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225|回复: 1

8项将有可能改变可穿戴产品的创新技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11 15: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 `+ B3 W  D9 w. l: g  Y/ i; C6 V+ p8 Z8 X7 U6 Q
未来的可穿戴产品将为新型的材料、传感器和设备所定义。可穿戴技术将会突飞猛进,即将出现的一系列未来技术将使得当前的智能手表像那些老到掉牙的旧式手机那么过时。
4 Y( J4 M+ m, O; p5 R 8 E, [; t9 [- f$ \6 c, V% W6 F

5 G& E! }6 Z/ n: `) O1 b未来一年,未来五年,乃至未来十年,将会出现让可穿戴产品改头换面的创新技术。这一进程看起来会像是对智能手机的重新改造,只不过它们将会变得更小,变成在手腕上使用。: |! e- {6 ]! K$ }0 I4 p# h# h
% Y# ^7 s! Z. t8 H: E2 u4 D

  u, `2 R) ~1 Q( M
# Q+ [/ ^% Q! D; S不管是在大学实验室,还是在现代工作室和卧室,科学家、发明者和设计师们都在埋头钻研,他们的工作成果将决定未来的可穿戴产品。以下是他们在研究的部分创新技术:
5 C) L# |/ w' ^) L! W/ R7 m# ?' J$ x0 X# {' U

* n! D5 q* s* o9 X
  l/ |* O$ Y; c' H( j1.织物电路板. s  y9 U/ B9 h! d! s
0 \& N% M4 x: Y6 U- |( e8 W7 W

" a, _& q" V8 T& G  _0 p
0 T9 h8 @+ m; X. E+ G& a) D+ i: H+ Z; w
7 J! m2 c$ h: T
智能衣服有望塑造可穿戴技术的未来,现在就已经有各种相关产品,从可根据穿戴者移动强度自动变形的仿生胸罩,到可反射体热让用户保持暖和的纳米线衣服。问题在于,这种智能衣服很多都还不能通过一般强度的清洗干燥测试。
  L; {: s  x: i. i% X, W  c
, U, Q8 b% ~4 y4 g
- J  [, v9 r! U  yXiao Ming Tao和她在香港纺织及制衣研究所的团队做出了一种由预拉伸的弹性纱和聚氨酯涂膜铜纤维做成的织物,它是利用计算化的缝编机做成的。1 p( C4 @3 I2 d' J- E1 `& C
3 J4 u" J; `8 W
  d6 D# q0 N0 i& n5 a

, n' T! r, ^$ q" N6 C带有电流的“织物电路板”结构可加入微芯片。在研究人员的测试中,智能织物原型在普通的洗衣机中可经受30次清洗。
" E( W- Y4 \: y  B3 V  v: C: {) \; _9 M! _) l/ q+ q
) e5 d6 S1 g  a7 ?* W8 s

$ |& m7 o% B9 ^( S: f2.追踪肢体的深度传感器
" [' N/ J2 N0 X
; u: a4 k$ ~4 z* [3 X. M1 Z: K
8 J) O2 y+ t3 O& o9 m3 f8 e
4 U/ T5 i9 n9 g) E) W  H4 ^$ ]0 ~) P
+ B) Q7 S& [3 C3 H) z" b
业内人士认为,Oculus收购Nimble VR公司是为了获得Nimble Sense令人难以置信的手部追踪技术,Nimble Sense属于Leap Motion-式的深度传感摄像头。该设备利用强大的激光捕捉详细的3D点云,对于前方事物有110度的视角。这让Nimble Sense能够进行低延时的手部追踪,意味着我们在戴着Oculus Rift消费版虚拟现实头盔的时候能够用双手跟虚拟现实环境进行交互。 8 U# @/ d5 n  c( q

/ ?. @* b1 v& t# b! ~) T: _$ V% d/ j8 H7 K
在被Oculus收购后,Nimble VR取消了它的Kickstarter项目。在此之前,该公司称它收到过不少未来发展计划方面的建议,包括脚步追踪和扩增实境。而Nimble自己的目标是,打造更长里程的红外线摄像头,以及1.5米长而非70厘米的激光技术。现在,并入到Oculus后,Nimble由麻省理工学院、卡内基梅隆大学和伯克利大学的计算机图形专家组成的团队将能够跟Oculus创始人帕尔默·拉基(Palmer Luckey)共同讨论未来的功能发展重点。
) j. n5 B: b% p# H8 m' o" Y; p- J6 Z, ?' n3 h5 H& Q4 ?
' y2 C5 Y; H6 v* w

7 x8 S2 b- y% g' G) K3.超灵敏的纳米传感器
) t4 q: Q/ F  Z2 y" V% ~+ v
. B0 S, J  X9 h8 t1 A  Y- _# \
# N# [' r% }4 b( w" x/ @1 O! j& s2 G& K$ j7 J& Z: p1 N

/ g1 |. U" ~: |' {+ X! \1 S
/ w' f5 M1 R5 g. ]7 Z- ~要是可穿戴设备能够跟踪雄性蜘蛛的腹部跟叶子摩擦时的震动,那会是巨大的进展。韩国研究人员设计出了微型的机械发动机,它们的设计原理基于雌性蜘蛛脚上能够感应那些震动琴形器官。它们有着很大的潜力。韩国首尔国立大学的科学家在科学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那种纳米传感器。 & x& R6 b/ y$ d0 [) C+ Y; j
9 Z8 H. ^: C3 I# h3 n# t
$ P4 E: P$ Q) D' P: X
可利用这种耐用柔性技术的超灵敏可穿戴设备包括: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腕戴心率传感器,以及可检测语言障碍者的喉咙运动,让他们能够说话的设备。. q# F, x( a4 K$ i  z

2 |- T* q+ p( k- `8 [4 F1 P2 G
8 f9 z, X  S8 a1 \5 D5 I2 O( K( ~$ Q9 v
5 J+ O. ^7 i; j0 E4.石墨烯' e2 |/ O" S2 K/ A
' t( P$ a/ {. G5 c
* `4 d9 y& m7 N3 B2 S

: W6 O: V* F8 l% q2 f; a& `. ~
- b, V  ?; U; {) s  ]+ F  k  m8 A. s) j9 ^) S& u
这种神奇的(纳米)材料由单层排列成六角形的碳原子制成,它是研究显示屏、电池甚至是仿生植入器的研究人员的首选材料。它很柔软,透明,比钢铁坚硬,且比硅更导电。今年早些时候,三星举办大型活动展示了其先进技术研究所的进展,声称能够制造大量可导电的石墨烯。 0 W* ~  W" R& M* S
) Y6 r7 o( `0 o. u. _6 E1 R

2 u7 F4 A3 l- q最近,Plastic Logic公司和剑桥大学开发出了首款基于石墨烯的柔性显示屏,它看起来跟电子阅读器的显示屏有些相似。2015年,研究人员的目标是利用目前的研究发现生产出全彩色OLED柔性石墨烯显示屏。
3 }; d8 t$ q, \3 N6 [6 z' z& _* p* k* |4 L+ ~( l- f& H

, ?0 n0 f. [9 D
! S0 [% {0 z  B/ P. M& @5.带来长续航时间的电路板1 `8 s3 P" K8 I
4 z' Z8 u. I* M# I& p
2 a% |, j) Z+ j" ]0 ~

- Q( l$ l: T# m9 z3 B; J8 ?- s% P- S, N3 d# j

2 n! o8 Y, r$ ^3 P' Z. g当前的可穿戴产品的电池续航时间不尽相同,长的长达6个月,而短的则只有1天。正因为此,英特尔在为物联网和可穿戴设备研发一种体积较小的新型Edison电路板。该技术还没有正式的名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类设备将会有一个不断进行收听和感应的超低功耗模拟组件。这实际上会让芯片处于“睡眠”状态,因而空闲状态时不会浪费电量。 ' D% D' e0 M% j# E! z8 s

$ ~" ^+ W2 g3 M6 o  ]
2 A! }) D! F0 M' T$ K! i这是处理电池续航问题的一个新角度,没有盲目地在模拟设备和数字设备之间进行选择。预计我们最快会在2015年下半年看到相关成品。在明年1月的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英特尔应该也会进一步透露它未来的可穿戴技术组件开发计划。4 ?, v! s) T: S2 c: R) Z  j! J5 m
6 E3 |3 f7 q" F( _

2 w3 Z( K  W: c# h: K8 P" j
3 {2 t! q; ?0 Z5 g0 k6 Q8 R6.柔性显示屏; X/ }/ g) G0 m4 l& c9 j
$ L& |: K8 {( c

$ H  `. r* S  y" k4 i1 l7 [) U6 \! t. n' m& Q
. `9 S4 a) r3 V2 ]4 }5 I
* v1 r; d* ]1 t% f, o6 }" a4 i* ]* @' c
即便尺寸变得越来越大,显示屏依然是智能手机上的制约因素,毕竟是硬件设备上最大的一个部件,在用户体验上扮演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手机显示屏也是智能手机厂商征战软件沙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 b9 n  K, o8 z1 k
0 d1 M& y' q$ B% T) ?$ O3 o
/ e8 _1 c* J$ k  @4 `; `# U + J7 H8 m. e6 X6 n( L
* h1 k& A3 {1 Z# H- a, e4 u0 J
相较于智能手机而言,显示屏之于智能穿戴设备的作用则更显重要,显示屏尺寸和柔性是产品的重要限制因素,毕竟智能腕表和健康手环的显示屏都太小了,而人的身体则不是一个木头桩,每个人都有特定的身形,有的凹凸有致、有的圆润丰满,而有的则棱角分明。穿衣戴帽则是一回事,而对于内置芯片疙瘩的智能穿戴设备而言则,要想迎合每个人的身体则挑战十足。( b' q* m0 c3 M

% ^3 ?' D8 H2 @
) i. g- \0 @& E3 n! a+ F
/ X" L1 ~. y6 c6 e
4 k* A- w( }# B; A4 q$ j智能手机厂商一致认为并坚信柔性显示屏技术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彻底革新手机领域,而对智能穿戴设备而言也存在同样的判断。人的体型差别巨大,想制造出一款迎合所有人身材的平台设备,其难度可想而知。当前市面上绝大部分智能穿戴设备远未达到上述目标,柔性显示屏技术或许能解决这个难题!7 o& F6 d5 Z* a  X
# n2 g& ?& X# L$ y- x) i/ d

, R1 `$ @, |1 f- ~( `; D$ O' t- i8 j0 N* @& q4 g
7.柔性电池
6 T1 k# f7 g% U0 ~# N( o, \( c) V$ c: c: f4 N
$ r' Y4 ^2 B" i6 Q2 F
8 k! D* p  X( E

$ G. D1 ?; E# W4 m8 U
/ q4 V) n7 h) z, X& W% |同柔性显示屏一样,柔性电池同样也是让智能穿戴设备更为贴身舒适的利器。柔性电池技术的发展能让厂商更为轻易地定制智能穿戴设备的外观,韩国消费电子巨头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尝试。* {# Z+ Q' w8 `
8 E' q- M3 |7 {9 Z( D5 E
) M/ E: e' R3 v7 w$ E( `, y' ^

$ f! S( I" y2 C* {  V+ R% ?6 K' t; B
除了电池的尺寸和形状之外,续航能力也是一个大难题。每当智能设备新增其他新特性,电池的续航能力将会经受新的考验。就拿能跟踪人体运动和睡眠状态的智能腕带产品而言,一次充电究竟能带来的电池续航时间还是太有限。
! E8 i% m$ T: K8 A2 O) {4 C1 G) c5 J  X7 G; U

3 ^4 p9 ~) x3 B( B+ {. ~4 j , G" x( r6 I$ G$ L  T( R9 ]- p2 X
' f: g; S; w3 `3 g9 B; I4 @
也许厂商们都忽略了免充电太阳能技术的应用。毕竟不像智能手机那样总是被放在口袋或者被保护套所覆盖,穿戴在人体上的设备总是会有充足的时间见到阳光,而柔性的太阳能充电器也已成型。! `, `) Q! D: l+ ~. d/ \; h0 C

; M" ^+ E: P* y  ?/ K+ g) @: d7 W3 K1 m- O# x- u

/ m* Y8 W  X) P# t3 @
4 V" R5 ]4 L  S# ?) I, u+ x此外另一种可能的方案就是利用人体机械运动所产生的的能量来为穿戴设备供电,虽说基于人体热量的自充电方案也是一种选择,但是考虑到这种设备需要持久贴合在人体皮肤上,所以在舒适感上会大打折扣。
1 t$ z8 ]: b& g' `( ^1 Y1 ]5 e+ d; `. R; U" y* _, Z- T! o4 s
, g3 l' N) u6 f

0 S9 ~# t5 i6 p7 @/ W/ y" A  }8.3D打印2 y7 w+ w' q7 u
& \& ^- h/ D9 g

$ }) d* M8 z& I- ?* @9 P; d4 c
/ d6 W6 r' l0 {0 I/ x* j: j3D打印技术正在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大家对此并不陌生,除了能制造高度定制化的义体之外,为何不将 3D 打印技术应用到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呢?大家都有看到过基于注塑工艺的耳塞,如果这种高端耳塞能通过 3D 打印的话,制造成本将会急剧下降。未来的智能穿戴产品离普通用户并不遥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2-11 20:5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还以为穿了衣服别人就看不见我的那种。即使有了,我也不敢穿。哪天喝多了忘了穿衣服了,那就麻烦了。
$ p: _# r& ^3 }# a5 H, N
8 P6 m" `1 ^6 }! B: i8 g% y- w估计过几十年,人都不要自己的躯体了全剁掉了,全换成机械的胳膊腿儿了,就留脑浆了。
' ?. ^6 |1 y1 \% n* }; J. X) Q$ E* ?% N* O
那时,这些衣服也就卖不动了。

点评

大侠说的好幽默  发表于 2015-7-31 11: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2 21:49 , Processed in 0.06344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