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LIAOYAO

侃侃帖,薄卷板矫平案件评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3 16: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之铁 发表于 2014-9-3 15:05
回大侠,那个0.017626是我查公式,把参数代到里面算的,下面那个SW分析材料用的是合金钢。谢大侠回复。应 ...

好,我看看,谢谢了。你刚给的链接我看了一下。如果可以更详细的图能不能不能份我E-mail:544391310@qq.com

点评

谢谢,彭老师。等我抽个时间画出来.  发表于 2014-9-9 10:05
楼主已经在50楼给出关键装配图纸。  发表于 2014-9-6 11:10
楼主不给,自己试着画画看。  发表于 2014-9-6 07:02
没事,我只是想学习学习。早就听说大侠很历害,从这贴学习就够了。  发表于 2014-9-5 09:36
图纸是公司的资产,个人无权将公司资产作为私人赠与之物。  发表于 2014-9-4 17: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22: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jnyxhlove 于 2014-9-3 22:58 编辑

      一直在关注这个帖子,对liao侠对技术的认真态度与专研精神十分的敬佩。
     个人有一点理解不同的。阶梯轴按当量来计算时,如果是取轴承中位来简支计算。那这里的取值个人与liao侠不同。就当前帖子给出的阶梯轴,个人取值为L1=16.5/2mm,D1=8mm,L2=121.5mm,D2=10mm,L3=12.5/2mm,D3=6mm,L=(16.5/2+121.5+12.5/2)=136mm.那么利用公式,计算得到的当量直径为9.20mm,与liao侠的8.74mm还是有点差距,我也理解到liao侠8.47mm的结果是取值为L1=16.5mm,L3=12.5mm,L=150.5mm而得到的结果。虽然结果差值不多,但是存在着对公式的不同理解。个人理解L为支点间距离。那也就是取的轴承中位的点之间的距离,而不是轴承段轴的整体长度。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定位问题,一般轴承定位,选定轴承后,那与之配合的轴段长度一般会比轴承宽度小,考虑到轴承的轴向定位问题。所以我对这里简单的长度除以2也是就给出的条件而做出这样的计算。如果真的计较其中的话,必定给出轴承受力点位置。这样计算得到的结果更为准确。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存在偏差。还请斧正。

点评

这两天才又回头再看了关于支点间距离,终于搞清楚还是您的观点是正确的,俺原先的认知是错误的。用圆锥轴承与轴套时,支点间距离就各自不同。  发表于 2015-8-23 14:16
谢彭老师,其实知识多少不是关键,关键是对待问题的态度。态度端正了,问题都不是问题。  发表于 2014-9-4 16:16
必定超出支点,但其中的Li的取值只取了支点以内的部分。当然了,如果产生的误差不大,也就没必要深究这些东西。但如果对结果影响大的,还是要明白取值所在范围。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发表于 2014-9-4 16:16
关于这里的,Li的取值,个人的理解是支点间的长度,如果超过支点外的,也就不适合这个公式了,简化模型也就是两支点间的L,可以看看手册1.6.3轴的临界转速计算举例部分的图示,实际中不可能轴就到之巅就没了,  发表于 2014-9-4 16:14
轴承位不会因简化计算而位移,因此俺还是不能接受您的说法。又当量直径法的误差比较大,俺宁可趋于保守而选小轴径值使算出之挠度值大,如此更容易自觉的去加强结构。  发表于 2014-9-4 09:46
阶梯轴,如果对计算精容要求不高,则可用当量直径法作近似计算。把阶梯轴看成是当量直径为dv的光轴,,li — 阶梯轴第 i 段的长度,di — 阶梯轴第 i 段的直径。  发表于 2014-9-4 09:35
关心并愿意参加讨论的社友还是有的,这个帖子还有得继续。  发表于 2014-9-4 09:32
由于空间限制俺是选用巻制轴套,又辊轴都要给动力且不想用万向节,辊轴一端要延伸长度给加装齿轮。因此具体轴承位支点要以轴套中点为依据,俺是这样理解的。  发表于 2014-9-4 00:19
对于您提的支点部分俺还要再查资料后才敢回复。俺用您说的数据算阶梯轴也是得到 9.20mm。  发表于 2014-9-4 00:07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LIAOYAO + 1 讨论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3 2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挺好

点评

好,不论男女都会肯定是好咯 ^_^  发表于 2014-9-4 1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IAOYAO大侠认真仔细回复我,这次涨知识了,我刚查了下机械设计手册,刚度要求较高的轴[y]=0.0002L。“fmax均超过0.5mm”按你的计算,这轴是不是不合格?

点评

轴是不是不合格需按工况来讨论,看1#的条件再对照挠度超过0.5时对于各板厚而言是多少%? 对于0.3厚的料是166.7%,对于0.05厚的料是1000%,这样的数值能否安心去绘图?再就是因弯曲所延伸的疲劳问题能忽视吗?  发表于 2014-9-4 10:3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0: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之铁 发表于 2014-9-4 10:23
谢谢LIAOYAO大侠认真仔细回复我,这次涨知识了,我刚查了下机械设计手册,刚度要求较高的轴[y]=0.0002L。“ ...

嗯,谢谢大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4: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有关资料介绍,拉伸弯曲矫直机是适用于几乎所有的带材加工作业线和各种金属材料,矫正厚度范围广,尤其是厚度δ=0.1~2mm的薄带效果更好。楼主考虑过吗?

点评

恩,不好意思,我发出去后,也想到你说的这两个问题。  发表于 2014-9-4 15:38
拉伸矫直和平行辊矫平的机理是不同的,你可以再看看拉伸矫直资料在连续板带是否合适,尤其是空间方面。又如何能保证足够的拉伸力在整个连续拉伸的过程中,且能适合与冲压生产联机。  发表于 2014-9-4 15: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6:2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还是比较关心大侠对辊数的选取,辊距的确定,比较感兴趣,包括大侠对860N的压辊力是如何确定的。稍微看了下矫直原理与矫直机械(第二版) 崔甫著这本书,内部对这里的选取虽然有详细的选取。目前没时间深入研究,空下来还是要细细看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7: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zjnyxhlove 发表于 2014-9-4 16:25
其实我还是比较关心大侠对辊数的选取,辊距的确定,比较感兴趣,包括大侠对860N的压辊力是如何确定的。稍微 ...

0.3mm厚 100mm宽单一U弯力约 860N 。这是依据冲压折弯之 弯曲力的计算 得来
B = 100 mm  ; 依据1#条件
t =  0.3 mm  ; 依据1#条件
r =  5.0 mm  ; 依据22#图之辊轴半径
σb = 600 MPa ; 依据取硬质不锈钢或铜合金之高值,
K = 1 ;非折弯模故无需另外加安全系数
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辊距的确定:
主要依据表面弯曲应变和自己预计使用的机构来统合,复以资料中所提 r = (0.9~0.95) L 来比对。
这个案例的辊距设为 13.00 mm 。

辊数的确定:
自己依据齿轮传动机构而落锤的。辊数太多则成本高且所增加的矫平效果不明显,辊数过少则反复弯曲次数也少,矫平效果相对较差。

点评

辊距与辊径的关系,则很多矫正机的书籍表格上都有表述,分薄中厚板与型材种类等。  发表于 2014-9-4 23:29
谢谢liao侠,我找了一会,在冲压的书籍里才找到这2个自由弯曲力经验公式。  发表于 2014-9-4 23:12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问题描述清楚,显得很专业!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4 17: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4-9-4 17:35 编辑

扰度大,轧辊后面加一根辅助辊好像就可以。
我也是对轴承结构和辊距感兴趣一点.
先请教一下,前面在22楼说到的“咬(挤)入量”指的是哪个数值?

点评

按书上咬入量的意思是与材料接触的辊轴径四分点至弯曲后的材料外弧高点。 俺找资料后截屏上传就明了。  发表于 2014-9-4 17:54
22楼里只提到“咬(挤)入量”,没有说明。  发表于 2014-9-4 17:51
上下排分开来量,辊距是13,是吗?  发表于 2014-9-4 17:48
即22#图右侧使用内6外8的轴套,辊轴固定板上还有 1.0mm的肉厚来拘束轴套。用错位偏置使固定板不会相碰撞。  发表于 2014-9-4 17:48
回老师的话,在22#里有说明咬入量。辊距 L 指上下辊之水平距,单侧辊距为 2L ,13是单侧辊距,是俺未明确表述。又为能得到2.0的咬入量,俺的上下辊轴固定板之宽度(料宽方向)是相同的,上下辊座是错位偏置的。  发表于 2014-9-4 17:4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4 18: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害怕伏枥 发表于 2014-9-4 17:20
扰度大,轧辊后面加一根辅助辊好像就可以。
我也是对轴承结构和辊距感兴趣一点.
先请教一下,前面在22楼说 ...

截屏说明

RL-PYH.jpg

点评

谢谢老师。  发表于 2014-9-4 18:54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热心助人,专业精湛!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1-20 17:01 , Processed in 0.06993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