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786|回复: 15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九)—— 与课长聊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 00:3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日本做机械设计的感受(九)—— 与课长聊天
( D( l. i7 F+ {- O  _3 j% s+ D! d* I
9月24日,我与同事在上海出差。晚上大家聚餐之后,A课长把我单独叫出来,到旁边的饭店找我谈话,谈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r. p; m3 c: T; ~8 I4 `' @  w6 }
1 \1 q+ l! v$ Z! b6 v课长问我:上周周五下班时,对你说过,让你给T公司打电话,以为你当时会打,但是今天才听说你一直没打电话,这样办事儿可不太好,你当时为什么没打呢?
% T! r' K# W$ p. A/ R5 y# u( p
. u8 \. b2 v: |0 M- f我说:
% L+ J& q3 N1 K, z我会向您解释一下。事先声明,虽然我讲的内容会被认为是借口,但是我觉得我有必要说一下事实是怎么回事儿,公司里应该进行充分的沟通,不然如果我不说,你就只能到最后极端的时候注意到问题,并且还留下疑惑。
9 E* L; d7 I( m; S% m3 Y6 U) a1 Z事情是这样的,对于课长您来说,T公司您和他们打交道很久了,打个电话问个事情是件容易的事情,问题的背景和询问的套路您都非常了解,所以您会觉得它很容易去做。但是对于我来说,不一定都是简单的事情,背景我不是很了解,有些话该处于我的立场我该怎么问我并不是很清楚。
1 N! Y6 }1 X: G; O& k! H比如说,课长您对您家附近的道路应该是了如指掌。但是如果一旦新来一个人比如亲戚第一到您家那里,如果让他到附近去找便利店买点东西,他并不一定能够很顺利地完成,就是这个意思。
2 V. e5 x8 L6 H+ o4 Y; t, a2 x$ r还有比这更现实的事情,前一段时间公司里组织了学习讲座,对于公司里的新人,把设备的一些知识进行了讲解。但是,实际上效果并不是很好。讲课的每个人都是部门里搞设计的老手,他们对于要讲述的知识点已经太熟悉了,所以对于某个知识点,本来应该是从1到5循序渐进的介绍,但是他们太熟悉了就把1到3给省略了,直接介绍4和5。这样一来,新来的人就会听不明白。因为我对那些内容了解一些,所以听的时候我会知道,哪些东西新人会理解,哪些内容因为跳跃性太大没有合适的铺垫,新人不会理解,不能领会该知识点甚至于完全不明白。事实上,之后我和一些新人聊天时候问过他们,有些知识点他们确实是没明白。这也是同样的道理。
) c$ Z: d% G% U7 ]) i* {2 O1 i! b! P. I
课长问:我的讲座也是这样么?
2 i3 R% |! H  }2 ?  s" N) F! s  ^
& q; g, _$ W$ [+ L! K  F$ p: H我想了一下,说课长您的讲座还可以。但是别人的讲座,普遍存在这个问题。
- L7 x! I- M+ I7 F(之后我想了一下,其实课长讲座里提到了蓄能器的问题,因为没有对蓄能器原理进行介绍,直接讲应用,所以新人是不懂的。如果简单介绍一些蓄能器,效果会更好一些。)! n- q/ G) D9 P! E5 D0 E/ \# I  g
7 D6 f; H* R& |4 U$ ]% @+ h+ [
课长说,讲座的目的,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明,不明白的事情,应该在课后自己去调查。
2 [& `- ^4 h7 y: W# f3 _5 C0 X4 G& X0 c4 q; A
我说,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另一方面,现在问题是,讲得太不明白了,之后可能他们连需要查什么都不知道。特别是K部长的讲座,当时留了课后作业,但是他说得实在是太笼统了,只说了“对设备进行计算”,给每个人安排了不同的设备,却没有明确指出对什么东西进行计算。我根据讲座的流程,猜到估计应该是要求对飞轮的转动惯量以及离合和刹车时的时间进行计算。但是部长没有明确说出这一点,所以其他的新人只能是一片迷茫,事实上结果也确实如此,谁也没去交作业。在之后的一次讲座,部长提到了这件事,说所有人都没交作业。这种情况下有两种可以考虑采取的对策,一种是,学生应该去提问,问部长应该做哪些计算,但是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一个人的去问,部长就要一遍一遍地重复同样的话,花费时间,其实也失去了讲座的“集中人数与时间”的意义。另一种做法就是,在讲座上明确说明要计算的东西,这样下面的人也会知道要去做什么。1 S- R$ t, l' V3 i3 k
更为现实的是,第一次讲座的时候,提到了离合器的结构,但是对于其结构讲解得过于笼统,所以我猜新人并没有完全理解。之后我和新人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我问到这一点,他们也说确实是没明白。然后有趣的是,我准备了离合器的3D图形并从中剖开用颜色区分出各个零件然后指着零件给他们讲动作的原理,我认为这样讲解已经足够容易理解了,结果我讲完之后他们还是问我,指着摩擦盘说这个地方在开始时是转动的还是静止的。听到他们的提问,我明白了:尽管我做了我认为是足够的努力,但是他们还是没有理解。于是我考虑其他的表达方式来让他们理解,我在纸上用重新画一下离合器的结构,对不同的零件,将其隔出一定的间隔,并使用不用的颜色来表示动和不动的部分。这样下来,他们才彻底明白了,离合器在OFF的状态下哪些零件是转动的哪些是不动的,IN的状态下哪些零件跟着转动。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说明:至少在介绍离合器的时候,对于最初接触这一物件的人来说,是不容易理解的,要把它们分开来画才容易被理解,被吸收。这点在我以后给客户讲解时也是会用得上的。* H5 f3 z5 p' \6 \5 [9 L) U8 i  n
+ b$ Y6 [2 J" w* S- w% h
之后,课长说,这里和大学时上课是相似的,老师不一定都会给你讲的很透彻,作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东西,应该自己去调查,去检索不明白的东西。2 J, k. m( W8 i7 e( p  N8 w2 r
他们那个时候是没有讲座的,在公司里都是被安排任务后自己去学习。然后就是,在平平凡凡的工作过程中,一些道理不会被记住,至少他说他有那样的倾向,他说只有在设计失误之后,在现场被装配人员指出了设计的错误,才会印象深刻地记住一些东西。所以他也不希望现在的新人们轻轻松松地学知识,也希望他们经历一些苦劳,再记住一些知识,那样会记得牢固一些,教得太轻松了反而会害了他们。
1 p  Z; e4 D# S# Y% g8 c9 y& F# O* p* `% Z
我说,您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觉得在现场遇到的问题印象特别深刻。只是我仍然觉得,讲座的时间有点浪费了。那么多人集中起来花了两三个小时,最后带着一些模模糊糊的问题结束,不如再稍微解释明白一些,至少让他们知道该去查什么东西。
; H) B0 Q, Y- \我说,事实上,公司的讲座结束之后,我跟两个新入社员商量了一下,然后给他们单独讲课了。对他们没明白的一些知识进行了介绍。这样做可能不太好,但我在给他们讲课的过程中,也在考虑哪些东西应该怎样介绍给他们。同时自己对一些知识点又有了一些新的整理,对讲解方式有了一些心得,自己也有一些收获。" w5 V* u9 A$ r! V: l, @
$ n9 K4 l$ U  Q4 Q
课长说,你这样做,有一点不好的地方是,刚才我说过一些知识点是要自己经过苦劳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你这样做有可能影响了他们的学习。2 }* K! k% C, u9 m+ }) Q* g- q
4 @! H7 o7 l" I9 ~1 |. ~" B0 e8 Z" n
我说,确实是那样的,所以,我也只是讲一些我觉得必要的理论上基础的东西。同时发现,其中一个家伙,居然不会三角函数,不知道sin和cos是哪条边和哪条边的比值,我在shock之余,想办法为他设计了用日语谐音来记忆三角函数的记忆方法,讲给他之后,他说,如果中学时有子子这样的老师教的话,这些年也就不会这样了。我问他对数学是怎样的样子,他说他数学学得不好。于是我赶紧问他哪门功课好一些,他说物理还好。我才安心一些,我再怎么想教,也要看看对象,对于太无谓的对象浪费时间不是一件理想的事情。. v) {% N* ^. m5 p% v
6 q, k: |( ~% v3 X
课长说,确实是,别太浪费时间,你给他们讲课可以,但是要注意,你现在手头的工作任务也不少,别耽误你的时间影响你工作的进度。1 |$ v% ]. N7 u! e1 Q
% |: g: g( j+ z# M+ Z0 I5 G; n
我说好的,我会按您说得去做的,上次给他们讲课之后,活儿多了,我就再没讲过。& [7 t) w3 F; }' a
( Z: p% a4 C! z0 Y& X3 A7 Y# `
接着课长说到,他刚进会社的时候,一些设计知识是没有人特意教的,都需要自己去图书馆去查,那个年代也没有网络,不如现在,现在有了网络就方便多了。他提到一个词语HUNGRY SPIRIT,说是他们的父辈年代的时候,吃的东西很少,经常会有处于饥饿的状态,所以会去拼会去动起来,来养活自己,他的年代已经离开了那个时代,所以干劲儿稍微差了一点儿,现在的年轻人更是没有体会到那种HUNGRY的感觉,所以也没有那个成长。; `7 g& z6 {  b' Z
! S8 m5 X7 |0 |4 y
我说,这个词语我第一次听说是有一次在机场听一位日本老人说过这个词,我当时以为只是SPIRIT HUNGRY,我的理解是“在精神上饥饿,所以拼命去攫取去采撷一些东西”,没想到居然真的是饿肚子。课长说,像我那样理解也未尝不可。
) e" p3 P4 W" f/ U' ~我说这么说来,按照课长说的意思,我也算是经历过HUNGRY的历练了,留学读硕士的时候,研究室管理比较严格,不给留打工的时间,所以我基本没什么收入,偶尔就会发生断粮的情况。有时候钱包里银行卡里一共只剩下几百日元,下一笔钱准备从朋友那里借入但是要过几天才能到帐,所以去超市的时候看到肉也买不起,只能买点韭菜回家炒鸡蛋吃,然后到学校里找留学生里的朋友借个三四千日元,坚持到援款到来,再把三四千日元归还人家。这样的事儿有过三四次吧。超市里的窘态至今犹未忘记。那个时候我弄得面黄肌瘦的,也多少算是经历过一点HUNGRY的修行了吧。$ U' w- w0 i( S+ z; P- f5 I
: Z% c' h6 k: I8 [4 P3 ?
之后我说我最近工作的烦恼,因为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而被训斥,我不太能够理解。有些事情有些流程,非常了解它的人,很简单就会注意到其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但是第一次做此事的人,往往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也不会注意到,至少我认为这是没有办法无可厚非的事情。当事人的意识里甚至都不知道有那个东西的存在,也就没法去提问关于它的问题,一旦被别人问起,那个事情做了么,只能回答没做。如果这样也被挨训的话,我觉得不算是一件好的事情。发令者给另外一个人安排工作的时候,发令者是对该任务最了解的,他如果不把工作详细介绍一些,也应该把一些必要的point介绍才好一些。知识丰富信息量大的成员,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优势,对着信息量小的成员去无谓地训斥,感觉对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只能是增加了无谓失误的风险以及降低了团队的效率和士气。至少我以前在松下公司及丰田公司做事情的时候,很少遇到这类事情。; A, e! o& G$ f6 H1 q

* l& j, S" H5 T9 P) F课长说,发令者的知识丰富,你就应该努力学习追上,达到被要求的程度,才能不被挨说。+ A- e/ a; B, l  r% p9 u
! O% c. ~# U9 ]
我嘴上回答说,是的。不过心里想的是,我在公司里还真没怎么想竞争的事情,只是想着相互之间好好协力把事情做好。在技术上追赶别人的事情,还没怎么考虑过,入社时间差了那么多,也不是简单就能追上的。
* z8 O" T$ h2 `6 a2 r7 @- R5 J6 K3 R. _  O. U" e
席间提到了前一段时间K桑的辞职事情。课长问我,K桑为什么辞职。事实上,部长也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和K桑都是外国人,我和K桑中午在食堂一起吃饭,交流多一些。我只能对课长说,他觉得会社内的气氛有些不好,有时候会挨训,一些事情叠加在一起,他就不干了。一方面,他自己对于日本的会社文化有不适应的地方,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有一些干活没长劲儿的性格因素。但是他辞职这件事情,有些东西需要从中吸收一下。比如,他来公司才几个月时间,就被派去客户现场干活,有些东西他并不了解,因此在现场被训斥,这样的事情发生了几次之后,他感觉到郁闷,想辞职也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结果。同样,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如果不充分实施的话,那么只有到了最后不可收拾的时候,才会意识的问题的存在,然后无法挽回,再花大量的成本重新开始,宏观来看,这或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 r8 }, t1 O$ j$ c
  L0 H: g+ h; x9 ?" x后来又聊了一些就结束了,课长还给我讲了一些工作方式方面的事情,这次只记下了以上这些内容。当时是2013年的9月,我的感想是,日本这个国家的适龄劳动人口在逐年减少,如果在其公司内部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效率方面不加以注意的话,或许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会有下降的可能性。
; K* O' ?. c; _5 b# @/ \! V' v/ N" o5 g9 R5 V. J5 ?
以上。谢谢阅读。/ Y+ U/ q9 E- y& c$ T6 F( |
+ `5 Y2 B5 P' f6 }8 `
子子
- _" k6 l. t* p: `

评分

参与人数 7威望 +7 收起 理由
zjnyxhlove + 1
WUHANLIST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东海fyh126 + 1 思想深刻,见多识广!
xlf63 + 1
zerowing + 1 听书加分是一种美德
我很呆 + 1 加完分睡觉。明天再看。
LIAOYAO + 1 听书 140112 0043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00:5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我很呆 于 2014-1-12 01:00 编辑 . R/ Y3 ^$ U9 p4 N+ s' S

- a6 d" ~2 o$ m' l: l9 O大侠。我最近有个项目需要公关。主要新的产品替代传统的产品。在国内汽车行业有很成熟的案例。
! n. T, _- K& _$ o% n$ ~% u2 l7 H技术说服对象是本田整车厂。生产制造部的部长。叫加藤什么的。/ L$ t' d7 S6 o& Y1 V, e' ~
一般这个职位的日本人。对新东西的认识。也会刨根刨地?+ o; U/ v0 i  v/ T, U( c
(刚刚把另外一个乘用车的部长搞定了。2个整车厂项目唾手可得。)
4 \3 V2 D! Z$ }$ l# G6 I
* M8 Y/ C1 ?( t
回复 支持 2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08: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工作中不要以已度人,有时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才行。
1 _# J4 z% I" T& m4 R# X. F不能已自己已了解的知识去判定新手们也是了解的。
- `- p9 N6 r8 U; n2 p沟通很重要。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 收起 理由
子子61961 + 1 嗯,就是您总结的这个意思。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 10: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呆 发表于 2014-1-12 01:57 ! v9 u5 a+ c; v: m; C+ }* ^
大侠。我最近有个项目需要公关。主要新的产品替代传统的产品。在国内汽车行业有很成熟的案例。6 j- h4 Q4 X8 J4 M4 Z
技术说服对 ...
/ S$ c3 I# ?, U) r) Q% f
日企里的部长等领导职务,一般是靠技术积累升上去的,螺钉螺母的事儿可能不会管,但是大方向主体内容他一般会确认的。毕竟之后出问题了他要负责任。一般会考虑这东西采用之后会怎样怎样,周围有没有什么关联的影响,等等。/ V, n" U5 N0 u7 i& R4 H- n1 e

; @' ?/ @4 ~: q8 |8 @3 P大侠能把这些项目都搞定,看来是高人啊,膜拜一下。

点评

谢谢  发表于 2014-1-12 11:5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1: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座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1:2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1: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之后感觉楼主很有思想

点评

也不行,工作有些地方会注意不到,每次找这个课长商量事情,他都问我,这个地方你确认了么,那个地方呢。我确认过一些但还是不足,所以还会挨说,还需要经验积累。  发表于 2014-1-12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2 13: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一下日本人的工作方法和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2-24 15: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子61961 发表于 2014-1-12 10:21 $ H& A0 f$ i; ?7 o
日企里的部长等领导职务,一般是靠技术积累升上去的,螺钉螺母的事儿可能不会管,但是大方向主体内容他一 ...
4 J* \8 q) k* B, g
子子大侠,看见你在,但是不能发消息给你,所以在这里呼你,呵呵!我有个求助帖,希望你看看后给与指导,谢谢了!
9 X$ r1 q8 X! Z0 L1 n* J- L,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6-4 14: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人更强调自身的修炼和领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2-23 06:25 , Processed in 0.079215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