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PM是设备部门主导,TPM是生产部门主导。
4 M, J/ G( C7 P8 o: q3 W5 Q( j% D0 Y9 V9 {1 l$ \0 R
CPM主要工作由具有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能力的设备部门和设备人主导,生产部门辅助,而且组织实施的掌控权也在设备部门和设备人手中,因此,CPM是完全置于设备人和设备部门控制之下的项目。4 c. r6 T$ Y z( q/ v- D' Z, G
3 d# H% A3 C5 d, p% b* y/ A* ] 这与TPM差别极大,TPM推行主要是生产口实施和掌控,设备部门和设备人在TPM整个活动中只是协助配合提供技术支持为主,处于从属位置。TPM体系决定了设备人和设备部门对TPM开展没有主导的可能性。
% X: _0 T. C! `% ^) g. ?
8 t$ C/ U3 Y# w0 \/ w1 p: I& N 这个问题,其实也正是我们很多设备人设备部门一开始对TPM很热心甚至痴情一片,最后却又变成怨妇的原因,因为在TPM体系里,设备部门和设备人本来定位就是一打酱油的。
) m7 p2 B3 T+ w* P- _ - 2.CPM注重专业化,TPM强调全员化
6 @( w! s7 ^* ~, w 。
. s4 w9 } M+ }) K* M0 N CPM认为,设备管理维修是专业技术性极强的工作,只有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内行人,才有可能搞好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CPM认为,凡事要干好,必须“先懂而后会”,很难想象一个连设备维修管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都不具备的外行,竟然能够把设备管好、修好、维护好。因此,CPM非常注重设备管理与维修专业技术方法的掌握和使用。& G" I# b( Z& S; h* p! y
2 b1 P+ w# m+ A1 @- ~ TPM则不然。TPM强调人人参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认为设备操作人员也是管好用好维护好设备的首要人选,因此TPM强调人人参与设备维护,即全员化维修。
+ P+ N% l% A, F/ t3 T
" u j- a$ E0 _+ x( x 二者其实并不矛盾,只是侧重点不同,哪个为主哪个为辅而已。在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保养设备的重要性上,CPM完全赞同并吸纳了TPM的观点,把生产操作人员视为搞好装备保障管理必不可缺的基础环节。CPM坚持认为,设备维修管理的主责应该是拥有专业技能的设备人,把生产操作人员视为设备维护管理的主力军只在三种情况下才是科学合理的选择:
, L( t7 D% l/ R# F2 o# j* h; p) w
/ [1 l0 O3 @0 N (1)设备维修保养技术方法手段极其简单落后,以至于专业人员同设备操作人员之间在维修技能上相差不大。这种情况在20世纪初期以前比较普遍,我国目前在一些比较原始落后领域如小微型砖瓦厂、榨油作坊、豆腐作坊等依然大量存在。
4 y* J- K! s2 N5 p$ J, | r# _' Q7 K: s# h
( ]1 x: }1 y2 J2 R: p; M (2)实行以更换设备或部件为主的维修方式。这种维修方式只需要具备简单的拆卸与安装技能即可。在我国这种维修方式目前普遍在百姓日用器具或门店应用,如家用灯泡、保险管、冰淇淋和咖啡机具等。在国外发达国家如德国等,随着社会化专业化维修方式的普及,这种维修方式也已大量运用到工业领域。% J4 s" }, d" d; U3 b/ C2 J C- }
$ p0 q- e. z6 Z, O
(3)拥有“操维合一”技能的高素质一线员工。CPM认为这正是日本、韩国等企业推行TPM得以效果显著而我国企业普遍效果不彰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一线员工的技能和心理素质等,都与日韩等国根本不在同一档次上。% j0 X1 P) `: C5 U E# |
! V6 G5 m! X W$ e; z( T4 w, V: H! g
3.CPM重点关注设备效益,TPM则是员工素养和企业文化。* S8 y/ @* d: G# o/ ]7 d3 D" v( {
% L7 G) w; j5 q- y$ q. I 这是二者在追求目标上的分别。CPM强调通过搞好装备管理挖掘企业装备潜力潜能来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TPM本质上则是以装备维修为媒介,其最终目的是藉此达到全面提升员工素质进而塑造企业文化。
/ a4 n* U7 G8 B9 z- S$ P: H; K9 ]* G7 Y# j/ {. y! w4 F. G
从这一点上说,CPM远没有TPM的目标远大与宏伟,它只是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程序、方法,以发挥设备人的专业技能优势为出发点,从而搞好装备的选用修,降低产品成本,实现装备价值的最大化。
! A: W% J7 E; W6 H) H- b% A' v, f4 H( E
CPM认为,TPM之所以能得到我国企业主的普遍认同,首先就是它的美好愿景让企业老板们看到了实现企业理想王国的途径和希望。但成也萧何败萧何,TPM之所以普遍在中国企业没有取得理想效果,也在于这美好愿景与中国国情企情差异较大而难以实际真正落地。, b( N& k. |# p! t, s; L& l
3 u d- B. Z# o% |) E
4.CPM强调技术和方法,TPM强调理念与习惯。
; F: Y8 o: h" t+ G# Y' S0 ~" f$ a7 R
; a5 Z; n p: g CPM坚持认为,我国引进、效仿发达国家的各种设备管理模式之所以都难以取得较好成效,根本问题之一就是技术基础和管理基础薄弱,使得各种在国外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在我们这里成了摆设的“花瓶”,打把式卖艺的“花架子”。因此,CPM强调采用先进、可靠、实用、直接的技术方法手段组合。通过精选实用性强的技术和方法,一则减轻实施难度,二则筑牢根基并快速凸显实际成效。) } o8 q7 l' F, ]) X( x
5 M9 Y5 _5 I9 e
CPM倡导,中国现代设备管理要抛弃以往的华而不实做法,抛弃一步登天的幻想,从现场做起,抓关键环节,抓骨干核心,追求实用实效,脚踏实地地一步步迈向卓越。
9 e* l' H; F) U7 ?" t7 E/ M
2 b' {* s/ ~& P* h( @+ s3 F0 @3 d CPM认为,中国企业要真正实现把设备管理塑造成保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利器,就要推行适合国情企情的务实的设备管理模式——《CPM装备保障管理》。9 V! X; h+ W8 C+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