺序阀芯一端的背压是弹簧,另一端是细顶杆,但图上为了装逼,就弄了个小储能器做为电液阀芯一端的背压,得确好看,似模似样的,标志着讲究,技术,就是它妈五年内,这个小皮皮储能器,鲜有不漏油的,且油路复杂维修不便。 而且皮皮储能器虽小,也是储能器呀,就得有储能器附属阀,上面这组全是这个小储能器的附属阀:计有叠加单向阀负责和系统单向连接,以防在系统卸荷时小储能器也跟着卸,叠加减压阀负责调储能器压力,节止阀负责放小储能器的油(拆卸用),还有表,整出这么一堆东西,只为装逼。6 m1 D" {* T0 R3 k

/ w9 e$ c2 \& |8 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3 19: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在小吨位上,他又不用小储能器做背压了,而是电液阀与电磁阀间,叠加了个叠加顺序阀,X孔油想推启电液阀主阀芯,先得推开这个叠加顺序阀才行。 要是我设计,叠加顺序阀我都不要,我把电液阀一端阀盖拆下来,打个孔,镶个细顶杆进去,把电液阀变成两位四通顺序阀。
; L3 R' x6 k. `9 j5 [- \. [( P. u4 E
说明他狗日懂,但有意在大吨位上搞复杂,装逼,增加故障,蒙土客户。直到这几年,有些厂家才把大型机的这块也改成这样,扔掉了小储能器及其附属叠加阀。
* j3 u8 N3 {; r
' o+ S  u1 t2 o! 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09:3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了这么多,在先生看,已经非常详尽和清楚了。但在受教者,如我这样的愚鲁者,只是头昏脑涨,不明所以。
2 f' J) l: a9 y; m6 X6 g画张油路图出来就这么难吗?
) }3 z: O. D" |是先生不屑还是有意?

点评

实际上我的表达能力,在机械行业,不是最强,也是一流了,细看应能看懂,要么就是技术不行所以看不懂。文字表达这种方式也是有未尽之处,不易理解。  发表于 2015-3-4 18: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9: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5-3-4 09:35 0 I( e( M& s; x( z/ {
说了这么多,在先生看,已经非常详尽和清楚了。但在受教者,如我这样的愚鲁者,只是头昏脑涨,不明所以。" f- T* g+ F+ j7 t+ w  R8 {: {
...

" P* S/ |2 _7 |6 a$ d% q主缸屁股有个增压缸,增压缸是储能器驱的。什么时候开启增压储能器,需主缸活塞打到头时才行,打到头时,主缸内油压会急升,就用这股急升的油压打开增压储能器的插装阀,开始增压。增压储能器插装阀的先导阀是个两位四通电液阀,此阀主阀芯一端接主缸,另一端搞个小储能器背压。如图,此两位四通电液阀的先导电磁阀是单画的,该电磁阀换向,就引主缸油去推启主阀芯,进而打开插装阀,进而启动增压缸。图右边是主阀芯(增压启动阀)的背压储能器,有一串附属阀,一楼已说明了。( |6 N) N0 l  X* s- s. Z# d$ M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9:5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5-3-4 09:35 1 D0 u1 }: c+ G6 R) [) u% r
说了这么多,在先生看,已经非常详尽和清楚了。但在受教者,如我这样的愚鲁者,只是头昏脑涨,不明所以。
3 L. J; G; w( ]0 _5 g ...
) r9 X9 z. x6 ^) |! }" w2 s
但是小机型简单,拿掉了背压储能器,而是加了个叠加顺序阀,主缸油达到此阀设计压力才能通过去推启增压启动阀。就是搞点背压,防止主缸还没打到头呢提前增压。注意先导电磁阀的机能,是个两位阀,一端机能是Y形。AB孔分别接增压启动阀芯两端,把两端都接油箱,不然象现在这个状态,弹簧推增压启动阀芯向左复位,但阀芯左端如不通油箱,有气压,弹簧推不动。右端同理,右端不通油箱右端会被拉成真空,阀芯也动不了,另外阀芯渗油如满了左右端,阀芯更动不了。8 |/ O5 @4 b0 f) K

) \$ g  E$ H& v) ^4 y4 \( J细顶杆推启的顺序阀,阀芯靠顶杆的那端也要接油箱,同理。2 |; U. p' }! l3 f$ d& P

" p& S. h2 S2 q说一下,以上两图即所谓压力启动增压,和浮动活塞双回路并称现代压射系统的三个特点(由于浮动活塞烂,现在好多厂改单向阀结构了,压力启动也有改成行程启动的,即主缸还在行进中没打到头呢就开启增压),这是德国人当年设计的烂结构,复杂。另有种单回路是我主张的,比这简单得多,单回路结构不使用浮动活塞,也没压力启动这套东西,而是在增压缸前缸装个顺序阀,主缸压力直接启动增压活塞。它这是主缸压力先启动增压启动阀,再由增压启动阀启动增压插装阀,再启动增压储能器——什么玩意,单回路没这套阀,就是直接启动增压活塞了,背压阀改装在增压缸前腔。; n! A" s( L& c, `0 u  L

+ W, z$ Z' P% }& x# n  r* `! a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4 20: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压铸机液压了解很少,谢谢详尽介绍。* C! W* n+ j+ Y
当仔细阅读。
& s% l5 B& {5 T' F

点评

主缸下我画了个单向阀,增压启动油从单向阀前边引,什么意思?因为一增压,主缸压强干30MP,如果把这股油引出来,阀怎么受得了?  发表于 2015-3-4 20: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20: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5-3-4 20:03 6 X+ p5 F9 i7 W" B5 _- u
压铸机液压了解很少,谢谢详尽介绍。
/ r  b9 [  {1 l! T$ c; A5 A6 T# h当仔细阅读。
& i" |3 A) n4 Q+ a$ w8 O
本质无非就是搞点背压,保证主缸打到头,主缸内升压时再增压。这个背压也可以搞到增压缸前腔去,如图,装了个单向顺序阀。顺序阀上之所以还附属了个单向阀,就是主缸回程油,同时也推增压缸后退。实际上每回主缸都会回程到位,主缸活塞也可以机械推增压活塞杆回程,但增压缸前腔会被拉成真空,所以增压缸前腔也要进点油。2 w' q% ]6 b) v4 x3 `" d, E
; l- v/ d  s- J' T% W
这个序阀顺还有个作用,调增压力,顺序阀压力调大增压力就小,因为背压大了么,调节幅度大,上图的背压方式没调增压力的功能。这是增压启动方式的简化。另有回路的简化,就是主缸和增压缸共用一股油,增压活塞杆中空,内有内置单向阀(自制),储能器油推开内置单向阀,去推主缸活塞,主活塞打到头,产生两个变化,一是油会静止,内置单向阀会关闭(否则一增压,主缸油会往储能器反蹿,建不起增压力),二是主缸压力急增,于是增压活塞克服背压阀压力,开始增压。这种内置单向阀的增压活塞你应该知道,说起来还是油压机行业常用的。
0 j5 m, ?6 y$ J+ A2 b: a8 V) F( @' ^) u" L
所以这是单回路,主缸和增压缸共用一股油,共用一个插装阀,油路大为简化。看是否是单回路,看有几个插装阀(及其外部手轮),一个插装阀驱两缸就是单回路。而不是看有几个储能器,单回路肯定共用一个储能器,但双回路也可以是一个储能器,然后有两个插装阀,分别驱主缸和增压缸。
2 n9 z, p# e% q7 e- W$ a( Z1 W6 g8 J! |( q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2-10 16:3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学习了!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5 13:56 , Processed in 0.07419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