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产品,有的企业盈利,有的企业亏损,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原因,管理和工艺的问题。如今国内对仿制(贬义词山寨)产品的质量颇有微词。为什么在国外好好的产品,一引进到国内,不是价格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就是质量变差?而最终夭折。理论上讲很抽象,举个亲历的比较典型的实例,更直观些。 产品如图:2 v( N9 m' N2 c' i0 K' B, C+ a8 u
) ^- E: U0 \, C. B3 u- e 很简单的一个自来水龙头,是在双水池或双炒锅上使用的,可扭动方向,材料以黄铜为主,弯管很长,属洁具龙头,据介绍,使用寿命高达百万次,因此价格很贵。刚接触这个产品,发现控水结构很新颖独特,控水使用的是大异于传统的旋压式水龙头,而是两片陶瓷阀片。为了能尽快的掌握陶瓷阀片的制造技术,香港老板花8美元买了一对回来研究仿制(如今几角钱一对)。 4 }/ A* f% ?9 x/ i- m) e. }4 t
我突然想到当时已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人们早已怨声载道的自来水龙头,灵机一动,如果把大弯管改成短弯管,不就可以取而代之吗?不用说使用一百万次,就是打个对折,五十万次,一个龙头也可用十年八年的。我把自己的方案一说老板立即拍板试制,先攻克陶瓷阀片以降低成本,然后再加工零件,因为公司是以生产洁具为主的,洁具类产品多以铜、铝铜合金或不锈钢为原材料,一件黄铜龙头的价格四十元左右,消费定位是高档宾馆和高档住宅使用。我提出用钢料代替铜料,降低成本,可以做为传统的旋压式水龙头的替代品,这个市场是很大的。因为这属于跨行业生产,老板不同意,也就不提了。 * y) ?: V0 Q* l$ e3 V
这个产品在我手中干了两批,每批一万件,三个主要机加件全部用六轴自动车和单轴自动车加工,单机一班每月一万套。后来老板说客户反映质量不好,就不干了。我在哪个公司干了两年,后厂内通知在外打工者全部返厂(还没退休)。临走,买了三件龙头(洁具称水嘴)做样品,并对老板说,要改成钢材的普通水龙头试试,老板笑着说,啥产品让你一干就不值钱了!
% c$ w0 c) X3 t5 {
' p5 ^3 j- D) @* f7 | 一件产品的好坏得由用户来评判,三个龙头分三家试用,不到一个星期都坏了。我开始怀疑展销会上,那一百万次的使用寿命说明,可能是言过其词的的广告词。但又想到,在试用进口的大弯管水嘴时,为什么一直到我离开都没坏?零件结构和材料一点都没变,进口的为什么那么耐用?问题出在哪?我拆开龙头发现,问题全出在一个地方,那就是插销子的转轴孔豁口了。转轴是塑料件,一次注塑加工成型。试制时零件材料化验过,和进口零件材料没区别。那为什么进口的产品那么耐用,还真让人费心思了。 9 {4 M3 a+ F3 l6 O2 R! p/ \
这种质量的产品进入市场必死无疑,我对着掰豁了销子口的转轴观察了很久,终于发现,问题出在销子孔的加工工艺上,当时我的测绘图给的是φ4的直孔,原想不会出多大力的一个孔,用4mm麻花钻钻个孔就行了。由于没有注塑机,就外委给一个家庭作坊加工,作坊只有一台注塑机,没有台钻,即使有台钻还得设计制造夹具,加一道工序费用也要增加,设计模具时,就增加了一个抽芯,一次加工好。刚加工好的零件没完全固化好,开模抽芯时容易把孔口拉豁,就得有拔模角度。孔就成了喇叭口,锥度虽不大,对产品的性能影响却是致命的。毛病找到,我在转轴的背面用麻花钻重钻了个销子孔,装好后的龙头用了九年多,开始有点滴水才换了。一个销子孔的加工工艺,竟直接决定了一个新产品的性能。
: E. H) z" E! h) F1 ~* `8 Q! F( s, x6 W9 I3 Q6 z
这是国内第一种使用陶瓷阀片控水的龙头,用铜料加工价格太贵,民众不会接受。要使价格和铸铁旋压龙头差不多,改变材料和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就很关键。这个龙头的三个主要零件,阀体、出水口外套和接头是用棒料加工的,龙头的定位十来元钱一个,即使使用数控车或六角车加工,三件的费用都得十来元钱,再加上电镀和其它零件的费用,即使质量再好,也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即使用户能接受,一旦有了好的销路,这么简单的产品,仿制者又会一拥而上,进入恶性竞争。我选用了六轴自动车来加工,一台C2132.6轴自动车三十万左右,两台36简易数控车的价钱,但效率可要比数控车高得多。用Q235棒料如不加工螺纹,加工阀体1分钟一件,出水口外套和接头都是30秒一件,两人一个月两班倒,可加工一万套,加工成本一元左右。
9 \9 b6 `. N3 Z这类设备在国内还没普及,尤其是地方个体小企业连听都没听说过。即使买了机床,能熟练的编制工艺、调整、维修的技术人员也很难聘到。再一个问题是弯管的加工,原来是铜管折弯后,两端用银焊与阀体和接头连接,如今改用钢管用螺纹连接,20直径的折弯曲率半径是R40。钢管两端得先车好螺纹再折弯,一般折弯机折弯后容易把两端螺纹口挤扁,螺纹也容易撸坏。就自己设计了一个专用弯管机,在实际加工时效果很好。当然这种弯管机不论是全手动,还是液压驱动都不难设计,没什么可保守的。我设计的这个钢制龙头进行过小批量生产,也少量的销售过。有人也曾经仿制过,但都在那三个零件的机加工成本上过不了关,而无果而终。
- B+ C3 j+ `5 g/ z' a" K# K, O- o3 W( p
至于为什么这么个既美观,又耐用,还不贵的新型水龙头,始终没能进入市场,那就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 - C. p1 i+ n4 H$ ?$ ?
要想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请看下篇,机械制造纪实——魄力决定产品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