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木花道1 发表于 2014-3-13 16:58 
1 X, k5 e1 _: O7 \4 _: v/ e% m看到过,冲切料带定位孔,很小直径1.5.。下刀孔口处加真空吸废料,上刀插进下刀的直线长度也有关系……
& B4 X |0 n- d1 t1 G1 n1,关于凹模加真空:这个问题在我这里基本不算问题,因为,全部都加有抽真空。但老实说,我试验过 取消真空和加上真空。区别不明显,落料返回的统计显示,有真空的情况下只会有不到10%的改善。3 o ~, }9 V& H+ }! p
2,凸模插入凹模,也就是我们这里俗称的入刀深度,这个我也试验过,而且是第一个进行的试验,增加垫片将凸模垫出来一些(但保证没有伸出 凸摸退料压板),但是效果是几乎毫无区别,甚至,当试验进行到后来,我将凸模垫出来的长度逐步增加,达到一定的数值之后,落料返回的现象反而变得更加严重了!
4 a- p6 o* d$ g$ Y, {/ z" Y) f
9 W9 L# h' L: z1 W( ~4 t( d从我目前的经验看,落料返回这个问题一般只发生在 落料很轻的情况下(至少0.5g以下)。大尺寸大重量的落料是不会发生这种困扰的,因为落料向下的自重力远远大于向上的返回力。
* C' X( e- E' T( M但说实话,这个将落料 向上带出凹模的返回力,到底来自于哪里,原理是什么,我是真的不懂。这个也是我这个帖子主要想咨询的。
, J4 b$ {% e9 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