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把刀用好 于 2013-12-5 00:31 编辑 9 @5 D- r0 ^' c( m& k
5 c6 k9 s" o9 w( n1 n4 P
先放下书上的理论,换种思路:2 f, ]- E! _" ~3 ^& G7 ^7 [
9 g1 h; c8 K9 V. ?( { O
1)暂且按公称直径+0.05精车到尺寸,比如M30*1.5,就先精车至D30.1。' M: m4 |6 i6 z. j5 K+ C k( Q
% T4 k) p- w; F3 p1 S L1 t o) \# _2)如果你用的是定螺距的螺纹刀片的话,参照该品牌刀具样本上的螺纹部分,查下走刀次数,以及每次切深。然后按30.1起始直径减去每刀的切深开始车。直至螺纹外形车出。这个时候螺纹外径应该是D30整,因为所有定螺距的螺纹刀片都有修光刃,留的单边0.05是给最后一刀修光牙顶用的。
5 G' x, a+ U' p+ N, R( S# B+ c& L; w& K- \: M% f% h
3)用螺纹规检测,当然这个时候通规是肯定进不去。那么,修改螺纹刀的刀补(记住每次修改的量,后面要退回的),不要取下工件,重走一边螺纹加工程序,再确认通止规。如此往复,直至螺纹通止规检验OK,记住,最好的状态是通规很顺利的旋入,止规在1.5~2圈左右止住,这是最合适的状态。
. C/ c- w% r) S5 g, B7 J
. h& G+ h# t9 D4 b* Q# H4)此时,测量下螺纹外径。按照螺纹外径+0.1的尺寸修改程序的精加工尺寸。比如实测螺纹外径29.8,那么修改精加工程序的X值至29.9左右(一定要留余量,不然,螺纹最终的牙顶会异常,不是光滑圆弧)。再修改下程序的螺纹车削部分,按照30.1-29.9=0.2的差额修改X值。7 `2 }1 W& Q, j6 C
. `9 v9 z6 }3 [% W3 v% Z+ |
如上,可以保证螺纹牙型完美,尤其是牙顶,绝对光滑饱满,通止规合格。
4 m) J" w6 G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