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5-1-24 0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代设计语言的比较* T8 F0 K: w, g! N% y
· 第一代:手工二维图。按照画法几何原理用标准化的手绘二维图表达三维实体的定义方法,定义有可能存在歧义。绘制和解读均需专门训练,要求工程人员具有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这需要一定的天赋)。图纸的再利用能力几乎没有。定义的质量完全依赖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
2 g5 Z& e- M5 w% E9 y P% t· 第二代:计算机辅助绘图。包括二维和三维数模,其中二维数模仅仅是手工二维图的计算机化,三维数模极大的改善了设计意图的解读效率,但仍然未解决定义不规范、单源数据问题,解读人员仍然需要参考多个技术文件方能完全解读。仍然完全依赖人工解读。模型有一定的再利用能力。定义的质量严重依赖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8 V# ?5 L: r' T' P' q% k
· 第三代:MBD。基于特征的标准化定义。可方便的被计算机和人员解读,使数字化设计/制造一体化成为可能。单源数据,文档驱动。解读人员仅需一个文档便能获得全部的技术信息。模型的再利用能力强。定义的质量比较依赖设计人员的个人能力。") ~% A, u$ ~0 K$ M8 ?1 C6 ~
N. _: d2 v ^$ u7 ]4 @, `1 O j
个人看法:定义的质量将会从对人为的因素的依赖渐渐转移到电脑的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