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46|回复: 22

弯大直径薄管壁圆管,遇到困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5 14:4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弯大直径薄管壁圆管遇到困难
首先,管子的基本情况:长L×外径D×壁厚S:1500×65×1.5

弯管模具设计两层,半径R为90mm,第二层异形弯。夹模长度120mm。弯制过程配合芯棒球头与防皱模具,按照相对弯曲半径R/D=1.38,相对壁厚S/D=0.023。球节数应该选择3个,但第一次弯就断了个中间联接节,没有备件去掉1球节,使用两节球头弯制。

颖霖90数控弯管机。
下面是相关图片
1:模具图片
& J4 F4 v, d9 u3 Y                                        4 ?. T& }, S. M( M, S& y
& I9 S5 S8 f1 f; q
现在情况是:弯第一道弯(第一层模),夹持部位打滑很严重,而后面几道弯(也在第一层模弯)不存在这么严重的滑移(也会有点),具体缺陷见下图:
2  缺陷
5 E* ]! {, ~$ }+ A; Z                                 
尝试加大夹模夹持力,放松导模压紧力,调整球头等能用方法,还是没有解决,故向社区各位大神请教。
我自己分析了下原因:
1)设计上的不足,管子直径65mm,夹持长度至少应该有98mm,但由于第一段弯直线段长度设计只有86mm。造成夹持距离不够。
2)球头按设计要求应使用3节,但实际只有2节,造成内壁支撑不足。
3)夹模表面防滑纹效果差,增大摩擦力效果一般。
进一步分析:
由于自己刚接手弯管工艺3个月,暂时只能想到这些方面,球头备件已经在采购,可以配齐3节,不知到时效果是否会有改善。但模具已经制作,大幅度修改可能不太现实,管型设计是客户要求,有考虑加长管子长度,然后增加第一道弯直线段送料长度然后除增加的长度,需增加工装设备,时间成本不够。
社区不知是否有深谙弯管工艺的前辈,还请教是否还有其他想法,还望点拨提醒,不甚感激。
8 S. m7 j/ P2 s4 S" o  {: p9 V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30 收起 理由
老鹰 + 30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5:4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lf63 于 2014-12-5 15:48 编辑 ( M( g" u3 F# g! w8 B) M
/ S6 o! Z- S  ~, D  F
哇塞,还是园弧接园弧滴管子.8 t5 {, I2 p  ]; Q! f% X- g
楼主,你没有说明是啥材料,弯曲速度是多少.机子没带助推吧?主轴上部也没加强拉杆?防皱板在弯曲时有没有设置一个小角度?4 ~# p. J" l( B4 {5 L
本来弯小半径管是比较难滴.1 k8 r7 S9 t4 R$ N, Q$ `
..........
: R7 O% U1 c) I( ^% \1 P5 z( g楼主没将整个工艺情况和主机说清楚.
: X9 y( R$ e! l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7:3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4-12-5 19:44 编辑
( m  p2 v: i( U# m% {: I( f" P1 y  u$ i9 `% Z3 R  a& ?
材料在自由弯曲时,其弯曲部位截面,从里向外,其形变是不一样的,靠里面的部分弯曲时形变为压缩,外面的为拉伸,只有中间有一层材料只是弯曲而长度方向尺寸没有变,这层材料谓之中性层。* N6 f- w9 w/ o, H5 j0 s
棒料或厚壁管子可以适应这种弯曲,只不过弯曲截面形变厉害些而已。) u# D# b( \  q! \0 S/ _4 Y, R
薄壁管则必须用拉弯方式弯曲。$ t! y3 }% B: {! c9 g
拉弯式弯管,要点再于弯管时管子截面的各个部位都处于被拉状态,强制管子在弯曲时其中性层向内移动。这样才能抵御管子弯曲时内侧的皱曲。
- s% r# D  X. z8 z+ w6 Z- _这个拉紧力是靠随动板(应该就是楼主所说的“导模”)抵紧防皱块,压住管子外径,管子弯曲时与心棒的摩擦共同得到。
9 U% D8 U% e2 G! W5 ~% X7 a“放松导模压紧力”,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的胡乱处理,把管子夹紧才是正道。3 x1 m0 m% i; L# T2 X( v
( P/ l* B$ W# ~. v# A

点评

高手。正解。  发表于 2014-12-6 09:1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hqy718 + 1 厉害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19: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占三楼来学习;图片显示出来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0: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xlf63 发表于 2014-12-5 15:42 7 X6 o% c; E' C) l$ F  Y2 U2 z, Q6 K8 x* J
哇塞,还是园弧接园弧滴管子.3 A8 P8 M$ l1 a* t* m
楼主,你没有说明是啥材料,弯曲速度是多少.机子没带助推吧?主轴上部也没加强拉 ...
; b3 {5 [( P- u& a1 ]' J
谢谢回应,工艺情况我这回复
' }4 v0 S9 v# X/ y3 @: a; }材料我还得再查查(设计图纸上是一种德标),弯曲速度一开始设置是70,后来修改为40,颖霖90弯管机是带助推(正面和导模辅推都有),弯模主轴上有加拉杆,防皱板调整基本与导模处于平行状态(略带后倾角度)。' k" C$ m9 t& r" _+ f$ i
90的半径倒也不小,关键是壁厚外径比小啊
2 @  K+ n9 S+ C4 K5 J1 p$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2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4-12-5 17:30
* L/ ?8 Z8 d2 X8 q0 _$ D材料在自由弯曲时,其弯曲部位截面,从里向外,其形变是不一样的,靠里面的部分弯曲时形变为压缩,外面的为 ...
3 s1 l  |% i3 a
谢谢前辈指点
7 m' T" @! B+ U+ y是的,随动板也就是我所说的导模,我文中所述的“放松导模压紧力”并不是完全消除了这种力,我现场分析以为是随动板压紧力太大导致夹模夹持部位的滑移,所以才稍微调整了随动板的压紧力。同时保证内侧不起皱。
' n3 V/ r2 A# ^, r5 \; X6 h! T5 r" R( g
图中缺陷形式我分析是这样产生,由于夹持段滑移导致直线段没能随着轮模一起转动相应的角度,但是随动板又在继续推着管子向前,所以这不同步的运动导致了内侧出现凹坑。不知这样分析是否合理。
; O! _8 v. `3 P, ]; H( l% {! [
  v$ }8 i% M& Y. i- Y这应该就是拉弯式弯管吧,只是现在第一段弯前端还是打滑,而且管子前端的夹紧力基本加到最大。
# c7 q5 m: f6 G% u0 p/ h$ f" E5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05: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4-12-6 05:35 编辑 * o* s( f% ]8 M9 [9 `
9 A' F7 k5 k* b$ u# n! ^0 s
弯管,管子内侧出现皱缩的原因只有管子后端阻力不够。随动板“随动”,在管子从夹紧端滑移时,随动板会有停滞。你在2楼说了“颖霖90弯管机是带助推(正面和导模辅推都有)”,应该是用错了这个功能。# b- }0 D9 ^) a% p
图片上可以看到模具做得非常精致。想问一问所弯的管子外径尺寸公差多少,夹紧部分圆弧形状和实际尺寸是多少。这牵涉到管子被压紧时,管子和夹紧模内壁的接触从截面看是两点接触还是多点接触。这个在弯薄壁管时其实很重要。薄壁管刚性差,在夹紧力作用下的形变影响到它与夹紧模具间的摩擦力。1 |& D& q6 W4 a
在目前状况下,你不妨在夹紧部分截面的48度、135度、225度和315度方向各贴上一窄条薄砂布,看看能否把管子夹紧一些。: @) q, ?9 A  x) K  `* E+ ]  c
上楼最后的一句“这应该就是拉弯式弯管吧”让人有点无奈。楼主对弯管的知识了解太少了一点。

点评

是的 夹紧模夹过去的时候,主轴都已经有偏斜的趋势了,虽然加了拉杆  发表于 2014-12-7 09:05
彭老师好.增加夹紧部位的摩擦力,不让夹块与管件之间打滑,是一种方法.俺有点怀疑管模主轴刚性差,台机子的通病.如果管件材料软,也是一种问题.小半径薄壁管所用机子和普通机子还是有差别的.  发表于 2014-12-6 08: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08: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现在才知道,弯个管也这么多道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6 19: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zhangli019 发表于 2014-12-6 08:26 7 c- a) M# M, Q% a; H! U
呵呵,现在才知道,弯个管也这么多道道

% A5 \% t3 t: m1 b, `' L& a弯管个不是简单的事,厚壁管谁也会。越薄越难,关键楼主的里侧也不让它起皱。4 P3 l% U* U- e. n- x

点评

呵呵,所以上面有人提出来施加拉力  发表于 2014-12-8 08: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14:17 , Processed in 0.08053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