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枥 于 2014-8-13 10:38 编辑 + E! Q# W1 p% V6 R
- @+ L( {9 ?0 Y# C
用过这种结构,现在可以找到图片的有两种设备。- [ ? W% ]$ F- V2 a* ?( ~/ h# e2 I0 l
一个是松花江面包车车顶内复件的聚氨酯发泡模。
7 }4 J# I0 X; T' U% L
5 p! c0 N0 K& A6 U0 {9 D5 t) z- S8 E/ H
这个工件的模具型面凸面向上。制作步骤是模具打开,在下模面复上针织面料,真空吸附成型;然后开模注入聚氨酯混合原液;合模、加扣、锁紧;等泡沫充满型腔并固化;然后解锁、松扣、开模;取出工件。
8 m1 x. e& c6 @" h设计合模力60吨,用两个160的气缸推动双肘节达到。下模浮动,两个气缸和肘节在下模下方,工作时推顶下模向上。图片里可以清楚看到它们。
2 `* ]0 S0 p/ g+ P: _% y+ l0 f: R9 Q; C7 v" A
另外一个实例是液压弯管机上的夹紧装置。
- l5 Z ^. [: F- X" @! G8 h2 n这个实例在本论坛贴过,其链接为http://bbs.cmiw.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15406 C, j8 l: ~8 D7 W$ C+ C P2 F
帖子里对这个结构的叙述是:一个回转臂,一个固定臂。回转臂跟着模具回转,前端半圆槽块和模具上的半圆槽快合起来夹紧工件管子;固定臂上是一条可以滑动的半圆长条,推到前端后与防皱块一起抱住管子,给管子以足够阻尼,使得管子弯曲时受拉。两个臂上器件的夹紧由各自的油缸推动一个肘节实现。
3 U, G# \( ~, E3 ?
4 j# p* G9 f; i1 d( k
5 ]( P$ r) i# k. d: z8 X* t5 P2 F2 _+ `8 o' ^$ g. X* I8 i
8 I- l E4 r- O, i
: o# b# n) N3 D4 j/ r4 Z6 g
z, t& D9 ~; N8 l2 Y3 t
% b( [* S( M4 Q' V6 [" G+ F. L6 a9 Q8 u" _+ H( E' R. P
" g' e4 l+ }/ f
& e9 [; H. t% b% _
4 ?' ^/ l1 d" J- A"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