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4-4-10 1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细长杆之间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lu33189 于 2014-4-10 12:47 编辑 5 p+ f; J/ Y6 z/ O1 F2 r/ z
, O" ]2 N. Y# X. e% ?1 K1 V: o
我和细长杆之间,也有个有趣的故事,讲出来大家分享一下,有点吹啊,欢迎拍砖。4 q& S1 y: ~( f
1986年5月,我三年车工满师了,凭借着平时的努力,在当年的青工赛上干翻了一众师兄,夺了头筹。正洋洋自得间,车间主任(我的师爷)把一张报纸拍在我面前:小子,看看这个,你还得练!我一头雾水,就看到这篇《工人日报》的专访,说一汽的职工技能大赛上一位帅哥车出了¢8※1500的细长丝杆,我晕!这时的我车个¢25※1500的杆还能凑合不车成竹子,这8mm咋玩的?问完师父问师爷,一个答案:没玩过。我不服啊,别人能玩,我干吗不能玩??试!从¢25玩到了¢22,玩不下去了,翻书!可怜当年没有谷姐也没度婶,手头就一本《车工必读》、一本旧书摊上淘来的《金属切削手册》,翻来覆去,学会了细长轴银白屑车刀、细长轴宽刃精光刀,学会了计算热伸长、调配冷却液,采用反向切削、三爪跟刀架、刀架随行跟刀架、弹性顶尖等等等等,就停留在¢20左右再也车不下去了,好高骛远之声已窃窃在耳,无奈之下只好扔下它,但仍是耿耿于怀,时不时念叨一下,朋友们都说我入魔了……
, L7 R. j& L- K+ ]# }# T. e$ } 年未,同学聚会,酒酣耳热之际,一位兄弟又问起这根杆,我说难啊,这么细的杆在车床上一顶就弯,根本下不了刀。旁边正调吉他弦的兄弟来了句:真笨,像我这样拉住不就直了吗?我当时就一怔:对啊,拉!?!一语惊醒梦中人,拆开一个烟盒就画上了草图。元旦值班,我就做出尾座拉夹具,一次次试验,终于搞定这条细长杆!
- S8 F- |" {# z6 v: y) T 半年的时间,为了这根杆,我吃了不少苦头,也学了不少东西,还是那句话:注重实操,但不能反对理论。过去的师傅们大多文化不高,肚子里有水倒不出来,经验也受传承的限制,再加上留一手的心态,徒弟能学会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理论是前人经验的总结,是指路的明灯,我可以说我的技能大部分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但学要致用,晚上看完书,白天你要去试,白天没搞懂,晚上再去翻书。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啊。$ Q8 o; u! v8 m- z G: h, \
这里要感谢我有个当车间主任的好师爷,一直支持我,我一次次试验,要什么他给什么,别人说我不务正业、浪费材料,他来了句:我们是钢铁厂,不缺那点铁,反正可以回炉,只要这些年青人别回炉就行!最后他还把我回炉了,不过这次回炉是送我上大学,把一块生铁炼成了钢。1 {1 {! r; W( B. [
至于那套工装,人家已申报了专利,我就不多说了,专利说明也描述地很清楚,用心思考下就明白了,借句我师爷的话:自己去想,实在想不明白?就再想!1 p- b1 |0 p8 |* h, |/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