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153|回复: 10

有做钻具的工程师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10:5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小弟刚刚入行,本坛有做井下钻具的工程师么?  h$ m* y8 U! P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1: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的。楼主可以发帖讨论。
- ]. |+ c9 u$ g9 A0 e! V7 U0 K/ V8 i1 _# |1 F2 c5 c5 X) Z
俺负责围观  ^_^

点评

讨个彩头,我也来围观。  发表于 2014-5-26 14:2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6 14: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侠想问什么想聊什么可以直说。有问题相互探讨,有想法相互促进。

点评

不过,说一句。大侠若刚入行,又不是大型的专业设计公司,大可放弃这条路了。因为你很难玩下去。这个跟个人能力无关,跟你的接触面有关。  发表于 2014-5-26 14: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5: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4-5-26 14:23 2 Y& B. g4 H# y  M5 k' b# V
大侠想问什么想聊什么可以直说。有问题相互探讨,有想法相互促进。

9 z0 c9 ?3 D/ _( O* u) _& B我觉得以为是,标准上的东西就那么多,一张图纸上好多东西不知道怎么来的,分公司的老工程师你问他他也不会告诉你
, Q3 W3 k6 d% Y7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6 15:28:09 | 显示全部楼层
LIAOYAO 发表于 2014-5-26 11:01
8 K0 v9 z. @' I$ v" m' _6 C有的。楼主可以发帖讨论。& l2 a5 N3 \2 H' Y0 |9 o
. X' o! R* Z% `
俺负责围观  ^_^

; n( y* z2 Q6 P6 O5 U0 q很多细节的东西没办法在这讨论
- K. F& J( Z, {+ n% a( H

点评

你们那老公,不是不告诉你,是他也不知道为啥。哈哈。在中国,唯一一个把PDM玩熟的只有谢老。所以,你该明白这些抄了20年的家伙们是个什么水平。  发表于 2014-5-26 22:15
这个你可以随便发,随便说。PDM不是什么保密的东西。细节的东西你也可以问。没什么是没有办法的。另外,所谓标准都是人家愿意让你看得。其它的东西无非都是彼此抄来抄去,自然后人不知道怎么来的  发表于 2014-5-26 22: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08: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发表于 2014-5-26 14:23 " |5 L" J4 J* U; p# b+ \/ r* a
大侠想问什么想聊什么可以直说。有问题相互探讨,有想法相互促进。

3 h) `+ s* c* z, g 一部分不懂,一部分是出于保守的态度吧,毕竟人家让你知道太多了怕你抢他的饭碗,本来知道的就那么多。现在我每天都在研究以前的图纸,虽然图纸很简单,可是真要是要我搞,我还真的搞不出来。举个简单的例子,稳定器的合金柱排列,我到现在还没整明白为什么这么排

点评

扶正器的关键不在于磨损,因为在现在可以重复利用PDC钻头的情况下,磨就磨了。但是扶正器的布局,钻屑排放,你就必须有数据总结。这个玩不当,就要增加钻具本身的疲劳,也增加堵钻风险。  发表于 2014-5-27 08:58
你玩这个,就要先搞懂钻井。明白磨损机理。然后才是冲击磨损的能量抵消计算。合金柱排列过密,固定性差,反而磨损快。太稀,又起不到多级吸收冲击能的效果,不能分担磨损。  发表于 2014-5-27 08: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0:31:2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shaowushuang 发表于 2014-5-27 08:36 3 ?! C1 l- |2 C. E2 Z2 j$ _/ f  e. r3 V
一部分不懂,一部分是出于保守的态度吧,毕竟人家让你知道太多了怕你抢他的饭碗,本来知道的就那么多。现 ...
: Z! s, A- s9 h
谢谢大侠的回复,也就是说我要是想要玩好钻具就要懂得钻井的整个过程?稳定器数量的选择,这个不是井队工程师考虑的么?我们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设计生产稳定器。我能加一下您的QQ么?3 ^- s7 l' O2 n7 g9 W

点评

另外说一些,PDM的东西,常规理论用法什么的没有什么值得保密的,你不告诉人家也保不住自己的饭碗,所以俺从不避讳谈这些。但是自己的数模力模,那些才是财富,哈哈,自己保留即可。  发表于 2014-5-27 11:13
呵呵,加Q就算了,我比较懒,很少挂那东西,而且你我有时差,也不方便。有啥讨论的东西在论坛就好。  发表于 2014-5-27 11:10
扶正器的数量不是关键,位置和大小同钻具、钻头的匹配才是根本。这些都是你自己的模型决定的。一个传统钻具,习惯用两个扶正器,但不是必须。特别是下扶正,有些是可以不要的。  发表于 2014-5-27 11:10
No, 了解和懂得整个过程,目的是为了建立自己的整套数学力学模型。这个任何井队工程师都帮不了你。你所需要的数据他们也都提供不了你。你能玩出这一整套模型了,也就有所建树了。  发表于 2014-5-27 11: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shaowushuang 发表于 2014-5-27 10:31
9 k4 k& l# Z3 o# v3 ?谢谢大侠的回复,也就是说我要是想要玩好钻具就要懂得钻井的整个过程?稳定器数量的选择,这个不是井队工 ...
' ~" S( }' I# n3 V
更多的都是他们提供规格和一些特殊的要求,我们出图纸确认,这些规格和特殊要求不就是他们的工程师做的么?
4 ?! S% Q. \3 Z6 \% g9 e

点评

还是那句话,大侠如果不是在大的设计公司,即便是生产企业,也早些放弃的好。按照目前国内的水平,不要说世界先进,连中等水平都不够。  发表于 2014-5-27 11:26
俺说了,你要玩这个就要有自己的模型。如果是随着混混那也大可不必深入了。反正这个行业的龙头不在中国,有的山寨即可。哈哈  发表于 2014-5-27 11:24
你去翻一翻钻井手册,就明白这些规格和要求的出处。这些并不代表应该这样设计。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向老米已经有30” BTB 的钻具了,那些老的经验总结很多都存在时效性了。  发表于 2014-5-27 11:2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huashaowushuang 发表于 2014-5-27 11:10 , n( L! V+ `2 a; ^/ Q
更多的都是他们提供规格和一些特殊的要求,我们出图纸确认,这些规格和特殊要求不就是他们的工程师做的么 ...

; o# W; L+ v1 L2 L我晕,发私信还扣积分啊. z  I- A$ B7 y" a( W!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7 11: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zerowing 大侠你在国外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3 14:17 , Processed in 0.06649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