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75|回复: 12

公理——数学的基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16 11:1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传统逻辑中,公理是没有经过证明,但被当作不证自明的一个命题。因此,其真实性被视为是理所当然的,且被当做演绎及推论其他(理论相关)事实的起点。当不断要求证明时,因果关系毕竟不能无限地追溯,而需停止于无需证明的公理。通常公理都很简单,且符合直觉,如“a+b=b+a”。
+ b5 E, [9 L- z不同的系统,会预计不同的公理。例如非欧几何的公理,和欧氏几何的公理就有一点不同。比如说我们看欧式几何。在几个简单的公理假设下,我们可以得到一系列的结论,很多是深刻的,甚至是反直觉的。在建立这个模型之后,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几个公理来建立这个模型。比如欧式几何的每个公设是可以由其他公理得出的一个定理/结论?还是必须也是一个公理?- x3 v$ r. Z) s/ ?0 o/ G
比如欧式几何里“过给定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之平行”在很长时间内是不清楚它的位置的,后来发现对于欧式几何,你可以认为是这个体系的“公理”,只有认定它,才有后来的美妙结论。
6 Y& ^) @0 z5 T" b2 r$ M, z& |没有它呢?那时你就进入了另一个模型,你会得到其他的美妙结论:)
# R& h: M# ~+ L2 u! y所以,在不同的公理假设下,我们得到了不同的数学体系,以此为基础,我们就可以得到对现实和对数学本身的各种模型。这种公理化的一个好处是,当你觉得现在的数学模型并不适合现实,或者并不满足理论发展需要时,有可能只是你假设了太多的公理前提,换一套公理,换一套前提,你就能得到很不一样的数学体系,原本的困难可能就很容易解决了。8 A! c$ g* b. C$ _+ \
不证自明性是公理的特点,这也是为什么数学家质疑欧几里得的第五公设——平行公理的原因,平行公理看起来并不象其他几条公理一样明白了当(比如第一条公设: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而非欧几何的建立,也正说明了第五公设的不必要性。2 W; P  Z9 e) e; B* R
从一方面说,公理也可以看作是对于一些一般经验的总结,这些总结是无可争议的正确的,还用第一公设说,“任意两个点可以通过一条直线连接”不管这直线如何定义,总之两点之间可以连出一条线(天知道在哪一维空间里就是一条直线叻?),这既符合直觉,也是简单明确的事实。" N: N- P$ ^: T  I0 n1 i+ S5 s( f3 |
从数学逻辑的角度,要证明一个定理就要证明导出这个定理的定理,进而要证明导出导出这个定理的定理的定理.......这样一直往回走,我们需要证明一个定理串,如果这个过程无限回溯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必须要有一些“东西”作为这个定理串的源头,回溯的过程终止与这个源头,这个源头我们就说它是“公理”,当然如果这个源头与某条已知公理违背,则这一串就都是假命题了。5 I6 s8 v$ t( T2 P3 c9 x
扯远了,回到公理上来,形式主义数学家如希尔伯特,就通过建立形式化公理体系,把数学带到了一个更加严密的世界中来了。每一套公理体系中的公理,必须互相独立,且相容,否则就有矛盾了。所以一个公理背后是一套公理体系,这样就构成了一套数学的基础。
* @' M' x+ M/ h/ G% _8 G% q9 N数学的图景也没有那么统一的,一套非偶的公理体系,就一个非偶几何空间(当然希尔伯特老先生的几何公理体系吧几何学统一了.....可不可以不要这么强大嘛~~);一个连续统假设,分出两个数学的世界," ~" O7 [' n! B* A! I+ U. O
总之公理,公理体系,就是数学的的底桩。
, L+ b) {/ k/ o9 o- c
; x$ v- H0 H( ~' W  s. d' `( M点评:
8 y6 b+ R/ }9 k8 g8 O那问题就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什么是180度# o) \2 G7 o9 \; V- x; p

4 Y5 r2 v' m7 u- U) ]; 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16 1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时差中,无聊ing
- P! V7 @0 |1 N# a' f* h证明:任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F9 n0 H: Z5 }* v证:设三角形三端点为A,B,C,其对应边为a,b,c
  d' G$ i6 b% z' o( H$ x       通过A点做一条直线l,使 l 与边 a 平行6 F( I2 y/ D7 |( r4 F- E
      由平行线定律可知,角BCA与角CAl 相等,角CBA与角BAl 相等
! m, R3 v) |& G1 X, y- ~      由图中可知,角CAl+角BAl+角CAB组成直线l; F* [5 G5 ?$ I3 G- x5 k
      由公理:直线夹角180°,
, w7 l" Z" V! m& w3 `1 Y0 o      可知任意三角形内角和180°3 T: Q2 U# o% a; p
证完
& I9 }) r& Z( J
- w) v+ ]4 K) L# u+ Y7 ql 是双向的,所以其实这个证明不完整,懒得再画图了,就这样吧。
& v, c' y2 U! h5 a8 @今儿个我真闲,哈。

点评

在那个帖子我用图证明完了,还是大侠更快。不过他说不是他想要的  发表于 2014-10-16 12:33
发表于 2014-10-16 12: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虾好功力
发表于 2014-10-16 12: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大家参考维基百科---球面三角学.
& n; X- E: v$ _0 [% D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0%83%E9%9D%A2%E4%B8%89%E8%A7%92%E5%AD%B8
发表于 2014-10-16 12: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是定理而不是公理。$ E3 t+ [! C/ x( W6 s: ]6 b
这个不用解释。

点评

O(∩_∩)O~ 这个纠正的是  发表于 2014-10-16 13:34
发表于 2014-10-17 11: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基本概念也是数学的基础。0 I4 {7 i# t& u6 d
就拿咱们熟悉的欧氏几何为例,在定义、公理的基础上,才能推出后面的命题。
! P- C. o- R8 l$ Z& r定义就是概念。
发表于 2014-10-17 21: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4-10-18 10:4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怎么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老师给过证明
发表于 2014-10-18 16:07:1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发表于 2014-10-19 08: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画个图出来看很明显就能证明,前提是认可平行线定理,当然也可以先求证平形线定理。' F0 q$ |, v1 `/ l- X$ n/ H
看到楼主的问题让我想起来高中时候的一个问题:1/3=0.33333…………无限循环根据等式定理两边同乘以3得出的是3/3=0.99999999……无限循环,那么问题来了:1=0.99999……无限循环是怎么解释的?!

点评

微积分  发表于 2014-10-19 20:56
这只是当时闲暇的一些数字游戏,没有人说无限循环小数不能做乘法运算啊。  发表于 2014-10-19 11:29
0.33333…………x3=0.9999.......? 无限小数能做乘法么?  发表于 2014-10-19 09:2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7-4 10:17 , Processed in 0.10308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