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轴受力断了,可是这个受力最大值应该怎么计算呢? |
点评
这个随便找本机械设计的书上,应该都有写吧。记得当时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还要求算过的,都是套公式,不过现在都不算了... 按手册上写的计算,具体准不准,不好说,就当参考一下吧。
| ||
| |
| ||
点评
感觉那个锥形,是不是和轴受到弯矩有关?感觉扩展区应该就是同心圆,最后的瞬断区应该就是那个圆心附近,就是圆锥的顶部被削去的那个位置?
前辈们的分析好精彩啊,似乎断裂一般都是由于位错运动造成的,而且晶粒是不会随着工作时间增加而粗化的。
韧性材料疲劳后会有脆性化的趋势,是因晶粒粗大化的结果。 轴径磨损后更加剧交互应力值,使得原本设计是简支梁,而在使用中却成了悬臂梁。
LIAO大的意思是轴径磨损后形成的应力集中疲劳,对吧。那么为什么断口会是锥形呢?这个是我不明白的关键点。还是说本身韧性材料疲劳断裂就是看不出三个区的。
照片的情况已经表明这种疲劳断裂的典型。断口有锥形和受剪力有关。 如果是过盈装配则断轴之左侧表面就不该有局部锈蚀痕迹。
我不晓得了。所以,我才感觉不像是疲劳断裂。倒像是过载屈服后形成的边扭边屈服,最后在中间部分直接断裂。所以,从侧面看,很难看出分明的区域来。哈哈,胡猜的,看看LIAO大怎么解释吧。等待学习
韧性材料在正反转之交变应力下,晶粒随着工作时间增加而粗大化,最要命的是轴承非过盈装配,在同步带的拉扯后,轴承内圈开始跑位,之后轴径被逐渐磨出沟槽后间隙就更大,最终导致疲劳断裂。
前辈,那个端口仔细看好像是锥形的~ 大概是什么原因呢
LIAO大,如果是疲劳断裂,为什么断口如此平滑呢?一般疲劳断裂不应该是有分明的3个区吗?楼主的这种情况在金相上是如何形成的呢?
除非楼主能调出轴进料之原始检验数据,否则就无法从现有的资讯找到问题症结点。
是疲劳断裂。设备是正常使用,木有超载运行。主因是轴承与轴非过盈配合,图纸是k6公差,而断轴实际尺寸非k6,而可能是h以下的配合。
| ||
| |
| ||
点评
郑重的向阁下道歉。
可以定期维护一下,松开同步带的预紧,让轴旋转半圈,然后再安装好,个人感觉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轴的寿命。如果可以的话~
奇怪刚才的点评怎么不见了,
此机构是伺服回来牵引,行程比较短,目前的方式那个轴没办法整圈转动,我再仔细想想,谢谢。
评分 | ||
点评
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比如此场合轴应该热处理,调质?谢谢。
| ||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29 21:14 , Processed in 0.06401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