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春气候十分古怪,乍暖乍寒,一日三季。就是这个捉摸不定的春天里,作者杨青因报道上海数控机床展及相关国际论坛,写作一篇题为《中国机床,春天去哪里了?》的述评,讲的不是气候,是我国机床行业的现实处境。区区两千余字,虽说了些实话,多是浅尝辄止,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述评于3月4日发表在中国工业报B1版头条位置,听说业内有些反应,不过如此。四十天后,记者杨青去江苏常熟采访,在一家企业偶遇原机械部副部长沈烈初老。已年逾八十的沈老精神矍铄,谈兴甚高,对机械工业从专业技术到管理机制无所不通。他早年公派留学德国,获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机床工业管理岗位工作,是位难得的权威专家。临别时,沈老拿出一份他亲手写成的重量级文章——《从现实与历史剖析,机床工具行业如何走出困境》,厚厚一打稿纸,洋洋万言书。还有个副题:兼答中国工业报杨青总编撰写的《中国机床,春天去哪里了?》。
沈老说,机床是装备工业非常典型的一个行业,无论是产品技术研发,还是市场竞争,以及体制改革等等,除了大型电站设备等领域,基本上是相通的。我们把机床研究透了,其他行业也可以借鉴。所以,他认真写就了这篇文章。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高层管理者以这样的方式讲话、写作了,那是奠基的上一代人身上独有的精神风范,来自于他们的新中国开荒拓土非凡经历。仿佛从历史深处走来,这位八十岁高龄的老者,不但保持了清晰的记忆、缜密的逻辑、熟练的专业思维,而且具有非常的热情、认真、诚恳的气质。一部中国机床工业发展史,在他的叙述中生动地铺展开来。
近三十余年我们机床工业综合水平是进步还是退步了?哪些进步了,哪些退步了?道路和方向都对吗?如果缺失了这种批判性思维,和建设性的理论指导体系,那么我们的实践将是多么的盲目与冒险。
沈文从对近几十年机床企业“大而全”发展模式的质疑开始,“受以GDP论英雄的观念影响,中国主流机床工具企业步入大而全的经营模式,而国外知名的机床工具企业走的是中小型专、新、精、强的路子。”大而全最终导致了粗放的发展模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做出的产品,现在却没有了。沈文痛心疾首:“为什么有些方面不如过去了,为什么好的工艺、好的传统没有很好地继承?”“数控系统控制在德国西门子、日本Fanuc手中,还谈什么机床强国呢?” “以上现象的剖析百思不得其解,我已至耄耋之年,离开机床工具行业也有三、四十年了,思想与技术落后于现代机床工具制造业的情况,出于一个老机床工具工作者情结,提出一些问题思考,请教于领导、专家、教授与企业家。”
为什么我们的工业创新能力不够?过去强调没钱,少人。现在有钱了,仍不行;有人了,还不行;放开了,也不行;改革了,还是不行。为什么?看看今天的局面,模式固化,产业链固化,利益格局固化,思维角度和方式也固化了。总是跟着人家西方走,照葫芦画瓢,安于现状。其实,无论是机床还是其他机械装备,都是成熟的制造技术,人家做了上百年,我们也做了几十年。与那些虚拟经济暴利产业最为不同的,就是实在。只要踏实下心来,老老实实地做,没有不成的。
沈文中通过对上海机床厂的工程院院士周勤之及其一代人的回忆,道出了机床企业创新能力所在:“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工具行业与IT行业不完全相同,它需要长期的经验累积而发展的。因此没有一大批像周勤之、张梅华这样的科技工作者,没有一大批拥有技术诀窍的关键工种的技师与调试技师(目前装配工连刮研也不会,部件与部件的接触刚度怎样保证),如何保证精度一致性?赶超世界水平成为一句空话。”
“精度的一致性,即Cpk值要达到1.33以上,这是汽车行业等大批量生产企业购买机床产品时必须考虑的,现在国产机床精度保持性不高,这些大用户不敢用国产机床及其生产线。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原因,德系、日系、美系、法系、韩系合资汽车厂都使用其合作伙伴的国外机床,中国企业根本打不进这些行业中去。德、美、日、法、韩等国的汽车行业发展拉动了各自国家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唯独中国是个例外。这还需要机床工具企业卧薪尝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扭转这个局面,某些急功近利的企业领导能下决心吗?”
又如:“不熟悉使用工艺,又不太懂得切削理论,这是金切机床企业的软肋,也是软实力不强的表现。”
为引起广大读者对我国机床工业以及整个制造业发展的关注与思考,中国工业报编辑部特将沈烈初老的长文分上、中、下三篇于A2版连续发出,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为此专门推出《剖析与思考》专栏,进行深入广泛的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