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026|回复: 19

特斯拉在华销售遇瓶颈——马斯克呼唤中国合伙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 13: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近日举行的北美底特律车展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透露,2014年第四季度,特斯拉电动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未达预期。马斯克将原因主要归结于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充电认知存在局限,因此特斯拉将加快在充电设施方面的布局。

有观点指出,充电桩推广问题并非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所独有,特斯拉更关键的问题在于,定位较为小众化以及产品线单一,很难持续保持市场热度。同时,随着奥迪、宝马等豪华车品牌相继推出电动车产品,消费者的选择更趋多元化,对于特斯拉的关注度有所降低,影响了其销量的快速提升。
难解“小众化”
根据特斯拉去年初的预期,2014年销量有望翻番达到4.6万~4.8万辆,中国市场有望达到1.4万~1.7万辆,占全球销量的30%左右。
事与愿违。数据显示,2014年前10月特斯拉出口中国约4000辆,但上牌量仅为1600辆,无法完成销量目标已成定局。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最主要的挑战在于,如何持续保持消费者对它的热度。”汽车行业分析师田永秋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早在一年前,特斯拉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由于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新鲜感,让这家电动车企业迅速成为市场热捧的对象。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市场热度渐退。河北车主赖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在不久前重新购买了一辆跑车,打算出售购买不到3个月的特斯拉ModelS,“特斯拉提速很快,噪音也小,不过不能跑长途。”
在华南、华东等地区,也有一些消费者在使用不足3000公里后,便选择转卖特斯拉电动车。
“随着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时间不断拉长,它的神秘感开始下降,用户关注的重点逐步回归到产品本身,考虑这款车是否值得购买。”田永秋指出,特斯拉目前产品最低价在65万元左右,这一价位可以购买的豪华车产品很多,加上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充电设施、技术成熟度上仍不够成熟,因此很难摆脱小众化定位,进入主流消费人群的购买清单。
同时,其他品牌推出越来越多的新产品,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目前,在特斯拉最为关注的中国市场,宝马已推出i3、i8等产品,两款车的售价区间从45万到200万元,比特斯拉的价格区间覆盖更广。此外,奥迪、沃尔沃等豪华车品牌也表示将要推出新能源产品。
再提中国建厂
作为一个新品牌,特斯拉需要推出更多车型来进一步丰富产品线,维持市场热度,不过新车研发也意味着庞大的支出。特斯拉目前年销量仅有3.3万辆,成本摊销能力较低,车价的居高不下又使得目标消费人群很难大众化。
据媒体报道,在2014年的北京“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特斯拉中国区公共事务总经理陶琳透露,根据测算,依靠传统的自动流水线加人力,每一辆特斯拉ModelS的制造成本超过20万美元,远远超过了该车目前在中国市场的售价。

特斯拉不断增加的研发和财务成本也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特斯拉公布的财报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公司净亏损7470万美元,较上一年同期3850万美元的净亏损持续扩大。
虽然马斯克曾表示,如果没有新车研发投入,特斯拉早已实现盈利。不过,停止研发并非企业长远发展之道。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方式在于扩大规模,同时用更多新产品吸引更多消费者。
据路透社报道,马斯克在近日宣布了将大幅提高产量的计划,到2025年,特斯拉电动汽车年产量可以提高到百万辆,而在2014年,特斯拉产量不到4万辆。
在特斯拉庞大的产量计划中,中国市场将成为其重要的分担者。作为全球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14年,在多项利好政策助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驶入了高速发展轨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5万辆,同比增长324%。
马斯克去年4月到访中国,中国市场对于特斯拉的热烈反应,让他印象深刻。他认为中国市场将会取代美国,成为特斯拉的最大市场。因此,他在近日重申了在中国的建厂计划。
特斯拉中国相关人士回应称,“未来何时考虑在中国建厂,取决于特斯拉在中国的销售是否达到一定规模,以及产品运输成本和时间成本是否超出合理范围。”
不过,马斯克的表态仍然引来了业界的诸多猜测。按照业内推断的常规发展逻辑,特斯拉的合作伙伴可能有两种:一是拥有市场资源和生产许可的整车厂商;二是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
此前,业界曾传出特斯拉会与江淮汽车成立合资公司,不过这一消息随即被江淮否认。相较于整车厂,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声音更为热闹。万向、天津力神(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厂商)、富士康等多家企业都被视为潜在合作伙伴。
有观点指出,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或许更容易建立生产线,不过在中国合资建厂还要面临资质审批、土地划拨等多重审核,不具备传统汽车制造经验的企业是否能顺利通关存在悬念。

点评:
机会真来之时,倒沉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4: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啸徐行 于 2015-1-22 15:26 编辑

现在国内电动汽车还处于起步,各自为战的阶段。比亚迪在深圳上海卖的好是因为工厂在当地。特斯拉在国内没工厂,没有投资和技术支持,只是拿中国当市场,没有那个政府或者电网去支持它的,原因很简单,没好处没政绩。苹果今年中国市场销量已经超越美国市场,特斯拉将来肯定也是。价格其实一点都不关键。只要将其品牌为豪车就可以了,耍酷,科技酷

--------------济源低速电动车条件
根据协议,济源市人民政府在保证力帆股份生产的产品在济源市能够正常生产、销售及上路行驶的同时,负责向河南省政府申报并取得力帆新能源电动车在河南省内销售和上路行驶等资质的批文及支持性文件,此条款为公司在济源投资设立新能源电动车项目的先决条件。“若济源力帆新能源电动车项目向河南省政府申报在河南全省销售的许可未能获得批准,则项目终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4: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啸徐行 于 2015-1-22 14:44 编辑

特斯拉中国建厂一点诚意都没。富士康倒是积极希望代工,万象倾向关键零部件。天津力神电池厂估计吞不下,除非天津政府介入。按照他建厂要求,有一定销量,运输和时间成本,上海最合适。上海也最有本钱谈,燃油车有大众通用,电动车有比亚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4: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4: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楼下有俩,比较吓人,开到边上无声无息,吓一跳,速度性能很好,能看出来,

中国不会兴起的,主要是没地方放,当玩具算了,一个车位70万,上电桩好多钱,还要交‘增容费’,维护费,大家都吓跑,

小鼻子也没有大量推广,未来还是‘氢涡轮’的天下,只是现在没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5: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吗?

充电站建设成本、维护成本高得吓人

这样“快马加鞭”地进行充电桩、充电站建设,但你知道成本是多少吗?维护费用又高达多少呢?

先来说“最热门”的特斯拉超级充电桩,据悉每个充电桩的造价大概在10万美元到17.5万美元之间,其中多半的资金将用在地基的重塑上。此外,特斯拉超级充电桩还配有太阳能板,额外加一块太阳能板要15万美元!当然,如果你只是在特斯拉的指导下,让电网的工作人员在你家车库里铺一条220V的电线,那么这个成本就只是“洒洒水”啦!

那么其他的充电站呢?就拿我国的充电站来说,据专家测算,在不计算土地购置费的情况下,充电站成本主要有基础设施成本、配电设施成本、运营成本三个部分。假设充电站有10台充电机,充电机、电池维护设备、充电站监控及安全监控设备的成本分别为200万元、20万元、20万元,基础设施成本为240万元。充电站配电成本相对固定,充电站配电设施一般包括2台变压器、1台配电柜、1公里0.4KV电缆、2公里10KV电缆、容量700KVA以上的有源滤波装,充电站配电成本在192万元左右。充电站运营成本包括员工费用、站内设备消耗费用等,总计21万元,配电设施维护成本一般为配电成本的3%左右,大约每年6万元。

而根据国网的规划,第一阶段充电站主设备总投资规模将达到3亿元,第二阶段140亿元,第三阶段180亿元,到2020年充电站主设备总投资将达到320亿元。充电站主设备中充电机、电能监控系统、有源滤波装置的2010年投资规模将达到1.5亿元、2000万元、6300万元,第二阶段的年均投资规模将迅速增长至14.4亿元、1.6亿元、6.72亿元。

不过,现实总是残酷的,由于电动车基数太小,许多建成的充电站都处于闲置状态,要想获得盈利,还是处于“万里长征第一步”都没开始的阶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6: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啸徐行 于 2015-1-22 16:13 编辑

重来不寄希望河南能带领发展,只希望这轮能占个好位置,别像活塞车一样的地位就行

毕竟省内不用平衡活塞车压力,活塞车除了客车外,基本也没什么发言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7: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完全不了解中国城市电网系统,中国是高度集中的大城市体系,你假如知道500千系统负荷就知道了,北京500万辆车,假如100万是电车,城市电网就崩溃了,尤其在夏天, 假如你玩重工业才会董的
------------------------------------------------
第一点:
没经历过城市电网崩溃,但是夏天的拉匝限电还是知道的,
城市用电量是不断增加的。不管有没有电动车,最近十来年工业化,空调电视什么等等是增加的,那么说电网的负荷也是可以增加的,
这个增加是否有最高限制或者最高增幅速度的限制我们进一步讨论,因为这些只是限制增长速度而已。
第二点:
城市并非只有北上广深,其他城市是否有机会?因为变压器投资后电费肯定可以收的,大不了工业用电费用好了。
第三
是否可以借用晚上充电,避开白天用电高峰。前提买车是为了代步,不去距离远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7: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吟啸徐行 于 2015-1-22 17:40 编辑

氢涡轮本质上还是活塞车,技术最好的是在日本。
我对车不懂,但是对于创新产业,个人对日本德国都没有信心,只对美国有信心。
美国暂时没看到氢涡轮的大规模宣传和推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22 18:00: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各国总发电量排名,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吧,毕竟13亿人才比美国多一点

排名        国家和地区        总发电量
(亿千瓦时)        统计年份
1         中国        48065.00        2013
2         美国        40544.85        2012
3         日本        11453.00        2010
4         俄国        10368.00        2010
5         印度        9222.00        2010
6         加拿大        6299.00        2010
7         德国        6210.00        2010
8         法国        5732.00        2010
9         韩国        4972.00        2010
10         巴西        4848.00        2010
11         联合王国        3812.00        2010
12         西班牙        3004.00        2010
13         意大利        2982.00        2010
14         墨西哥        2700.00        2010

点评

晚上零点之后耗电量会下降,如果能控制充电量,反而可以让波峰波谷能稍微平衡,现在没查,不清楚能否支持北京1/3车量  发表于 2015-1-23 07:33
白天和晚上耗电量是不同的,晚上低峰期统一充电,白天统一换电池如何?  发表于 2015-1-23 07:29
无论你是白天充,还是晚上充。北京那几千万人,几百万车,有3成赶一起,你电网就承受不了。  发表于 2015-1-22 23:48
中国人口多,但是更大的问题是人口密。相应的就是所有供应设施集中。这个集中就要你的命。每天入京供菜的车辆如果都敢同一时间,路就要堵。这就是密集的问题。你电网也是一样。  发表于 2015-1-22 23:46
总量和总承载量完全不是一个东西。北京有500万辆车。你把闸门放开,让他们排队出城,就会风堵在路上。而你的路不可能无限扩宽。同样,你的电网也是。头上几跟线,传输量越高,影响越大。哈哈,怎么玩?  发表于 2015-1-22 23:44
明年,石油20米一桶了,电反而贵了,你怎么办,哈哈,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我周围想玩各种东西的家伙多了,但多数人都失败了,因为你生活在中国,环境很重要,你邻居的态度是决定性的,一票就否决了,  发表于 2015-1-22 18:13
你必须要在高档住宅区,但一个车位就70万,你得买下来,物业还得同意给你增容,你就是自己买变压器,也得有空间,人家建筑的电缆桥架还得放得下你电缆,等等问题,都没法解决,你住晴翠园,也得有10KV电缆拉过来  发表于 2015-1-22 18:11
你不了解,中国电力是过剩的,是严重过剩,但在国内,过剩不意味便宜,就像牛奶过剩,但超市是不会降价的,就像你在小区建个充电桩,你邻居都会反对的,比如辐射啊,火灾啊,等等东西,最终就黄了,  发表于 2015-1-22 18: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4-11-27 09:43 , Processed in 0.06375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