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做了一款新产品的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文件,从中了解了不少知识,也引发一些思考。
产品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表是对安全、环境及使用寿命等质量特性值影响适用性的重要度进行分级,并由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和检验等部门的文件。产品的质量特性由产品的规格、性能和结构所决定,它包含尺寸、公差配合、功能、寿命、互换性、材料性能及结构特点等。
以机床主轴为例,其关键特性主要包括:
主轴与各轴承接触面的形位公差、与隔套形位公差、主轴键槽形位公差、主轴与卡盘及卡盘端法兰盘接触面的形位公差、主轴孔放入检棒时检棒的形位公差、主轴与轴承配合部分轴颈尺寸精度、主轴锥度、重要接触面的表面粗糙度、重要表面检查接触率、重要表面热处理(G52)等。
以上项目(以上所列仅为示例)作为关键特性全部详细列入产品重要度分级表,并形成该产品的一个重要技术文件。
制定该文件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强调这些重要特性,从而保证最终的产品质量,不过我的疑问是:
1. 以上所有项目在图纸中均有列出,且标有清晰的数值,比如Ra0.4本身就表示这个表面质量要求很高,为何还要再列一个文件; 2. 该文件是由设计传递给工艺、制造、检验等部门的,现场生产、装配人员应该看不到,他们会根据图纸进行加工、装配,按照图纸要求理论上就应该达到质量特性,如果达不到质量特性有没有文件还不一样?这个文件对作业实施会有很大的约束效力? 3. 其他部门的人员,拿到这个文件会看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