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743|回复: 31

男子弃北大读技校:遵父命上北大没兴趣痛不欲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7 12: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1月4日,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在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举行。在会场,一个看起来很沉稳的男孩代表参赛选手进行宣誓,他的一举一动时刻吸引着媒体记者们的眼球。他就是周浩。/ \8 {( r& U8 A" v. z

; d7 [) ]7 c& P周浩有足够让人惊讶的经历。3年前,他从北京大学退学,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众人艳羡的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就足以让人不敢相信。周浩这样做了,并且谈起当年的决定,“毫不后悔,很庆幸”。+ _# K. T7 B0 p, f- v0 y. s
: m7 f. }; Q! D. H, Z
遵父命上北大 没兴趣痛不欲生  J( R1 S, k  q5 D
6 W( o0 f* W( C1 a1 e& d  E
2008年8月,顶着如火的骄阳,周浩踏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
% ~5 {# K! Y1 E  Z8 R6 z9 W! p$ ^' \+ n
在当年的高考中,周浩考出了660多的高分,他是青海省理科前5名。本来他想报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但这个想法遭到了家人老师的一致反对,父母觉得这样高的分数不报考清华北大简直就是浪费,高中班主任也一直希望他能报考更好的学校。“我从小就喜欢拆分机械,家里的电器都被我重装过。在航空航天大学,有很多实用性的课程,这比较对我的胃口。”但是,周浩最终还是妥协了,“当时还小啊,再有主见也还是听家长的。”没想到,当年的妥协竟困扰了他两年多。3 T' i% w) Y; d5 D. D5 s

3 S9 O" F8 P$ }0 x# T到了北大,周浩以为可以有一个新的开始,会习惯这里的生活。事实证明,他错了。
. v) V. Q6 T& Y, Z( F& }% q" P, R5 |5 x" u) B
大一上学期,周浩努力地适应一切,浓厚的学习氛围、似乎永远也上不完的自习、激烈的竞争环境……从小就喜欢操作和动手的周浩开始感受到了不适应。到了第二学期,理论课更多了,繁重的理论学习让周浩觉得压力很大。“生命科学是比较微观的一门学科,侧重于理论和分析,操作性不是很强。而我又喜欢捣鼓东西,喜欢操作。所以我们互相不来电。”+ j* p" A# w! W. ^

. [% |' b) i- y  T  ^# }. F没有兴趣的专业让周浩痛不欲生,每天接受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更让他头脑发胀,对于未来也变得非常迷茫:“不喜欢学术,搞不了科研,但是生命科学系的很多学生未来几乎都会读研究生,这样的路并不是我想走的。”于是,周浩学习开始不那么积极了,不再像刚入大学那会儿跟着室友一起去上自习,“越来越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哪儿。”就连作业,周浩也不再认真完成,每次都是敷衍了事。
% _% U5 B( a% i: E+ ^( o9 y7 T) ]* d" T0 R6 B( z8 u$ M
一开始,周浩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太差。于是,他试了各种办法让自己习惯这种学习氛围。
( k3 f, g- _  d! l7 G4 s/ e, I- t! {- s/ V: S5 ?% a  E
同学告诉他可以尝试去听工科院系的课程,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他便去旁听北大工科院和清华工科院的课,却发现这些课基本上也是纯理论,而实践操作课只有工科院本院的学生才能去上。然后,他开始谋划转院。但是在北大,转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转的院和所在的院系公共课要达到一定的学分才能转院。周浩想转的工科院和他所在的生科院基本上没有什么交集,周浩知道转院这条路终究是走不通了。接二连三地遭受打击之后,周浩开始陷入了绝望。
4 t* w% ?+ |$ {( C
7 b& M  }2 O) T休学一年体验人间冷暖 选择转校艰难说服父母' y- ^5 j1 H; ~

. }3 l  k% S7 V* o4 G  S9 U7 p. w第一年的尝试失败了,于是,他决定大二先休学一年。到了深圳,周浩觉得自己应该认真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3 \) X  \* G: M# p
6 d9 j# Y. n( b4 E
休学期间,他当过电话接线员、做过流水线工人,没有一技之长又不擅长交际的周浩感受到了社会的残酷。“对于人间冷暖有了初步的体会,大家不会因为你是大学生就尊重你,就会多给你一次尝试的机会。”周浩以为初入社会的挫败感让自己能喜欢上北大的生活,静下心来学习,能再次接受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 E* L/ v: M3 y. F% z7 D# ^- G* h- O" N1 F
然而,重新回到校园的时候,周浩有了比以前更大的不适应感,他越来越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合学习这门专业。“现在看来,我休学一年所做的思考基本上都是失败的”,周浩苦笑道。
% A# h/ [  g" r+ v- S- M1 F5 D& u' u! w' {! j. P
在旁听、转院、逃避都没有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周浩开始打起了转校的“算盘”。从大一开始,他就已经在网上对中国的一些技师学院进行了了解,并且还翻墙去看德国数控技术方面的网站,对比了中国与德国这方面的差距,初步对中国的数控市场进行了判断。“我觉得中国是比较缺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就像德国很多技术工人都是高学历,而中国的技术工人基本上都学历不高。”
% P+ o& y+ v9 K5 ]% Y
; G& V. w: O8 w了解了自己高学历的优势,周浩开始选择适合他的学校。“在网上搜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它的水平在行业内是领先的。既然想学点技术,尤其是数控技术,那这里就是最好的地方。”6 }$ s( O* k' x1 C. a3 F

% R5 N; W; O( ]: l从北京大学退学,要去一个听都没有听过的技术学校,这样的想法一定是疯了!当时,周浩身边的亲戚朋友同学都这样认为。父亲知道周浩的想法以后非常反对,打了很多电话劝他,让他再坚持坚持。父亲劝不动周浩,意识到儿子是认真的以后,父亲开始妥协。“他开始退让,同意让我转到父亲所在的深圳大学,就是不让去技校。”
0 K) O9 w) h# ?
; q& P5 A( b/ E. O3 e周浩却坚定了去技校,“北京大学这样在国内算是比较自由的学府都没有给予自己希望,那么去别的学校万一又出现同样的问题呢?难道到时候又转校吗?”周浩觉得要找一个可以真正学到技术的学校。
7 d/ T5 X4 e" ^! N0 ]/ n; T5 h8 p$ ^, E9 ^5 U& W
周浩从小和母亲关系很好,几乎无话不谈。于是,周浩决定先说通母亲支持自己。在知道周浩在北大的经历以后,母亲震惊了,她没想到儿子在人人向往的北大竟然过得这么痛苦和压抑。她决定帮助儿子摆脱烦恼。终于,在母亲的劝说下,父亲同意了周浩的决定。- r& o  v8 n% X& L) {

- F8 Y( j7 i& g9 N在得到父母的支持以后,周浩觉得自己离梦想近了一大步。“我一直比较在乎别人的看法,但是如果一辈子都要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你的一生就毁了。”周浩说:“如果我过得很精彩,总有一天,可以证明给当初质疑自己的人看。”
+ E/ m' w3 I7 Y; I5 h' j7 r1 g/ n: H
转校成功拾回学习热情 不后悔选择淡定面对未来人生
( p$ ]% a, x4 o, o: j+ J+ d: [3 V+ M4 L, v% x
2011年冬天,周浩收起铺盖从海淀区到了朝阳区,从北大到了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
- \0 h' i5 h9 N! C0 L8 ]( k
* ?& ^  S) r% c3 }) q* D0 y对于北京工业技师学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你想想,为了增加生源,我们学校给农村户口的孩子减免学费,却还是没有起到多大的效果。这样一个北大学生的到来,当然是很惊天动地了”。学校党委副书记仪忠谈起自己的得意门生很自豪:“考虑到周浩之前有一定的操作基础,学校没有让他从基础课学起。为了让周浩接受更大的挑战,他直接进入了技师班,小班授课,并且给他配了最好的班主任。”这种小班式、面对面地和老师交流,让他找到了很强的归属感。& j+ L9 Q  h7 Q; e% Q" {
' o. P. E; Z* P- ^
除了学院的培养,找到兴趣点后的周浩重新拾回了对学习的热情,这让他在这里得以大显身手。“大学的生活很散漫,而技师的生活就是‘朝八晚五’,一切都靠自律。”实验室十几台瑞士进口的数控机器,老师面对面的亲自指导,直接上手的机器操作,这一切都令周浩兴奋不已。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数控技术,而别的同学都已经学了两年,为了赶上大家的进度,他学得格外认真,“每天都把老师教过的技术重复练习,有不懂的就及时问。”很快,周浩便成了小班中项目完成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学生。
* @2 Y. I! b6 {  ^0 \7 }
6 x( n1 Q3 Y# Y. E- S0 ]' t周浩的努力没有白费。凭借北大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周浩慢慢朝着自己努力的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发展,他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尽管有很多企业向周浩伸出橄榄枝,但对于未来,周浩有自己的设想,“现在还不想就业,我还是想继续深造,对数控技术了解得越深我就越觉得自己学的太少,还是要再多充充电。”
- n+ }9 F! g: F( s7 }  g9 g' I# r
“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周浩说。9 e7 w1 V+ s8 |& }$ Q
. `% W% X# F2 V7 r! ^0 {

% W- E( w: x* q/ v' o1 H! @我觉得老鹰应该把这位对机械有着异常执着的有为青年吸引到咱们社区的队伍里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2: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能力就会出头,以后会越来越这样的,0 U  J: p2 {# Z& H" v. R3 V

, c6 Z' J+ Y  W7 d! E$ d但现在的思维变了,社会的引导也变了,

点评

在国外这可能又是一个比尔盖茨,在中国,这又是一个悲剧  发表于 2014-11-19 08:12
有能力就会出头,以后会越来越这样的。 这个不一定了。美国硅谷肯定是这样的,但是中国的环境,差别不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1-17 12:47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2: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2266998 发表于 2014-11-17 12:29
: c' D+ f1 Q4 _有能力就会出头,以后会越来越这样的,0 ?! H! g) |! T2 X, c4 T
* j7 O6 h: W1 U& I% @/ k- I: z& ^1 U
但现在的思维变了,社会的引导也变了,

6 V( K' `. E) N有能力就会出头,以后会越来越这样的。) S, K' e4 V/ @( K
" H( f' P& \- _0 T  ^3 ^  }0 q
这个不一定了。美国硅谷肯定是这样的,但是中国的环境,差别不小。

点评

998大侠描述了一个趋势,虽然有很多反例,但我也认为趋势就是998大侠说得那样。  发表于 2014-11-19 09:15
就是因为相信‘等机会’的家伙忒多了,中国工业才成为今天这德行,大家都是机会主要,谁都没有机会,都得倒闭,俺不等啥机会,人家拿啥来都玩,  发表于 2014-11-17 12:50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2:59: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各有志,各有各的爱好,但真正能做出选择的还是少数。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3: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俺娃当年高考前对俺说:“俺上了清华,北大,这四五年里,你们做家长的很风光,之后俺干嘛去?!”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无品老罗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3:3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借北大的理论基础和北京工业技师学院的技术学习,周浩慢慢朝着自己努力的知识技能复合型人才的道路发展,他成为了学院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尽管有很多企业向周浩伸出橄榄枝,但对于未来,周浩有自己的设想,“现在还不想就业,我还是想继续深造,对数控技术了解得越深我就越觉得自己学的太少,还是要再多充充电。”
- |6 {# A' c/ y; t5 {每天接受的都是纯粹的理论更让他头脑发胀,对于未来也变得非常迷茫:“不喜欢学术,搞不了科研
0 c& E# `* L& W. v5 [7 e( m& E& K+ T
一方面口口声声说学不了理论,另一方面又说,又靠着北大的理论基础,还得学习,还得充电。这记者自己抽自己呢,还是这个周浩自己抽自己呢

点评

人家有说去听别的学院的课,只是无法参与别的学院的实践。。。  发表于 2014-11-17 19:40
人家不是去北大工科上过课么?“同学告诉他可以尝试去听工科院系的课程,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他便去旁听北大工科院和清华工科院的课,却发现这些课基本上也是纯理论,而实践操作课只有工科院本院的学生才能去上....  发表于 2014-11-17 18:54
我感觉数控偏向就是编程思想,理论基础也值得考据,  发表于 2014-11-17 15:35
他在北大完全是理论世外书。学数控的时候是理论结合操作,这样学习更快。没觉得矛盾啊  发表于 2014-11-17 14:35
独创一门科学,就是将生命科学融入到数控技术里面,哈哈  发表于 2014-11-17 14:30
我也很疑惑,生命科学的理论基础对数控技术有啥帮助  发表于 2014-11-17 13: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4:06:41 | 显示全部楼层
兴趣爱好是成长的因素之一。& I- R8 ^2 ?% T& [1 |) I- Z
理论是成长的基础之一。
4 g6 r' N; ]  y为何不先学好理论再转行,毕竟社会上讲门第。. ]3 ?  `1 B2 H& o; c
还是开小灶。
( a3 E$ ]/ {! E2 j# }* |- p4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4: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了几千年:因材施教,看来目前的教育是倒退了。

点评

中国式维稳教育  发表于 2014-11-19 13:42
现在都是因前(钱)施教。  发表于 2014-11-17 14: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4: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认识这个人啊,能否请来社区~

点评

哈哈,鹰大,好主意  发表于 2014-11-19 19:27
那么牛,我不玩微博,哪位有的请一下。  发表于 2014-11-17 19:52
在周浩微博,您请得动他俺佩服你的能力。  发表于 2014-11-17 19:31
老鹰果然很适合做生意。佩服。  发表于 2014-11-17 15: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17 14:3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北大清华培养出了什么人才不?反正我没见过,出来当官鱼肉百姓的倒不少。又或者跑米国去了,我一个堂哥清华大学的天才,毕业就去美国定居了。

点评

那大概是因为二等学校的学生跑不出,到不了米国哈哈  发表于 2014-11-18 11:51
清华北大都是为米国培养人才的 真正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是我二等学校毕业生  发表于 2014-11-17 21: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07:13 , Processed in 0.0697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