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会员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23|回复: 4

求解惑关于《卡扣连接设计的计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09:1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niapdan 于 2013-8-29 09:14 编辑
. T. \8 H# }( X1 ~0 a/ v
/ a0 n' S7 j& y. a- V+ G在百度文库找到的资料,上全文。
+ D' ]. ]3 {% Y0 w
/ H8 [; W3 C3 n4 E/ U# B
* o& o" W# c+ a4 r9 L% B* E+ k" @求教如下:  W# m" U8 r) e8 B5 C+ e6 E  e& D
1. 文中提到一个参数叫“正割模量”,并表6-1提供拜耳公司几种塑料的正割模量。我们通常用的原料厂除拜耳外还有奇美or三星or沙比克。这些原料厂给的物性表中通常不会有正割模量这个参数,联系窗口找过去也说不太认识这个东西。那实例验算的时候该怎么取?试着带了几个数值进公式,差1000结果偏差都会很大。PS:不要提机械设计手册,里边就只有大类,比如钢铁正割模量约多少,塑料约多少。。/ D: y7 i+ {7 H2 s4 [
2. 许用挠度那节中说,变截面悬臂根部与前端厚度比值2:1, 宽度比值4:1。然后后文就直接给公式了。那为什么要取这个比值,不按比值取怎么算?! y9 }; B4 Z) C6 [' G& _: N4 \
3. 比如下图7中,这样的中间镂空的卡钩怎么验算?$ Z# H' \  T: f$ [5 U( ~5 ]$ _
0 g" A/ y' ]3 w/ J* }

4 D  W" w8 l" R8 C) U' B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14: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额,,没人搭理,自挽自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3 16: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2-24 07: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6 07: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割模量是科学表征高分子材料刚性概念的一个专业性、权威性标准术语。  b' @4 ]3 a* x
      在众多国际标准中都采用这一概念和术语。多的不说,像美国材料试验协会(ASTM)、美国安全实验室公司(Underwriters Laboratoris Inc. Standard Saffety,UL),作为全球的权威性专业著名机构,例如在ASTM D 5323 和UL 224等标准中,都采用了正割模量来表征高分子材料刚性的概念和参数,代表着科学界和工程技术界的专家共识、专业性和权威性。1 {9 U# W$ P; R. }) Q! {
      GLPOLY在行业内率先用正割模量来表征导热结构胶的刚性,是秉着科学精神的一种坚守。
( A6 y2 c) ]. o      然而,正割模量这一概念在国内不同的行业却产生了歧义性理解,有的甚至认为用正割模量表征橡塑材料刚性属于非正统,这显然产生了误导。
: z* S/ l  e. X4 D1 \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正割模量(Secant Modulus)的准确定义是“拉伸形变为2%的应力的50倍”。即按方程式(1)计算,见图1。
      为了直观设计应用,高分子材料的刚性按正割模量范围分为柔软性、半硬性、硬性材料三类,见表1。
      正割模量与其它领域的“割线模量”是不同的,例如地质领域的定义是“压缩形变为50%的应力的2倍”就完全不是一回事,这一点很容易混淆。& y) m( |' j5 x( U
      通常把材料分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金属材料,为了表征其刚性的大小笼统地用杨氏模量,正割模量、割线模量、切线模量…虽然是杨氏模量的细分概念,但却又有不同的定义,不可混淆。  
      现在国际通行的新版万能拉力试验机,自动输出的“模量”正是正割模量。
0 R+ M+ p9 n2 b! H/ k(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机械社区 ( 京ICP备10217105号-1,京ICP证050210号,浙公网安备33038202004372号 )

GMT+8, 2025-4-4 19:13 , Processed in 0.056488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